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看海行——铁道兵三十七团宣传队山东聚会记略(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6-04 14:32 5

摘要:4月26日是返程的日子,但我们贵州和湖南的战友和军嫂一行8人,还要继续往东行。去看大海、吃海鲜,领略海洋风光,品尝海洋食品。

作者:杨正邦

4月26日是返程的日子,但我们贵州和湖南的战友和军嫂一行8人,还要继续往东行。去看大海、吃海鲜,领略海洋风光,品尝海洋食品。

我们在曲阜东方深巷酒店,告别了周其林干事夫妇和赵有信主任夫妇后,即乘公交车赶往曲阜高铁东站,乘曲阜东开往青岛北的G5370次列车去青岛看海。列车途经蒙山-临沂北-莒南北-青岛西后,中午时分,抵达青岛北站。

来青岛前,我们担心住不上酒店,还通过网络联系了一家,但旅游业发达城市的服务是全方位的。我们一出站,就被当地各业的(客运、酒店、旅游)业务人员看上了。他们都是集客运、酒店、旅游为一体一条龙服务的,个个能说会道,而且态度和蔼,说话和气。

我们这个8人团队,他们还是比较重视。双方谈妥条件,他们即把我们带到位于海边的“雅海阁大酒店”入住,并达成了,下午派一辆车,带我们去海边看海,和“青岛——蓬莱——威海”二日游的协议。

青岛看海

我们到酒店放下行囊,旅行社的小客车师傅即把我们拉到五四广场。下车后,我们步行前往斜拉桥上看大海。我们边看,边拍照留念。那天,来青岛看海旅游的各地游客还不少。

斜拉桥上人来人往,找个拍照的位置,还相当困难。我们在那儿玩得差不多,就回到车上。接着,小客车师傅把我们带到历史文化街旁的青岛栈桥景区。

青岛栈桥全称为“栈桥及回澜阁”,俗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素有“长虹远引”之誉,是青岛市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城市地标之一。

栈桥及回澜阁,全长440米,宽10米,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尽头建有半圆形三角防波堤,呈“个”状,最南端筑有双层双檐琉璃瓦屋顶的两层八角亭,名为回澜阁,总建筑面积354·12平方米,为山东省和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到那儿,时间已不早,气温也比中午凉,大家都不想去体验那海中栈桥的滋味了。在周围拍拍照,我们就回去添衣保暖,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青岛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带我们看海的那位师傅待人挺热情,但我们问候他时,他总是用“嗨!”回答。有的战友想, “嗨!”难道不高兴,但他还是面带笑容啊!后来仔细想,“嗨!”是个英语单词“Hey!”是“你好”、“好的”之意。

青岛曾于1897-191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17年,加上它又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城市,所以,西方文化对当地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看来,中西语言混用已成了这个城市的一个特点。

蓬莱看海

4月27日,我们的行程是青岛-蓬莱-威海。按照导游小屈的吩咐,我们6点就上了大巴车。然后,他带着我们把各个酒店和民宿里住的零星游客一一接上。最后,装满了一大车。导游告诉我们说,“我们这个团队叫熊猫团队”,并作了自我介绍。

这种将零星游客整合起来,并提供服务的经营方式,应该是这个城市旅游业的杰作。它既让来青岛看海旅游的零星游客有去处,有看处,不枉此行,也使他们的客源不流失,而生意兴隆,皆大欢喜。

我们在莱阳服务区早餐后,来到被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下车后,导游带我们去“八仙过海景区”看海,游海,聆听八仙过海的故事。我们在景区内拍照留念,祭拜八仙祠后,即登帆船游海。

上船前,导游给了我们每人两根火腿肠,去海上喂海鸥,体验一下人与海鸥互动的和谐关系。凡上帆船都必须穿救生衣。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帆船行驶颠簸大,晕船的要靠后坐。

帆船离岸一会儿,广播喇叭里不时地告诉我们,“这里是渤海和黄海结合部水域!前面就是渤海和黄海分界线!我们到渤海和黄海分界线了!”

那天蓬莱游海,唯一让我们遗憾的是,在海面上没遇到来觅食的海鸥群;失去了在大海上与海鸥互动的机会。我们每人带去的那两根火腿肠,都没派上用场,原物带回来了。

也许是海鸥为了我们老年团队的安全,才不去海面上打搅我们。我们一上岸,它们又成群结队地在我们头上来回飞舞了。我们在蓬莱吃过午餐,即赶往威海。

威海看海

我们经烟台抵达威海已近下午4点。大巴车先拉我们去一家企业的养生教室,听养生专家上养生课。然后,带我们到幸福门广场外的海堤看大海。停车场上,停满了来自各省市的旅游大巴。我们在那儿转了一会儿,天渐渐暗了下来。

大街上的路灯和大楼里的灯都亮了。因为那里的日出日落比我们贵州要早一个多小时。接着,大巴车即带我们去华夏酒店入住。

我们去餐厅就餐回到酒店已是九点了。我们卫生队的张庭勉军医1948年从威海入伍,转业回到威海工作至退休。我本来想趁此次机会,见他老人家一面。

因第二天一早,要随队出发,再也没有这个机会。我只能打电话向老人问候了。听到我的声音,二位老人都很高兴。张老告诉我,他今年93岁,老伴90岁。我为没能登门看望二老表示歉意!祝二老双双活过120岁!

28日的日程安排是,上午游“华夏城景区”和乘游轮游刘公岛海域。午餐后,返回青岛。

“华夏城景区”是华夏文旅集团历经十余年打造的大型生态文化景区,创造了将矿坑废墟变为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传奇。

景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载体,传承华夏千年文明,在充分展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的同时,融合海洋文化和威海地方特色,集观赏性、体验性、文化性、互动性为一体。

每个景点都各具特色,但最让人难忘的算是,在矿坑里打造的地下工程——威海人民防空纪念馆了。

离开华夏城景区,我们被带到海边,乘“侨乡号”游轮游刘公岛海域。登上游轮,大家纷纷在游轮甲板上的“北纬37度,此生必到,侨乡号游轮@威海站”标牌下留影纪念。

游轮启航后,广播喇叭不断地向游客介绍威海的人文地理、介绍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刘公岛和甲午战争纪念馆等。我们在一家海鲜韩餐厅吃过午餐,就乘车返回青岛了。

青岛吃海鲜

从威海回到青岛,已是晚餐时分了。我们打算去海鲜市场买些海鲜,去餐馆加工,吃一餐海边风味的地道的海鲜,但买什么,吃什么,怎么吃,对我们内地人来说还很陌生。

于是,我们来到市南区一个名叫“吃什么家常菜啤酒屋”的餐馆,请餐馆老板带我们去海鲜市场,帮我们买。他为我们六人选购了鲜活的虾虎、八带、基围虾、海蛎子等。

老板把这些海鲜加工好了,又教我们如何剥壳,如何吃。那一餐,我们既品尝了地道的鲁味海鲜,也品尝了当地著名美食——全家福海鲜水饺。

济南会战友

我们贵州的四个老兵都是1969年一起入伍,同在一个新兵连训练的年近八十的战友。此次山东之行,大家一直牵挂定居济南的潘盛环战友。他和李卫成战友是师范的老同学,与我们是一个新兵连的战友。1970年部队整编,他们营调到铁四师20团。

他从铁道兵到铁道部,当了一辈子铁道兵,在中铁十四局人事处主任岗位上退休。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以后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大家决定,去济南见老战友、老同乡、老同学一面,并把信息告诉了潘盛环战友。得到消息后,老潘非常高兴。他马上给我们在挨近他住处的山东航空集团大厦的酒店给我们预订了房间。

29日上午7点50分,我们从青岛高铁北站乘坐青岛开往西安北的D1636次列车去济南。我们经胶州北、高密、潍坊、青州北、淄博、章丘抵济南东站时,潘盛环战友已在那儿等候多时了。

他找车把我们接到酒店入住后,即带我们去他为我们准备的午宴餐厅就餐。老潘让我们下午好好休息,第二天他再带我们逛逛济南城。

这天下午,潘盛环战友分别到我们住的各个房间看望我们,并相互交流了分别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情况。他说,我们住的航空大厦,是他们铁十四局修的,并向我们介绍了兵改工以来,铁十四局的发展情况。

这天晚上,潘盛环战友夫妇和铁十四局的王树山战友、舒湘玉战友为我们设了欢迎晚宴。老战友相聚,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潘盛环战友感谢贵州同乡战友远道而来看望自己;王树山战友和舒湘玉战友热烈欢迎贵州铁道兵战友的到来:贵州战友感谢济南铁道兵战友的热情款待……各位老兵和家属频频举杯祝福!

30日,潘盛环战友陪同我们先后游了千佛山景区和趵突泉景区。他三句不离本行,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他们中铁十四局的办公大楼、所建的工程和施工工地等。晚上,济南三战友又为我们设了告别晚宴。那天晚上,我们一直聊到深夜,才依依惜别。他们的深情厚谊让我们终身难忘。

5月1日上午,我们游了大明湖景区后,即回去退房。为了方便上车返程,我们入住济南高铁西站旁的一家民宿。在山东的十来天里,我们都已习惯了山东饮食。大家都觉得,山东面食的口感特别好。因此,我们每人都在卖面条的流动摊点,买了一小袋(4斤)带回家。

好啤酒的老兵和军嫂们,特别留恋山东的啤酒文化。他们要去啤酒屋痛饮一番作为告别晚宴。那天晚上,几个南方老人可把小区老板娘的啤酒屋给闹沸腾了。

山东再见

5月2日上午7点37分,我们在济南西站,乘坐济南东开往贵阳北的G465次列车离开济南,结束了历时十一天的齐鲁之行。在山东,我们不仅见到了我们铁道兵37团宣传队的首长和战友,还见到了卫生队郓城籍的战友和铁四师的战友。

我们游览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景区;亲临北方寨落,感受了北方的村落文化和传统的武术文化;鲁东三地看海、游海、吃海,体验了胶东的海洋文化。山东的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美食文化和山东人的好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愿山东的明天更好!

▲4月26日我们离开曲阜酒店去青岛。

▲在曲阜东站候车合影。

▲作者(左)和熊贵勋战友在青岛合影。

▲李卫成(右)熊贵勋(左)在蓬莱海面的帆船上。

▲仙境蓬莱大门。

▲拉客来威海看海的大巴车。

▲威海华夏城。

▲华夏城生态体验馆。

▲威海侨乡号游轮一侧。

▲在侨乡号游轮上遥看刘公岛。

▲餐馆老板(右)教我们如何给海鲜食品剥壳。

▲全家福海鲜水饺。

▲潘盛环战友(中)到车站出口迎接我们。

▲潘盛环战友(左2)和李卫成(左1)、熊贵勋(右2)、樊必堂战友(右1)在欢迎午宴上。

▲潘盛环战友到酒店与老战友交流。

▲欢迎晚宴现场。

▲潘夫人(中)贵州二军嫂在欢迎晚宴上。

▲左起,樊必堂、杨正邦、李卫成、熊贵勋在千佛山合影。

▲左起,杨正邦、李卫成、樊必堂、熊贵勋在趵突泉合影。

▲左起,熊贵勋、杨正邦、樊必堂、李卫成在大明湖合影。

▲啤酒晚宴现场。

2025年6月3日

来源:白浪情之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