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应该听过河内、河洛、河东、河西、河间、河曲等等与河相关的古代地理名词。要知道这些地名的位置,我们首先要知道“河”这个字指的是什么?在秦汉以前“河”是专指“黄河”的。那今天我们讲的主角“河东”与“河西”,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应该是位于黄河以东与黄河以西的两块
大家应该听过河内、河洛、河东、河西、河间、河曲等等与河相关的古代地理名词。要知道这些地名的位置,我们首先要知道“河”这个字指的是什么?在秦汉以前“河”是专指“黄河”的。那今天我们讲的主角“河东”与“河西”,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应该是位于黄河以东与黄河以西的两块区域。大家看一下黄河的流向,它在什么时候分割出了东西向的地理格局?是不是在“几”字形弯道的东西两侧。当然西面的这段南北向河道已经有了河套的称呼,再往西是河西走廊,它虽然也叫“河西”,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河西”并不是河西走廊的区域。那大家再看看东面的这段南北向黄河河道,从内蒙古的河口镇到禹门口的黄河在这里形成了晋陕大峡谷,它的东面是山西高原,西面是陕北高原,当然你也可以将它们统称为黄土高原,那自然应该也不会是河东与河西。
大家再往下看,黄河冲出禹门口后,踏上了流向华北平原的最后一程,这段从禹门口到潼关附近的河道由于黄河水冲出峡谷后失去了东西两侧的约束,使得河道陡然变宽。而且这段河道又得到了汾水、涑水、渭水、洛水的补水,在水量剧增的同时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沙在这里长期冲刷、侵蚀,最终形成了广阔的河道,这段河道的整体宽度可以达到好几公里。
随着河水涨落,水来成河,水去成滩,有时候河道中间淤积成洲,当水沙条件发生变化时,河道又会发生游移摆动,这种河道我们称其为“游荡性河道”。由于河床极不稳定,东西摇摆,所以就有了大家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那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知道河东与河西的大体位置了。
其实从水利学的角度来说,这段游荡性河道还有另一个称呼叫“小北干流”,与它相对的是从禹门口往上一直到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的这段河道,我们称其为“大北干流”。为什么要这么分呢?因为大北干流属于峡谷型河段,河槽稳定,由于地形的影响,两岸水土流失严重,上期我们讲过黄河56%的泥沙都来自于这里,所以峡谷两岸的土地也比较贫瘠。
而“小北干流”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吴白两起,天作玄机!”。什么意思呢?了解秦晋或者是秦魏河西之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大将军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后,建立河西郡,之后秦国名将白起又收复了河西。所以前有吴起助魏夺取河西,后有白起助秦收复河西,如是就有了“三十河东,三十河西;吴白两起,天作玄机”这句话。你都很难想象在河西之地曾经都还修建过长城,由此看来河西与河东在古代就是相互争夺的区域,这种争夺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后。
要说这是一块贫瘠之地倒是也还好,谁都不想要!但我们前面讲过这里有众多河流的冲刷,大家知道河道下游冲刷出的平原因为矿物质比较多,所以比较肥沃。那么问题就来了,前面我们讲过小北干流是游荡性河道,游荡性河道会造成陕西与山西之间的边界问题很难解决,那边界问题解决不了,就很容易在肥沃的土地上发生争执,甚至是械斗。这种问题一直持续到建国以后,直到1953年陕西和山西两省的代表在山西运城进行谈判,达成了《陕西、山西两省解决黄河滩地问题的协议》,并上报国务院批准后,问题才有所缓解。
当然,秦魏之间关于河东与河西的争夺,并不是争夺耕地这么简单,我们先了解下河东与河西的具体范围,河东在隋唐之前主要指今天山西的西南部,也就是运城与临汾盆地一带,到了隋唐之后,唐朝设立河东道,宋朝设立河东路,河东的范围才扩展到如今整个山西省的大致区域。这块区域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形状,地处涑水和汾水的下游流域,是整个山西高原地势最低,无霜期最长,气温最暖和,耕地最密集的区域。
这里大部分都是河谷平原与盆地,地势平坦,无霜期长达200来天,一年两熟基本没问题,所以农耕条件很好,自然是古代的主要产粮区。
而且这里还有盐池,河东盐池所产的硝盐,给历代政府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这么好的地理条件,大家就能够理解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为什么都在河东地区了。如果我们从地缘的角度来看,河东这片区域可以说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封闭在它的西南部是黄河天险,虽然也可以强渡黄河,但河东地区也就只有龙门、蒲津和风陵几个比较大的古代渡口。为什么河道这么宽,渡口这么少呢?因为两岸有淤沙,浅滩、洲渚等等,使得船只很难靠岸停泊,当然南面的黄河可能好点,但潼关以东至三门的河段又有三门、砥柱在河中阻挡,就算在这里强渡了黄河,还有中条山和王屋山作为屏障,穿越中条山和王屋山的通道也就几条峡谷,其中太行八陉中的轵关陉算一条,所以河东之地的守军只需要守住几个关键渡口和关键峡谷豁口,就可以保住河东西南的安全。
对于河东之地的东北部是吕梁山和太岳山形成的一个南北向豁口,可以说只要守住了豁口内的汾河河谷,也能对南下的敌军形成有效阻挡。
但如果一旦控制了整个黄土高原,河东之地的连通性就能够很快的体现出来,向东可以去往河洛,向西可以去往关中,向南可以去往崤函,向北可以去往晋阳,可谓是四通八达。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河西之地,前面讲过历史上的河西应该有两处,一处是河西走廊,一处是与河东相对的这片区域,当然这片区域在上古的文献中多称它为“西河”,像在《禹贡》中有一句话就叫“黑水西河唯雍州”!河西之地的具体范围是从黄河的“小北干流”向西一直延伸到“北洛水”,准确的说就是黄河、渭水、北洛水、陇东高原之间的这片平原地带。
说到“北洛水”这里多讲一句,相对于“北洛水”的还有“南洛水”。南洛水的名气比北洛水大,名气大是因为洛阳的这个名字跟南洛水有关,因为“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洛阳之名的由来就是因为古代的洛阳城位于南洛水的北面。
关于河西之地的重要性,我想引用《大秦帝国》里秦孝公的一句台词:“秦东关防,险在桃林,势在河西,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牢牢占据河西高原,才能居高临下,有效控制桃林高地的关防要塞。”,这里说的“桃林”就是崤函古道,再具体一点就是函谷关,大家都知道关中形胜险在四关,也就是西面的大散关、北面的萧关、南面的武关和东面的函谷关。在这四大秦关中,函谷关是最重要的,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防守的敌人都不够强大,南面的武关主要用来防守楚国,但楚国前期还行,后期就很拉胯了,对于东面函谷关的意义我就不多说了,能把视频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函谷关能够成为关中的咽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秦占据了河西之地,如果秦国没有拿下河西,虽然函谷关的南面有秦岭,北面有黄河,但黄河它不是铁板一块,河东之地的敌军抱着羊皮筏子就可以过河,冬天甚至直接可以在冰面上穿行。所以河西之地如果守不住,函谷关就完全可以绕过,历史上这样的案例也有很多,像李渊从龙门渡进入关中,曹操走蒲津渡进入关中,最终都取得了成功。所以河西不保,函谷关与潼关就形同虚设,关中形胜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我们从地形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河东与河西这两个地理单元,虽然被黄河所阻隔,但怎么看它们都像是一个整体,如果不是黄河的切割,你会很容易把关中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看成一个弦月形的大平原,当然,由于黄河西侧的渭河与东侧的汾河在这块平原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你也可以称它为“汾渭大平原”。这片弦月形平原在地理环境上存在共性,历史上一直以来都非常微妙。
秦帝国时期除了河东以外,属于内史管辖,内史相当于清朝的直隶河北地区。
到了西汉时期,如今山西的临汾、运城两大盆地并没有因为黄河之隔被划入并州刺史部,而是基于汾渭大平原的共性,以河东郡之名与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弘农郡、河南郡、河内郡成为了中央直属司隶的一部分。
所以从古人做的这些行政规划上来看,河东与河西,一直都是躯体分割,灵魂相连的地缘板块!讲了这么多,你现在应该就能明白秦魏之间为何发生五次河西之战了。今天我们讲了很多地理与历史的相关知识,如果你想用地图定位历史现场,深度了解华夏文明!不妨看看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明地图》。
↓在这里可以看到《汉书·地理志》记载的地域文化和风俗示意图
↓可以看到唐代天宝年间人口分布示意图
↓可以看到明代书画家籍贯分布图
↓可以看到清代人口密度及迁徙示意图
↓还可以看到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对照表
↓以及辽、宋、金服饰等等
来源:地理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