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文化认同与自信

B站影视 2025-01-15 15:03 2

摘要: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特色和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智慧与精神,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塑造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提升人文素养及促进校园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

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特色和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智慧与精神,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塑造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提升人文素养及促进校园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课程教学、校园活动、师资建设、社会实践到网络传播,力求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创新路径与有效策略,旨在推动教育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与价值准则,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儒家倡导的“仁爱”思想强调爱人、推己及人等观念,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与社会交往中积极关注他人需求,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培养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又如,道家的“无为”思想提倡尊重自然规律与社会秩序,避免过度的功利追求,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学业、职业选择等人生关键节点时保持理性与冷静,坚守道德原则。再如,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倡导无差别地关爱他人,有助于学生摒弃偏见与歧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背景下,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与文化。

高校将这些文化精髓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促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研讨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与感悟,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与道德准则,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长为品德高尚、勇于担当的社会公民,有力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记录着民族的兴衰荣辱、情感思绪,学生能够在研读过程中触及历史脉络,从而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例如,通过杜甫的诗,学生可以感知社会动荡下的民生疾苦与家国情怀,明晰民族发展历程;书画艺术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与哲学思想,其线条、色彩、构图展现了民族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工艺紧密关联民族生活与生产实践,承载着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比如春节期间的一系列习俗传递了团圆、祈福等理念,民间工艺体现了民众对美的追求与技艺传承。

在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的核心源泉。古典文学作品如《诗经》的风、雅、颂,《楚辞》的浪漫瑰丽,以其丰富的情感、精巧的语言结构和深远的文化背景,为学生提供了文学鉴赏的经典范本,促使学生在诵读、分析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与感染力。在传统艺术形式方面,京剧的唱念做打、国画的笔墨意境、书法的线条神韵,各自蕴含着独特的美学原则与艺术技巧。学生能够在欣赏与研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敏锐的审美感知,精准把握色彩、造型、韵律等艺术元素,进而提升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此外,古代哲学思想如儒家的经世致用、道家的辩证思维、墨家的逻辑智慧等,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深化思考层次,从多元视角洞察世界,从而全方位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深厚的文化根基。

在高校教育生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稳定的关键动力。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系列讲座,对经典古籍、历史典故等进行深入剖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术探索热情,营造学术文化氛围。又如,举办古代书画展或传统手工艺展等,为校园增添文化魅力,吸引学生驻足欣赏,增进文化交流。在社团活动方面,国学社、汉服社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构建起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在这种文化氛围的长期浸润下,学生受传统文化中“和”“礼”等思想的影响,能够促进他们彼此尊重和包容,减少冲突与矛盾,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增强校园的文化凝聚力与向心力,以保障高校的各项工作稳定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构建完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关键环节。

首先,开发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基础。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读”课程,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剖析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准则和社会治理理念,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境界。“中华传统艺术赏析”则聚焦国画、书法与戏曲等艺术形式,通过欣赏经典作品、讲解创作技法与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其次,在公共基础课程方面,以思政课为例,将古代思想家的道德观念合理融入其中,能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在讲述社会道德规范时引入儒家“仁爱”“礼义”思想,以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故事作为案例,有助于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理解道德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从而丰富思政教育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践行。

最后,在专业课程方面,对于食品药品类专业而言、深入讲解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通过剖析淮扬菜、中医望闻问切、中药材炮制、药膳药茶等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以及中医针灸和拔罐疗法等传统技艺,不仅能让学生领略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为促进当代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提供创新灵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的综合性人才,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深度传承与创新发展,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传统文化节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头戏,能够全方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例如,可以在节日期间设置书法展示区,让学生们欣赏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感受笔墨的韵味与汉字的魅力。民间艺人现场教学握笔姿势、笔画书写顺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书法的创作过程,以此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并使其愿意学习、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绘画展示区通过陈列山水、人物、花鸟等国画作品,使学生领略国画独特的意境与技法,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灵感。

剪纸展示区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技艺人现场传授剪纸技巧,从折叠纸张到裁剪图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民间工艺的精妙。

诗词大会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通过诗词接龙、诗词填空、诗词赏析等环节,促使学生深入研读经典诗词,在竞赛的紧张氛围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戏曲表演为学生打开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大门。专业演员通过登台献艺,展示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的经典唱段,让学生近距离欣赏戏曲的唱腔、服饰和表演动作,了解戏曲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强化高校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业内知名学者深入解读经典文献、剖析文化脉络,内容可涵盖《易经》的哲学思想与《史记》的历史智慧等,以此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学术研讨会则为教师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促使他们探讨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而深化理解与提升研究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在教学研究方面,教师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学科知识的融合点,例如在理工科教学中探寻古代科技发明背后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影响。在课程改革方面,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是重点。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古代文化场景,如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还原唐宋诗词创作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运用项目式学习法,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调研项目,如探究本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文化探究深度。

邀请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的专家、学者或民间艺人担任兼职教师。专家、学者能带来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动态;民间艺人则可传授传统技艺实践经验,如剪纸、陶艺制作等。他们与校内教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为高校文化育人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有效传承与创新传播,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志愿者的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为学生搭建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桥梁。在古建筑修复项目里,学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到古庙宇、古楼阁的修复工作中。他们通过学习并实践传统建筑技艺,如榫卯结构的拼接、传统建筑材料的鉴别与运用,亲身体验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在文物保护宣传方面,学生深入社区、学校,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如宣传当地出土的青铜器所反映的古代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从而使责任感油然而生。

民俗文化调研活动则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民间,探寻传统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脉络。学生分组奔赴各地,对传统节日习俗、民间手工艺等进行调研。例如,在春节习俗调研中,详细记录从腊月准备到正月十五的各项仪式、活动,分析其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与演变,探究其与家族观念、社会伦理的内在联系;针对民间剪纸艺术,追溯其起源传说,观察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方式与创新形式,如剪纸艺人如何结合现代审美创作出新的作品。

构筑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传播矩阵,传播高校“食养天下、药济苍生”的文化育人理念。制作“二十四节气养生习俗与饮食”等视听作品,关爱人民健康。“味味道来话廉洁”筑牢师生成长成才人格高线和法治底线。“青春范儿”传播同侪之力,激励青年勇担时代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高校文化育人具有非凡意义。经课程、活动、师资、实践和传播多维度的协同作用,推动学生素养的提升和校园文化的繁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扎根并结果,为国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使高校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阵地,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根基、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李乐霞 张庆林 赵慧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