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8种常见但经常被忽视的表现,和它背后的健康危机。
咱们得搞清楚一点:什么是炎症因子?
通俗点说,炎症因子就像是人体免疫系统发出的“战斗号角”——当你受到细菌、病毒甚至是外伤刺激时,身体会释放这些小分子物质,启动免疫反应。
短期来看,它是保护机制;但如果长时间释放,就变成了“自我攻击”。
长期慢性炎症就像是一团看不见的火,在你体内慢慢烧,时间久了,会拖垮免疫系统,还可能诱发各种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甚至某些癌症。
关键问题是:这团“火”没什么剧烈症状,但有8类人群的身体,常常会露出蛛丝马迹。
第一,早上醒来像没睡
你是不是经常一觉醒来,感觉比没睡还累?头昏脑涨、四肢沉重、精神恍惚?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超过一周,而你又没有失眠或者工作压力特别大,很可能是体内的慢性炎症在作祟。
炎症因子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即使你睡了8小时,也像没睡过。
第二,肚子总是鼓鼓的
有些人吃得不多,却总觉得肚子胀,尤其是下午和晚上最明显。这可能是肠道微生态被炎症破坏了。
慢性炎症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尤其是当你经常便秘、放屁多,还有口气重,这些都不是小事。
第三,皮肤越来越差
皮肤是身体健康的“镜子”。慢性炎症会促进自由基的产生,破坏皮肤屏障,让你感觉皮肤越来越干燥、粗糙、甚至爆痘。
不少女性朋友发现:以前一瓶面霜能用出水光肌,现在怎么都涂不出效果,那不是护肤品不行,是你身体内在出了问题。
第四,情绪易怒、焦虑
你以为自己只是心情不好了吗?其实不少焦虑、抑郁情绪的背后,藏着的是慢性炎症。研究显示,炎症因子能影响神经递质的传导,尤其是控制情绪的血清素和多巴胺。
长期炎症状态下,大脑会变得“迟钝”,让人容易烦躁、哭泣、无精打采。
第五,体重莫名其妙地增加
很多人明明没怎么吃,体重却不断上涨,尤其是腹部赘肉越来越明显。这可能不是简单的“吃多了”,而是炎症因子影响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脂肪代谢紊乱。
特别是女性朋友,如果下腹部脂肪堆积明显,且伴随月经周期紊乱,要警惕体内激素和炎症异常。
第六,关节总觉得不舒服
注意,不是剧烈疼痛,而是隐隐的酸胀、僵硬。特别是早上起来,手指、膝盖感觉“卡卡的”,活动之后才缓解。
这种“晨僵”现象,很多人误以为是老化,其实可能是炎症在关节慢慢积累,不及时干预,可能演变成慢性关节炎。
第七,牙龈频繁出血
刷牙一用力,牙龈就出血?除了牙刷太硬,更可能是慢性牙龈炎。而牙龈问题,往往正是身体慢性炎症的“第一信号”。
研究发现,牙周炎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都有一定的关联,因为炎症因子可以通过血液全身扩散,影响多器官。
第八,免疫力越来越差
以前冬天冻一冻也没事,现在一吹冷风就感冒?这种“体质下降”,并不只是年纪问题,而是炎症长期压制免疫系统。
它让你的身体像一支疲惫的军队,遇到一点刺激就崩溃,恢复速度也越来越慢。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对号入座了好几条。
但别太焦虑,我们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想让大家看见问题、理解问题、主动调整自己。
那怎么知道自己体内有没有炎症?
医学上可以通过抽血检查一些指标,比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肿瘤坏死因子等。但这些检查一般在身体出现明显症状时才进行,平时很少有人主动查。
日常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才是最实用的第一步。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容易慢性炎症?
这背后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饮食习惯。
高糖、高油、重口味的食物会刺激身体持续释放炎症因子。
第二是长期熬夜和精神压力。
作息紊乱会扰乱激素分泌,激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第三是缺乏运动。
肌肉是天然的抗炎器官,久坐不动让炎症因子“无处宣泄”。
如果你已经中了几条“表现”,千万别等着“哪天严重了再查”,那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
咱们能做什么?
不是吃补药,不是天天查血,而是从生活方式入手,做点小而实在的改变:
第一,饮食上少吃加工食品
火腿肠、薯片、糖果、油炸食品,这些都容易让炎症因子“高涨”。
可以多吃点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比如深绿色蔬菜、蓝莓、坚果、全谷类。
第二,规律作息是最好的“消炎药”
别再熬夜刷手机了。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清理炎症垃圾的关键时期,每晚睡足7小时,是你给自己最划算的投资。
第三,适度运动比吃药有效多了
不需要跑马拉松,每天快走30分钟,或者做10分钟拉伸,就能提升身体的抗炎能力。
运动能刺激释放一种叫“肌肉因子”的物质,能有效对抗炎症因子。
第四,学会情绪管理
焦虑生气的时候,身体真的会释放炎症因子。
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听音乐、写日记,让自己慢慢“降温”。
回头看看,是不是很多所谓的“亚健康”,其实早就有迹可循?慢性炎症不是突然爆发的,它是你生活方式一天天选择的结果。
别再等“哪天有大毛病再管”,因为身体的健康,是每天一点点保出来的。
你不是虚弱,你是身体在悄悄发炎;你不是老了,是身体在默默求救。把炎症因子降下来,不靠神药,不靠补品,而是靠你每天做的每个小决定。
吃什么、睡多久、动不动、气不气,这些才是真正的“健康投资”。
参考文献:
[1]陈洁,李昕,郑晓明,等.慢性低度炎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4,28(04):452-456.
[2]王珊,吕英华.慢性炎症与抑郁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3,49(12):748-752.
[3]朱莉,张晓明.生活方式干预对慢性炎症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24,40(1):21-26.
来源:内科谢医师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