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年轻人纷纷涌入都市自习室,“一平方米的专注”如何成为能量供给

B站影视 2024-11-27 06:34 3

摘要:早晨8点,闵行区宝龙大厦办公楼内的一家付费自习室内,便有一拨准备“考研”“考证”“考编”的年轻人陆续进来。抱着厚厚一摞学习资料、打开电脑,迅速调整到学习状态。

在莲花路上的一家付费自习室,客流高峰期间一座难求。

临近12月,每年考研季。

早晨8点,闵行区宝龙大厦办公楼内的一家付费自习室内,便有一拨准备“考研”“考证”“考编”的年轻人陆续进来。抱着厚厚一摞学习资料、打开电脑,迅速调整到学习状态。

付费自习室在沪上并非新鲜事物,“花钱购买自习空间”也常成为人们讨论热点。有人在乎的是,这一平方米的专注究竟能有多少溢出;有人关注的是,这样的商业模式如何正向可持续?

而几经迭代的付费自习室也在实践中逐步有了自己的答案——“从以空间影响人,转为用人去影响人,成为彼此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冷冷空间做出暖意

“时不我待自习馆”的留言区里最近收到一条饱含深情的评论。评论来自老用户小曹。他从高二准备等级考时便在这里学习,“那个时候,一放学就冲过来,简直就是我的第二个教室。”两年时间,他累计在馆时长达5000余小时。

“相当于短租个自习空间,要的是大家一起抓紧学的氛围感,左右都在埋头苦读,感觉多少会有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更能沉得下心”,小曹说,如今,自习室的管理方式也升级了。曾经进出自习室都要刷一张黄颜色卡片,且有前台人员值守,现在,自习室大多已转型为自助模式,只需在线上完成预约,扫码即可轻松开门并选定座位,更为方便。

记者采访了多家付费自习室,许多服务都已转为线上,店内日常维护工作通常由长期用户中精心选拔出的“学习委员”协助完成。当新用户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学习委员”会及时出现,提供引导。关于客流群体,据介绍,工作日白天,自习室以学生族居多,等夜幕低垂,上班族会来“接棒”。周末假期,各式需求涌现,自习桌变得更为紧俏。

从单单提供空间,到琢磨着如何将这个冷冷空间做出暖意——“时不我待自习馆”创始人李颖表示:“自习室一直在积极运营线上交流群,举办早起行动营,还会定期组织线下聚会,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支持与关怀。比如,我经常会在群里发起邀请,和有需要的人来一场‘Coffee Chat’,听听他们的想法,或者帮他们疏解各种压力。”

客群多元定制服务

自习室的留言板上,有一行字引人注目:“已经在这里考过两个证了,继续加油!”这番话来自付费自习室目下的关键客群之一——在职考证者。

李颖介绍:许多00后在学生时代就有在自习室学习的经历,如今踏入职场,出于职业发展的考量,常会为了备考各类资格证前来。“他们对自习室环境熟悉且信赖,愿意把这里作为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学习场所。”与集中在年底的考研、考公等考试不同,考证时间在全年基本都有分布,所以在职考证者群体成为自习室的常客。

正在备考CPA的罗女士,每周末都会去学习。“再通过两科考试,我就能顺利拿下证书了。”她信心满满。

观察到备考人群的特殊需求,自习室专门配备了便于交流讨论的小型包间。“i人”刘帆表示自己喜欢在包间内备考,“在这里上网课会比在家里专注,需要交流讨论时,也不会像在咖啡店那样尴尬。”

此外,自习室还常常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应用场景拓展,以及细分客群的丰富。

当了多年家庭主妇的王女士,则是在陪儿子冲刺高考的过程中,找回了自己的冲劲。她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的基础,“这里很安静,不需要陪儿子刷题时,我就想找点事情自己来做。”于是,她在这里拾起了阅读,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有时候会畅想一下未来,做做旅游攻略。”

彼此“破圈”赋能

工作多年,网络工程师蔡先生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新思考,一次偶然机会,他来到了离家仅5分钟单车车程的自习室。“这里比上海图书馆近,待个大半天四五十元的价格我也能接受。”他喜欢坐在开放的位置,“因为那里有学生时代教室的氛围”。

沪上付费自习室从单一的空间供给,逐步拓展至社群营造。比如,有的自习室运营者建起互动交流考研群,大家分享心得体会,也抱团取暖,获得彼此宽慰、共情。

以社群营造为试点,不少付费自习室还尝试不断破圈。

有自习室经常举办读书会,蔡先生抱着试试的心态参加了。“第一次读的是卡洛·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它和我常读的心理学、经济学的书很不一样,我瞬间被作者对时间的解释迷住了,也对生命有了更多思考。”

得益于读书会,蔡先生感慨说自己首次被带着“破圈”,于是,他又积极报名参加自习室近期开展的“一人事业分享会”。分享会上,李颖把她对创业的看法,以及她在创业初期的准备、风控手段等内容逐一剖陈,也让不少在座的、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有了新灵感,“这些交流让我突破思维定式,以创业者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业构想”。

一种商业模式要让客群产生黏性,就得自身加快变革与迭代。李颖介绍,今年以来,自习室更多地在思考:提供空间环境支持之余,如何帮用户积攒更多精神层面的能量。“让美好的商业业态可持续。”

作者:王嘉旖 刘畅

文:本报记者 王嘉旖 实习生 刘畅 图: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