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倒计时 “尔滨”冰雪经济何以再迎高光时刻?

B站影视 2025-01-13 16:41 2

摘要: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冯志远 黑龙江台记者胡昊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为何单独提出?它的市场究竟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冯志远 黑龙江台记者胡昊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为何单独提出?它的市场究竟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上个冰雪旅游季接住了“泼天富贵”的“尔滨”或许能给出回答。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冰雪文化城市,哈尔滨在全国冰雪经济的版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借助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契机,这里正如何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产业新增长?立足“尔滨”看全国,我们一起来“冰城”寻找冰雪经济的“流量密码”。

距离哈尔滨市区70余公里的平山神鹿滑雪场,滑雪爱好者们踏上雪板,在布满“面条雪”的雪道上疾驰而下,享受山风呼啸的快感。滑雪场负责人王晓静说,这两年的冰雪季,雪场有很大变化——客流量大了,雪具、雪服、教练都要更新和加量,在见到更多南方游客的同时,她也结交了不少本地雪友。

王晓静介绍:“南方游客带动了很多咱东北人对滑雪的热爱,大家觉得南方‘小土豆’们都在滑雪,我们为什么不去滑一滑、试一试?本身就是本地人,连滑雪都不会,白在东北待一回。”

平山神鹿滑雪场近两年更新了一大批滑雪装备(记者韩雪莹 摄)

李莹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学滑雪的本地市民。从上个雪季初来滑雪时只是随意穿着自己先前的羽绒服,到后来越玩儿越想玩儿,陆续添了雪服、头盔、眼镜、护膝护腕等各类装备,到了这个雪季,她已经开启进阶模式,为请滑雪教练留了一大笔预算。“今年南方人也多,我们就凑热闹,跟南方朋友一起玩儿。总觉得自己会有一些进步,每一天来都有成长。之前自己来都是很简单地玩儿,现在教练教完之后,确实有技巧方面的提升。”

67岁的老雪友“大师兄”是让李莹羡慕不已的雪场“红人”,也是王晓静张罗生意的得力帮手。一张“赔本赚吆喝”的答谢季卡,足以让“大师兄”在这里泡上一整个雪季,顺便再推销几十张滑雪门票。

大师兄说:“开了我就来,我就愿意来!而且我招呼身边人为了健康都来做户外运动。这些滑得‘风驰电掣’的都是退休的,一个带一个,亲属有玩儿的,你也跟着就玩了。确实带动消费,后边村子住宿的人越来越多,带动地方经济。”

滑雪场吸引了众多初次体验的新雪友(记者韩雪莹 摄)

相比老雪友的投入,新顾客的消费才是雪场营收的大头。为了吸引和照顾好全国各地新来的小雪友,平山神鹿滑雪场近两年专门打造了儿童专用雪道和儿童专用通道,避免初学滑雪的大人伤及小朋友。

王晓静介绍:“小朋友学滑雪特别快,马上寒假就开始了,这里周一到周五都会有冬令营,连着5天,下周又换一批小朋友。特别是春节期间,小朋友会更多一些。南方小朋友热爱雪,我都告诉教练,看住孩子别吃雪,因为他们一见到雪就会在雪地里打滚,总想尝一下是什么味道。家长也很开心,今年来、明年他还会来。”

六六和妈妈与他们的滑雪“搭子”登上儿童专用雪道(记者韩雪莹 摄)

滑雪场里,两对母子吸引人注目,其中一对是来自上海的六六和他的妈妈,他们此前在哈尔滨滑雪时认识了另一对年纪相仿的本地滑雪“搭子”,之后便一直相伴而行。别看六六只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滑起雪来身姿可不比青少年逊色。虽然家乡难见冰雪,但已经打入上海消费市场的室内滑雪场以及一些配置了滑雪机的俱乐部,总能让这对母子保持住相当稳定的滑雪状态。

六六妈妈说:“其实在我们南方,热爱滑雪的人还是蛮多的,我们有很多滑雪俱乐部,周末会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到北大湖、松花湖、长白山等场地,亲子营、周末成人营都会有很多。六六在上海的室内滑雪机和滑雪场已经学过滑雪了,滑雪机的体验就是练基本功,它对腿部等各方面力量的要求比较强,更像专业的运动员训练。”

在哈尔滨新榆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一栋厂房内,六六妈妈提到的训练“神器”——体重超过6吨的智能滑雪机就在这里研发和制造。哈尔滨市体育产业协会会长、黑龙江天行健体育科技公司董事长田明珠介绍,这台机器能让不会滑雪的人在4课时左右的时间内达到中级滑雪水平、即完成由犁式转平行式,下至三四岁、上至六七十岁,都能在智能滑雪机上安全地学会滑雪;而对于会滑雪的人,这台机器的功能则是有针对性地提升滑雪技能,一些即将参加本届亚冬会的运动健儿也已经是这款智能滑雪机的使用者了。

“现在我们的客户有专业队、有全国的体育场馆、有学校,还有一些商场。很多商场由于受互联网冲击,改成了体验式消费,就会引入这样的设备。我们针对场地的大小定制机器,有尺寸后再做结构设计,结构出来再把平衡做好,然后去定制各种零件,所有零件都是运到当地组装。”田明珠介绍。

教练员李琦在智能滑雪机上演示(记者韩雪莹 摄)

实际上,这家企业在联合黑龙江省科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成立冰雪运动实验室并研发出智能滑雪机的同时,还同步开发了数字滑雪竞技平台这一配套产品。田明珠介绍:“产品涵盖两方面,一个是培训,一个是比赛。它可以三维抓取捕捉滑雪者的动作,然后投到线上雪场里,进行全国联网的比赛。智能滑雪机和数字滑雪竞技平台合在一起,这个产品、这项技术我们世界领先。现在这款机器已经销售到全国43个城市了,包括之前我们组织了智能滑雪大赛,各地的人在各地的滑雪赛站登录数字平台,一人一成绩,实现了‘隔空’赛事,也是不受温度、不受季节限制的。”

智能滑雪大赛通过数字滑雪竞技平台实现“隔空”赛事(受访者供图)

正在测试厂房里这台智能滑雪机的教练员李琦,也是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二学生。鉴于智能滑雪机销售和教练员输出的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下,李琦和同学们在校期间就要取得滑雪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他坦言,在前些年冰雪经济没有这么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从没想过能通过学习这样一个冰雪运动项目,跟着一台智能滑雪机去别的城市谋生和发展,甚至会在一个不会下雪的南方城市教一个从未见过雪的小朋友学滑雪。

李琦说:“现在冰雪运动前景更好,这方面的想法也更多了。目前打算毕业之后,找一个跟滑雪相关的比如教练行业,平时可以跟模拟机、冬天可以在室外,就业也能带动了,一线城市一小时的教练费在600-800元。”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这些举措已经超越了人们熟悉的冰雪文旅的范畴,还涉及冰雪运动、冰雪装备等多个方面;其中还明确提出,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想达到这样的目标,仅靠“泼天富贵”的文旅产业一枝独秀恐怕还远远不够。在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看来,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深入实施,传统意义上冰雪经济的概念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突破了气象、空间和区域的限制,完成了从室外到室内、冬季到夏季的转换,而以智能滑雪机为代表的冰雪装备恰恰为中国发展冰雪产业培养了潜在的消费者。

“从全世界来看,冰雪经济的发展有三个依托,依托资源、依托市场、依托政策。我们想通过冰雪和人文、自然、人工的组合,形成新的产品、新的业态,再进入市场形成产值,进而产生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全面理解冰雪经济中原料资源为比较优势的出发点之一。而有需求就供给,所以仿真冰雪、人工冰雪、模拟冰雪等形态就出现了。‘南展西扩东进’为中国冰雪产业全国的布局做了政策上的支撑,懂冰雪、爱冰雪、然后参与冰雪活动之中,其实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氛围,这种氛围也为冰雪经济奠定了消费基础。”张贵海表示。

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黑龙江台供图)

已经广泛呈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冰雪旅游正促进产业链由“短”变“长”。从北国的“冰雪奇缘”到南方的“滑雪新潮流”,除了大型冰雪装备的订单增多,由冰雪衍生出的消费品市场也日渐火热。以冰雪装备之“器”利冰雪产业之“事”,“冰城”哈尔滨乃至黑龙江、东北地区有哪些优势、能如何发力?张贵海分析,只有在冰天雪地的场景中才能更深入地研究项目和活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装备、什么层次的装备,东北地区既然有这样的资源禀赋,就应当重视起研发的先导性,做引领性的装备。

张贵海分析:“东北做冰雪装备比较早,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其实很多传统性的滑雪、滑冰的装备和器械,南方很多省市也在涉猎,它属于加工性产业;而黑龙江或东北在轻工产业上已经和南方出现了一定差距,所以对于冰雪产业,要做有东北特色的大型装备、智能型和智慧型装备。而从国家冰雪装备产业的布局来说,由于自然禀赋,北方区域应该以服务为主体,旅游、文化、体育、场地、赛事、培训已经成形成了体系;南方很多是外向型的民营企业,能够支持他们把小型装备、个人穿戴装备等做好。通过南方生产满足北方需求,大家相得益彰,也是国家提倡‘内循环’的一个很好的模式。”

滑雪场里的备受滑雪新手喜爱的防摔“小乌龟”多产自南方省市(记者韩雪莹 摄)

日前,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立足东北冰雪资源禀赋,聚焦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全产业链发展,旨在把冰雪经济培育成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增长点。张贵海认为,冰雪产业四个维度中,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和冰雪装备是表象,冰雪文化才是融合在“冰雪+”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冰雪产业新质生产力的灵魂。

张贵海表示:“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冰雪经济的形成,其实是起于体育和赛事、兴于旅游、旺于文化的过程。每一次大型赛事,都为全国做了一次关于冰雪消费、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的全民启蒙和普及。原来黑龙江是‘猫冬’,现在是‘乐冬’,以雪场、冰场为主体性的服务和外围的服务都很多,比如交通、食宿,大家都火起来、动起来,是消费理念和我们在冰天雪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融合。还有非物质性的体育精神、冠军精神,培植人们挑战自我、不畏严寒的意识,它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形态,后冬奥时期或后亚冬时期,这是一笔能产生持续性消费的财富。”

深受游客喜爱的哈尔滨冰雪文创产品(黑龙江台供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