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小村学狮蔚成风 少年北闯舞瑞雪

B站影视 2025-01-16 22:28 3

摘要:“师公!我们休整好了,可以再来一次!”还有20天就要过年了,在高要区大湾镇留塘村尚德永春武馆前空地上,17岁的陆梓航穿着单薄的练功服,头上冒着汗珠,跑到伍尚联跟前喊。

“师公!我们休整好了,可以再来一次!”还有20天就要过年了,在高要区大湾镇留塘村尚德永春武馆前空地上,17岁的陆梓航穿着单薄的练功服,头上冒着汗珠,跑到伍尚联跟前喊。

他口中的“师公”伍尚联四十岁出头,既是尚德永春武馆的创始人,也是肇庆市武术协会副会长。这时,他刚跟远在东北的队员通完电话。最近,他们狮队派出19名队员,到黑龙江雪乡景区表演2个星期。

南狮北闯展风采

2019年,伍尚联受邀参加北京园艺博览会,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给黑龙江方有关人员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便有了日前南狮再度北闯的佳话。

来自亚热带的南狮,去往冰天雪地,能否适应呢?

队员们常年刻苦训练,上肩、叠罗汉、上杆、过梅花桩……无论难度高低,许多动作都是易如反掌。

然而在东北的冬季,冰面和雪地让他们犯了难。例如上肩,狮尾鞋子会沾上雪,站在狮头肩上会打滑。幸好,经验丰富的伍尚联早有准备,让领队带上一些铁爪,绑在狮鞋上,才让队员们能够站得稳。

戴上铁爪后,新的问题又来了——铁爪尖锐,为保障队员安全,一些高难度动作无法施展,该如何保证演出效果呢?

除了高难度动作,南狮精髓还在于活灵活现的逗趣神态。看了队员们发回的视频,伍尚联留意到表演区域被围了起来,观众只能远观。于是他建议,更换场地布置,要让观众能够跟狮子“零距离”互动。

表演开始了,一个个狮子时而怒目圆睁,时而憨态可掬,时而顽皮甩尾,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神态完美呈现,吸引在场观众欣喜互动,拍照留影,或亲密互动,沉浸在南狮文化的魅力中。

舞狮少年心向强

徒弟远赴东北带队,为了维持正常训练,伍尚联只能出山替班。几十个高矮不一的男生女生,顶着寒风练习咏春拳的基础动作。

“别小看这一套动作,这可是能参加世界级比赛的。”伍尚联鼓励队员,“到时看看谁练得好,就可以去佛山参赛!”

伍尚联的坚持和耐心固然是凝聚如此多孩童的重要纽带之一。而在和队员们的闲聊中,记者发现,高要浓厚的醒狮文化氛围,才是孕育一颗颗向武之心最肥沃的土壤。

17岁的陆梓航练习醒狮4年有余,已经是狮队的灵魂人物之一。被问及学艺历程的艰难之处,陆梓航告诉记者:“有个漂移动作学了两三个星期才学会,很不满意,毕竟其他动作只要两三个晚上就能掌握。”

陆姿晓和陆韵晓两人16岁,现在已是一对合作无间的狮头狮尾。两人捂嘴笑着打开短视频账号,向记者展示她们2022年练习托举的场景。“90斤要托起70斤,我的大腿被踩得满是淤青,她的手腕关节也经常受伤。”陆姿晓说。

训练虽辛苦,但他们都在坚持。要是被问到为什么喜欢武术和舞狮,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小时候在村里看到别的哥哥姐姐舞狮,觉得太帅了!”

武师返村促传承

这支狮队约有130人,在乡镇形成这等规模并不容易。

伍尚联从小习武,16年前开始组建武馆,曾在端州开设两个场馆,后因精力和财力难以为继,便把武馆整体迁回他的老家留塘村。这次搬迁,给他带来了意外之喜:“这里地方更宽敞,环境也好,附近的小孩周末过来训练也很方便。”

在大湾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近年来,大湾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推动年轻一代参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我希望在附近继续完善武馆的配套设施,建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武术文化基地。”伍尚联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醒狮等传统文化将在大湾镇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近些年,伍尚联嗅到一些“威胁”——去年,他带队参加佛山国际咏春拳比赛,发现来了30个国家的队伍。单是印度一个国家,就来了二三十个人,组成两三支队伍参赛。看着这些眼前对咏春拳深有见解,甚至师从叶问亲传弟子的各色国际友人,伍尚联既感高兴又有点着急。

伍尚联期待相关单位及人员加倍努力,形成合力,从体制机制上做保障,促进咏春拳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目前,高要区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高要春社”,每逢春社,醒狮必不可少。在高要区各处乡镇,醒狮文化蔚然成风,至今仍在不断生根发芽,播撒种子。

来源:知肇分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