【新年新开局】湘钢智慧运营中心,科技感扑面而来

B站影视 2025-01-19 22:36 3

摘要:1月16日,湘钢高4线厂房内,粗壮的棒材通过高温挤压,变成一捆捆直径仅几毫米的细丝。生产线旁,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蓝一红两个检测设备,上面装有多个摄像头,实时检测每一根棒材产品的表面质量。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通讯员 何展

1月16日,湘钢高4线厂房内,粗壮的棒材通过高温挤压,变成一捆捆直径仅几毫米的细丝。生产线旁,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蓝一红两个检测设备,上面装有多个摄像头,实时检测每一根棒材产品的表面质量。

“棒材加工温度高,设备运行速度快,以前工人举着手电筒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无法实时检测,有瑕疵的产品一旦生产出来意味着巨大的浪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用上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生产线实现感知无人化,可以一边生产一边检测。工人在电脑端远程进行复核,一旦发现瑕疵,及时调整工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据介绍,现在一条生产线只需50人就能实现年产60万吨产品。

工作人员所说的,正是全球首个钢铁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盘古,由湖南钢铁集团、湖南移动和华为共同开发。自去年4月首次上线以来,已在湘钢工厂的焦化、烧结、炼铁、炼钢及轧钢等32个场景落地应用。

在湘钢智慧运营中心,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数字大屏上,原料进厂、生产管控、设备运行、能源环境、运输物流等上百个关键数据闪烁跳动,实时显示生产运营的各个参数。

“2025年,湘钢的智能制造场景将达到100个。”湘钢设备工程部部长郭理宏告诉记者,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长流程性行业,生产场景差异巨大,每一个智能制造场景都需定制化开发。

为了让更多智能制造场景落地,湘钢的工长和华为的“码农”天天“泡”在一起,针对每一道工序,进行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每一个问题都细微又具体,必须扎根真实的场景才能发现问题。”华为的一位架构师表示,湘钢大模型开发团队有20多人,团队的日常就是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

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湘钢既开放又谨慎。“通常从生产辅助环节入手,先考虑使用视觉AI技术承担一些重复性、危险性的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安全性。预测模型的应用对核心生产活动的影响较大,须经过长期的试运行才可以正式上线。”郭理宏说。

比如精炼优化大模型,经过半年多的测试,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正式上线。届时,大模型将变身炼钢“老师傅”,精准把控配方和质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料成本。

随着一个个智能制造场景从设想变成现实,湘钢自主培养的信息化、数智化人才加速成长。湘钢剥离出原自动化科室、软件科室、智能制造科室等部门,成立湘潭华菱云创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华菱云创已具备简单场景的大模型训练和落地能力,为湘钢全面数智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