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的魏东菊,工作35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耕耘,大部分时间在边疆农村少数民族学校任教。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志业的她,坚守三尺讲台,守望一间教室,不断追求自己教育生命的成长。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的魏东菊,工作35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耕耘,大部分时间在边疆农村少数民族学校任教。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志业的她,坚守三尺讲台,守望一间教室,不断追求自己教育生命的成长。
魏东菊坚持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1996年,魏东菊在普文小学任教时,注意到一名学生经常脚痛,期间,魏东菊耐心安慰他,并建议家长带他到医院检查,陪他到乡镇医院打针。一年后,孩子确诊为骨癌,必须马上截肢!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孩子勇敢面对不幸,保持对生活的信心。男孩身体基本恢复、回到学校上课时,魏东菊给男孩做有营养的饭菜,帮他洗衣服,为他补课,交流谈心。同时,她发现男孩很有运动天赋,就经常抽时间陪他到操场锻炼身体,鼓励他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发展。靠着顽强的毅力、家人的支持和老师、同学的陪伴,男孩坚持运动的信念更加坚定。几年过去,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省级残疾运动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魏东菊做班主任时,班里有一位“混世小魔王”,课堂上他经常搞恶作剧,影响周边同学听课。对此,魏东菊课间常与孩子聊天,平时则与家长保持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魏东菊发现孩子常在宿舍里养小鸟、蚕蛹等小动物,在家里也喜欢栽花种树,对动手实践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就此,魏东菊与班级其他学科老师交流,达成共识,课堂上多给孩子制造动手实践、交流分享的机会。如:语文课上分享观察日记、科学课上做实践展示、让他担任班级生活委员等。魏东菊还经常为他购买一些科技类、种植养殖类的图书,让他把学到的相关知识在班级里和同学分享。慢慢的,“混世小魔王”变成了劳动小能手,得到了同学的赞赏,走入社会后,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咖啡种植专业户。
潜心发掘学生优点、为学生织梦添彩的魏东菊,助力学生在人生路上扬帆远航的同时,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奖章”“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魏东菊躬耕教坛三十载以来的育人初心。
“因材施教其实很简单。”魏东菊说,“不妨从和每一个学生平等的聊天开始,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开始,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始。”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