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看到一个评论,印象深刻。来自于2022年度的新知答主Morris.Zhang,他是做电子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半导体的。
知乎创始人周源提出一个问题。
他说:回顾互联网发展,有哪些底层逻辑看似简单但将在未来持续奏效?
我看到一个评论,印象深刻。来自于2022年度的新知答主Morris.Zhang,他是做电子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半导体的。
01他说了一个故事:
有个村子,那地方又穷又闭塞。村民们因为挨饿、打仗,变得特别自私,互相也不信任。
有天,三个和尚路过,饿得不行,跟村民们要吃的,但没人搭理;可三个和尚没放弃,他们在村子中间架起一口大锅,烧上水,扔几块石头进去,煮起汤来。
这下把村民们的好奇心勾起来了,都围过去问锅里煮的啥,和尚们笑着说:这汤可香了,要是你们能添点食材,就能一起享用了。
村民们一听,挺有意思,就都回家拿吃的去了,往锅里一扔,最后煮出一大锅香喷喷的汤。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互联网的开源、社区化、众包模式。
僧侣们并不是靠自己的力量煮出了汤,而是通过设计一个开放的规则,激发村民们的参与和贡献,这口大锅像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而石头则是启动过程的契机。
这让我觉得,不管是开源社区还是众包项目,成功的核心,是如何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贡献力量。
2024年,我称互联网之为镜像元年。
人们像发明镜子一样发明了AI,它开始模仿人,去学习如何表达、如何去思考,甚至替代工作,但随之也给社会、企业带来一系列结构性变化。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能说几句,什么样的答案具备参考性?人们不得而知,这些问题困惑着职场人、创业者。
知乎作为汇聚多元观点、激发思考的讨论社区,在AI这一前沿科技引发的诸多困惑与思考面前,它悄然承担起了探寻行业共识的价值和使命。
所以,1月9日正式推出2025「互联网十问」,试图找到这些答案,这是继2012年和2018年两次“互联网十问”之后,又一次开年力作。
今年比较有趣,邀请10位重量级嘉宾中,对AI的讨论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我留意到,他们的讨论在AI面前,都给出了不同的解法。
02你认识Julien Chaumond?不认识?和你介绍下:
他是Hugging Face的首席技术官。
Hugging Face是一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很有影响力的公司。他在知乎上提了个问题,引发中美AI领域专业人士的大讨论。
他说:“为何中国公司能在开源AI浪潮中脱颖而出?背后有哪些关键因素?”
当我们提出「为何」这个命题时,潜台词是,中国公司在开源AI领域已经被全世界所注意,这不仅是中国公司在技术上取得的进步,更是中国在全球AI竞争格局中地位提升的体现。
问题是,我们做对了什么呢?
很多东西不拆开看,略显得过于宏观。我认为,技术发展,背后肯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因为政策像一把钥匙,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动力。
2017年7月20日,中国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明确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总目标、重点任务以及实施路径。
为啥会有这个规划呢?有两个核心原因:
一,AI 技术突破,能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帮助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二,许多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医疗、农业等)与人工智能结合后,能够实现智能化升级,大幅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AI技术应用将为社会创造更多机会,提高新质生产力。
所以,国家抓住AI,就等于抓住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钥匙。那布局之后,最需要什么呢?肯定是人才储备、技术累积和数据支持,对不对?
我查了查资料:
2018年以来,中国新增了2000多个AI相关的本科专业,其中300多个设立在顶尖大学。2019年,全球AI专家数量从2018年的22064人增长到36524人,同比增长66%。到2020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布局数量略微领先于美国和日本。
2021年,中国高校几乎培养了全球一半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2022年,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中国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产出国。到了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总数已突破940万[1]。
中国在AI人才培养方面持续ALL-in,才有今天的成绩。
在技术层面,知乎上有一位名为“鹤啸九天”的答主,他有超过10年的互联网AI算法从业经验。他说的一段话我很认同。
要验证某个AI模型是否有话语权,Hugging Face的开源大语言模型排行榜,是一个相对权威且有共识性的参考,因为这个排行榜收录了全球上百个开源模型,测试维度也很广泛。
截止到2024年底,阿里的Qwen系列表现很突出。比如Qwen2-72B超越了Meta的Llama-3等产品;零一万物的Yi-1.5-34B-Chat、Smaug-72B等也在排行榜中[3]。
毫无悬念,中国的开源慢慢从陪跑着变成了领导者,为什么能跑得这么快?主要有两个原因:
被迫革命AI禁用和硬件封锁ChatGPT至今没有对中国地区开放访问,加上硬件上的封锁,这些客观因素并没有阻挡中国13亿人对AI大模型的需求。
最直接表现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纷纷下场做AI大模型产品。像阿里云、百度、字节跳动这些本身就有AI基础和硬件积累的公司,这种需求自然催生了许多AI新公司。
开源、做大模型,注定是一条难走的路,但中国科技公司抱团迎难而上,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像最近刚崛起的deepseek,就是在硬件库存很少的情况下,凭着理想主义做成的。
中国为什么能成功?哪些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毫无疑问,每一部分都值得肯定,简直在时间推动下,靠大力出奇迹。
大力出奇迹一定是好事吗?未必。
不考虑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肯定不行。阿里云智能集团的资深副总裁刘伟光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大模型的价值到底是被低估了,还是被高估了?
我觉得,无论开发小型模型、预训练、搭建基础设施,还是设计智能代理,每种方法都有局限性。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国内外知名机构的研究成果。
比如:
Gartner在2024年上半年发布了一份报告,叫《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这份报告里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技术成熟度曲线”[2]。
简单来说,一项技术从概念诞生到最终在市场上广泛应用,都会经历几个阶段。Gartner把阶段分成了五个周期:
创新触发期、期望膨胀期、幻灭低谷期、启蒙斜坡期、生产力高原期
每个阶段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两年,长的可能5到10年。
如果把大模型发展套进这个曲线,2020年左右GPT-3出现,大模型算进入了“创新触发期”。到2022年底,ChatGPT火了,大模型迅速进入“期望膨胀期”,大家都觉得它能改变世界。
那么,接下来大模型会不会像很多技术一样,进入“幻灭低谷期”呢?我觉得,从现在情况来看,大模型可能会经历一段下坡路。
为什么呢?
一方面,ChatGPT已经出来两年多了,到现在还没有第二个能和它媲美的商业化爆款。
而且,训练大模型的成本非常高,小的创业公司已经开始退出,基座服务商也在向头部企业集中,甚至AI领域的“六小虎”都开始内卷。
另一方面,Scaling law(规模定律)也逐渐出现,头部模型供应商开始压缩训练成本,推出更小的模型来适应市场;这难道不是技术成熟度曲线下坡的前兆吗?
值得一提的是,大模型现在阶段,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玩得起的,全靠资本「为爱发电」,不符合商业逻辑。所以,到2025年,可能会出现两种发展路线:
一,不管是面向消费者(C端)还是平台侧,会有几个超级应用崭露头角。
二,基于注意力机制和Transformer架构,各种各样的小模型出现,深入到具体业务场景中去。因此,大模型的商业价值增长在逐渐放缓。
04还有一点也挺重要,大家总把大模型当成AGI了,这是错误的认识。在知乎的“互联网十问”中,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距离实现真正的通用型人工智能还有几步?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呢?下面有一个复杂的回答,很有远见。
我把它简化成一个故事:
在智慧谷办公室里,挂着一块横幅,上面写着「三步之遥」。这三步,代表实现AGI的关键。
第一步,研究者要了解人类大脑的奥秘。他们不停地探索神经元如何连接、传递信号。他们发现,大脑结构要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每个突触(synapse)都构成了思考的基础。
怎么办?实现AGI第二步,不得不先构建一个认知架构。
什么是认知架构?你可以幻想成,一个大脑像积木,每一块积木都代表一个功能模块,比如感知、记忆、推理、情感,甚至是思考方式。
这些积木像一个个小模型,拼到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然而,不巧的是,现在只有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short term memory)。
怎么办?只能一步一步克服难题。
所以,真正到达第三步时会发现,一个AI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情感、有了思维模型,它站在一个人面前,学会如何表达爱、喜悦、和悲伤。但这何其难?
因为情感和意识是人类最为复杂和微妙的心理现象。
不过,研究者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坚信,未来有一天终究会实现这一切,当它实现后,所谓的AGI才会出现在人类面前。
因此,AGI是什么?
谷歌DeepMind在论文《Levels of AGI》里对AGI做了详细划分,到第五层,它能实现超智人,配备感知模块、世界模块、情感模块等,具备超越人类的智能水平,才能和人类一起探索未来的世界。
目前看来,对照此类情况,只能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05既然「智慧谷」的研究者们都在为实现AGI不懈奋斗,我们也应该想想:在AI浪潮下,企业要怎么做准备,才能在变革中迎接挑战呢?
这里有三点可以参考:
一,拥抱加学习;大模型是AGI的一个缩影,现在,它已经进入了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甚至到了每个人的身边。这些东西可能一时看不懂,但一定要保持学习力。
最起码,要想想怎么把它用到自己公司或者部门里。
二,边缘替代;很多公司总想干票大的,上来喜欢做颠覆,不要这样。通过API或其他非核心部门试水,逐步探索大模型的适用场景,是稳健有效的方法。
比如:先在客户服务部门引入AI聊天机器人,处理日常问题,或者在数据分析部门,用AI工具进行初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这样,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慢慢积累经验。
三,开放合作,时刻关注行业动态。
不管是做技术,还是具体业务,AI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积极与技术提供商、研究机构、行业伙伴合作,能加速技术的落地应用。
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知乎已积累560万篇AI相关内容、87万个问题,近169万名创作者参与讨论,其中包括45192名蓝标认证的专业作者。
而且,知乎上还有AI顶流创业者们、行业专家在这里分享见解;比如:前亚马逊首席科学家、Boson AI联合创始人李沐,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DeepLearning.AI创始人吴恩达,面壁智能创始人刘知远等等。
所以,想看更多深入的讨论,上知乎是最佳选择。
每一次互联网潮水流动,都酝酿着经济、科技以及消费等各行业新的未来。深处这个时代,变革的人该怎么办?
知乎总能引领我们激发讨论、拓展视野;希望你,上知乎,找到2025年AI的关键答案。
祝福。
[1].2024年中国AI人力资源行业研究报告
[2].Gartner《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
[3].榜单:https://huggingface.co/spaces/open-llm-leaderboard/open_llm_leaderboard
来源:王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