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每年冬春交替的时候,不少人都会感叹:“怎么今年的感冒又这么猛?”可你知道吗?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只是普通感冒,实际上已经悄悄被流感盯上了。
更可怕的是,流感的“前奏”并是发烧,还有其他症状常常被忽视,等到意识到时,病情可能已经恶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错过的流感前兆,帮你未雨绸缪,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感冒不是小事”,这句话听起来像个老生常谈,但背后却是许多人的血泪教训。流感和普通感冒是“亲戚”,但它们的“杀伤力”却天差地别。
普通感冒大多由鼻病毒引起,症状较轻,通常几天就能好转;而流感却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来势汹汹,严重时甚至能致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每年流感会导致全球60万至65万人死亡,仅在我国,每年因流感相关疾病死亡的病例数也超过8万人。
而这种疾病最容易在冬春季节高发,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容易成为流感的“狙击目标”。
流感到底有哪些容易忽视的“前兆”?除了发烧,这5个症状你一定要知道!
喉咙发痒、干涩甚至疼痛,是很多人感冒的第一感觉,但如果喉咙痛得像“火烧”,甚至伴随剧烈的干咳,你就该警惕了。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最先攻击的就是上呼吸道黏膜,因此咽喉痛和干咳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
一个真实的案例是:北京市的李女士在去年冬天开始嗓子疼痛、咳嗽不止,以为是普通的嗓子发炎,吃了几天消炎药后却不见好转,甚至开始发高烧、全身酸痛,最终确诊是甲型流感。医生表示,如果她能早点意识到咽喉痛和干咳的严重性,及时去医院检查,病情或许不会发展到后来那么严重。
医生提醒:如果咽喉痛伴随剧烈干咳持续超过2天,尤其是有乏力或体温升高的情况,应尽早到医院检查是否为流感。
“医生,我这条命是床给的,流感太要命了!”这是我接诊时听到过最夸张却也真实的描述。流感引起的全身酸痛,常常比普通感冒来得更剧烈,很多患者会形容‘像被车撞了’一样难受。
这是流感病毒攻击呼吸道,还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引发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流感早期就会出现,并伴随高热、寒战等症状。
研究显示,流感患者的全身酸痛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酸痛越明显,可能病情越重。如果你发现自己突然出现难忍的肌肉酸痛,且伴随其他感冒症状,应高度警惕。
“我怎么累得连杯水都不想拿了?”如果你突然感到极度的疲惫,甚至连日常活动都感到吃力,那也可能是流感的信号之一。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会迅速消耗身体的能量储备,同时引发免疫系统的激烈反应,从而导致极度的疲劳感。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广州的张先生在去年流感高峰期时,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他以为是工作太累导致的,没想到两天后开始发高烧,最终被确诊为流感。
医生建议:如果疲惫感无明显原因且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伴随其他感冒症状,应尽快就医。
流感是“上呼吸道的事”,它还会“偷袭”你的胃肠道。部分流感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早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往往会让人误以为是吃坏了东西。
一个真实的例子是:上海的王阿姨在流感季节突然出现腹泻和呕吐,她和家人以为是食物中毒,还专门去药店买了止泻药。结果一周后,她因呼吸衰竭入院,最终被确诊为甲型流感。
医学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影响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胃肠道症状也可能是流感的前兆之一,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这种情况更需要警惕。
很多人不知道,流感还可能引起结膜炎,表现为眼睛发红、流泪,甚至畏光等症状。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可能通过泪液侵入眼部组织,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冬天,武汉的刘先生突然出现眼睛红肿、流泪,他以为是“红眼病”,结果却在几天后突然高烧不退,确诊为流感。医生表示,流感引起的结膜炎并不常见,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流感病毒的毒性较强。
既然流感这么“狡猾”,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应该优先接种。
勤洗手: 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手部接触传播,因此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非常重要。
戴口罩: 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更有“战斗力”。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感染的机会。
常见误区解答误区1:流感就是普通感冒,不用治疗。
流感的危害远大于普通感冒,尤其是对高危人群,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误区2:得了流感吃点抗生素就能好。
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治疗流感需要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且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误区3:打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流感。
流感疫苗不能100%预防流感,但可以显著降低重症流感和并发症的风险。
流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忽视。从咽喉痛到极度疲劳,从胃肠道症状到眼睛发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号可能就是流感的“敲门砖”。
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及时预防、早期治疗,在这个流感高发的季节,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信息来源:
1. 《中国流感诊疗指南(2023版)》
2.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数据
3. 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疫苗接种建议
来源:张文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