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拖到都是怎么死的?医生叹气:多数是因为这4个并发症

B站影视 2025-01-13 17:24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流感,听起来就像是普通的感冒“疾病”,常被人不屑一顾,觉得撑几天就能过去。

然而,很多人没意识到,这位“大哥”其实脾气很差,不但自己能闹腾得人仰马翻,还喜欢叫上一堆“兄弟”一起来搅局,而这些“兄弟”往往才是真正的致命凶手。

每年全球因流感引发的死亡案例中,绝大多数都是并发症作的妖。那么,这些致命的并发症到底是哪些,又为什么让人防不胜防?接下来就一一道来。

提到流感的并发症,肺炎是最“出圈”的那一个,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流感相关死亡中约有一半与肺炎直接相关。

究其原因,是因为流感病毒会首先攻击人体的呼吸道细胞,摧毁气道粘膜的保护屏障,导致细菌、真菌或病毒“趁虚而入”。

最常见的流感相关肺炎是细菌性肺炎。特别是在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或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中,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如同猛虎一般,迅速在肺部“安营扎寨”,造成严重的感染和炎症反应。

一旦肺泡被感染液填满,肺部的换气功能便大打折扣,人体开始缺氧,症状包括高烧、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

除了细菌性肺炎,还有病毒性肺炎,直接由流感病毒引起。它的病程发展往往更快,甚至不需要其他病原体“助攻”,单凭流感病毒就能让肺部“全军覆没”。

病毒性肺炎的死亡率更高,尤其在儿童和青壮年中,因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可能导致短时间内的多器官衰竭。

肺炎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发展常常“静悄悄”。许多人以为只是流感引起的普通咳嗽和发热,却不知道病情已经迅速恶化。

因此,出现持续高烧、呼吸急促或明显乏力时,必须立即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流感不仅仅是一场呼吸道疾病,它还能偷偷“盯上”你的心脏。心肌炎是流感的一种罕见但极其危险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生,死亡风险极高。

根据《欧洲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每1000名流感感染者中约有1到5人可能发展为心肌炎。

心肌炎的病因在于,流感病毒可以直接侵入心肌细胞,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与此同时,免疫系统在对抗病毒时也可能误伤心脏组织,导致心肌纤维受损。

这种“双重打击”会显著降低心脏的泵血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痛、气短甚至心力衰竭。

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心肌炎的早期症状极易被忽视。许多人只是觉得“累得不行”,以为是流感后的正常疲劳,殊不知心脏已经在承受巨大的负担。

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肌炎可能迅速恶化,发展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值得一提的是,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相关心肌炎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流感疫苗不仅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减少心肌炎和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脑炎是流感并发症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种。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中招,其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流感病毒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突破血脑屏障,直接对脑组织发起攻击,导致炎症反应。

脑炎的症状通常来得非常急剧,包括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甚至癫痫和昏迷。严重的病例中,患者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陷入脑死亡状态。

根据《传染病学年鉴》的统计,流感相关脑炎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尤其是那些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的幼儿。

这种类型的脑炎也被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病”,其死亡率高达30%,即便幸存者也可能留下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如智力下降或运动功能障碍。

脑炎的治疗难度较大,因为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常常有限,主要依赖于支持性疗法和早期干预。因此,预防流感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接种疫苗、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勤洗手等基本措施,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佳屏障。

如果说流感病毒是一颗手榴弹,那么败血症就是一场“大爆炸”。它是流感最为致命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高得让人不寒而栗。

据《柳叶刀传染病》杂志报道,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例与流感相关的败血症病例,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终未能存活。

败血症是因为流感病毒或继发细菌感染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失控”,不仅攻击病原体,还对自身的器官和组织展开“误伤”。

这种炎症风暴会导致多器官衰竭,包括肝、肾、肺等关键部位。

败血症的早期症状非常隐蔽,通常表现为发烧、寒战、极度乏力等,和普通的流感症状难以区分。

然而,一旦出现血压骤降、皮肤发凉或尿量减少等表现,说明病情已进入危急阶段。如果此时未能进行及时的抗感染治疗和器官支持,患者可能在数小时内失去生命。

败血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支持性治疗如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因此,提高对流感相关败血症的警惕性,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流感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但个体间的病情差异却大得惊人。为什么有些人只是轻微发烧、流鼻涕,而另一些人却因并发症不幸离世?

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与免疫系统的差异有关。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守门员”,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在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中,免疫系统往往较为薄弱,对病毒的防御能力自然较低。此外,免疫系统过度活跃也可能造成伤害,比如“细胞因子风暴”引发的严重炎症反应。

其次,基础健康状况是关键。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因其器官本就“带病工作”,在面对流感时更容易发展为严重并发症。

最后,病毒毒株的特性也至关重要。不同年份的流感病毒毒性不同,一些高致病性的毒株如H1N1或H5N1更容易引发并发症。此外,疫苗接种覆盖率和及时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改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加强早期干预,可以大幅降低流感的致命风险,为自己和家人筑起健康屏障。

[1]蓝剑,王欣妮,王桂阳,等.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并发ARDS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J].新医学,2020,51(12):927-932.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