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在 20 世纪 40 年代,极有可能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物资运输的 “便车”,从北美远渡重洋,扩散到了欧洲与亚洲。这种悄无声息的传播,如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后续的生态危机埋下了隐患。
(一)起源与早期传播
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在 20 世纪 40 年代,极有可能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物资运输的 “便车”,从北美远渡重洋,扩散到了欧洲与亚洲。这种悄无声息的传播,如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后续的生态危机埋下了隐患。
(二)踏入中国国门
时间来到 1979 年前后,美国白蛾首次踏上我国土地,在辽宁丹东地区现身。自此,它便开启了在我国的扩张之旅。仅仅 10 年后,也就是 1989 年,它们成功突破了山海关这一重要防线,长驱直入华北地区。尽管 1998 年京津冀地区紧急启动了美国白蛾国家级治理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扩散速度,但它们仍未停止脚步,持续向周边蔓延,在 21 世纪以后,于京津冀等地的活动愈发频繁,存在感显著增强。
(一)无差别 “食谱”
美国白蛾堪称植物界的 “疯狂食客”,对食物几乎没有挑剔。从常见的行道树玄铃木,到家中庭院的核桃树,再到极具观赏价值的五角枫,无论是本土植物,还是漂洋过海而来的外来植物,统统都在它们的 “菜单” 之上。
无论是草本植物如黄豆、玉米、茄子、白菜、红薯,还是木本植物像桑树、臭椿、白杨、榆树、柳树、槐树、苹果树,只要叶子稍微宽厚一点,都会成为它们的 “盘中餐”。对美国白蛾而言,叶子似乎只有美味与否的区别,不存在能不能吃的界限。
(二)超强繁殖力与破坏力
美国白蛾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在化蛹前,其幼虫体长可达 60 - 70 毫米。幼虫通常每蜕一次皮就增加一龄,不过在食物匮乏时,它们甚至能在 5 龄就提前化蛹。
其食量惊人,4 龄幼虫前,它们还会待在自己吐丝形成的网幕中,一旦 5 龄后突破幕网,便会在极短时间内对繁茂的植物展开疯狂啃食,破坏力令人咋舌。而且,即便是在北方,美国白蛾一年也不止繁殖一代。
(一)药物防治弊端
在对抗美国白蛾的初期,人们多采用药物杀灭的方式。然而,这种方法弊端重重。一方面,频繁使用药物会导致美国白蛾产生耐药性,使得药物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药物在杀灭美国白蛾的同时,对其天敌昆虫的伤害更大,破坏了生态平衡。
此外,用药时机也很难把握。由于基层具备专业防控知识和能力的人员占比极少,面对广袤的国土,监控工作难以全面展开,往往在害虫发生初期无法及时喷药,只有等到害虫大规模爆发,造成一定损失后才采取行动,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最终也只能做到控制,难以彻底清除。更为棘手的是,美国白蛾的反弹能力极强,稍有不慎,便会再次泛滥。
(二)监控与防治难题
美国白蛾的扩散范围广,繁殖速度快,给监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有限的人力和物力难以实现对其全面、及时的监测,导致无法在虫害初期就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而且,现有的防治手段在应对美国白蛾的爆发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其危害。
在与美国白蛾的长期斗争中,生物防治为我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美国白蛾在我国并非没有天敌,一些捕食者和寄生者能够帮助控制其数量。其中,周氏啮小蜂表现尤为突出。这是一种在我国本土定名的物种,1986 - 1988 年,陕西的美国白蛾能基本得到控制,周氏啮小蜂功不可没。
周氏啮小蜂
山东农业大学的曹帮华和硕士生高冬梅等在山东东营对 4 万多亩土地进行研究后发现,周氏啮小蜂形成了稳定种群,能将有虫植株控制在 1% 以下,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良好局面。如今,这种寄生蜂已在不少地区投入使用,成为对抗美国白蛾的有力武器。
(二)多元生物防治力量
除周氏啮小蜂外,还有超过 20 种其他寄生性天敌昆虫也极具潜力。它们与周氏啮小蜂一起,构成了对抗美国白蛾的生物防线。在常规药物防治的同时,充分利用这些生物防治力量,有望更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维护生态平衡。
美国白蛾的入侵给我国生态环境和农林产业带来了巨大威胁,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在防治之路上逐渐找到了方向。持续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多方协作,定能逐步战胜这一入侵害虫,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