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记忆】梁新祥 || 1977—1983年我在文城高中工作的难忘岁月

B站影视 2025-01-13 13:01 3

摘要:我自幼家贫,而家教甚严,家父从小教导我们要“本分做人,勤恳做事”,这也成为了弟兄几人的座右铭。工作后由于能吃苦、肯钻研,团结人,也做出了一点点成绩,所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培养,至今想起,仍感激不尽。

1977—1983年

我在文城高中工作的难忘岁月

梁新祥口述 臧放整理

1945年我出生于遂平县文城乡一个农村家庭。1965年遂平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至1977年春,我先后在文城村小,文城完小,教育管理站,文教局工作。

我自幼家贫,而家教甚严,家父从小教导我们要“本分做人,勤恳做事”,这也成为了弟兄几人的座右铭。工作后由于能吃苦、肯钻研,团结人,也做出了一点点成绩,所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培养,至今想起,仍感激不尽。

1977年8月的一天,时任县文教局局长的张运堂同志代表局党委和我谈话,任命我为遂平县文城高中校长、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组织的信任让32岁的我既感到使命光荣,抱负得以施展,又感到责任重大,心中忐忑不安,一份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肩上。

既来之,则安之。走马上任后,面对家乡文城“七五八”大洪水刚刚过去两年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对学校只有四栋房子,其中两栋学生教室,两栋教师住房兼办公室的简陋现状;面对学生住宿还需下了晚自习后,跑到二里之外的街东老院(现为粮所)居住的情况。怎么办?经班子讨论研究,一致认为摆在学校的首要问题就是加快硬件建设,加快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当时班子人员不像现在的学校那么多,除我之外,只有副校长兼教务主任的梁长庚同志,后勤主任赵玉方同志。他们都是我的老大哥,人品能力都是没说的。我们给局党委打了报告,得到的回复是,县财政也很困难,只有自筹资金,自力更生,自我解决。

我们一不等二不靠,一方面四处化缘,找十多个大队及附近生产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建房材料能给多少是多少;另一方面动员全校师生齐上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各班的男女寝室,由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动手兴建。学校的伙房、厕所由大家共同完成。

说干就干,金秋九月,文高院内俨然成了一个紧张繁忙而又斗志昂扬的建筑工地。一辆辆架子车拉来了从东院扒下来的旧砖块,拉来了从花庄村民手中买的一颗颗湿杨树,树干做檩条,树枝做椽子;拉来了从砖瓦厂赊来的红脊瓦。师生们披星戴月,起早贪黑,手磨破了,腿磕出血了,简单包扎一下,接着干活,轻伤不下火线。

到九月底所有基建项目基本完成,六个班的学校规模已初步建成,师生们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都开心地笑了。这也正如毛主席说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977年10月中旬,一个大好消息迅速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也传到了偏僻的文城高中,那就是停止已达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恢复了。学子们奔走呼号,学子们欢呼鼓舞,学子们信心百倍,农村娃出头之日到了,教育的春天终于来了。

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我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教育事业终于走向了正规,千千万万的学子有了光明的前途;担忧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啊!高考中断十年,一直没有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学一线,老同志大部分是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年轻老师大部分是从初中抽调来的民办转正教师或刚刚毕业的师范生。

但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的担忧烟消云散了。文高的教师队伍团结得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他们冲天的干劲犹如喷发的火山,炽热的岩浆带着巨大的能量汹涌而出,势不可挡;也像起航的巨轮,鼓起饱满的风帆,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全速前进,无惧风浪。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正是老教师们的真实写照。譬如像语文老师陈新铭、宋明太、李志国;数学老师孙志远;物理老师陈晓峰;历史老师崔会先、赵举才等等,他们处处以身作则,做好教育教学本职工作外,还勇于担当,以老带新,积极帮助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在这些老教师中,像孙志远、陈晓峰、陈新铭几位同志,都是五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当时的工资每月已是九十多元,已达到处级领导待遇,当时的乡党委书记的工资也只是五十元左右。他们从不摆老资格,冲锋在教学第一线。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枝粉笔写春秋。这两句诗道出了当时文高青年教师的精神风貌。像数学老师李轩,英语老师徐海,物理老师邓建国,化学老师王存良,政治老师马新民、李立,地理老师姬国政,体育老师许广志等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我任职的第三个年头,即1979年的高考中,作为县薄弱学校的文城高中,成绩可以说一鸣惊人,打了一个大大的翻身仗。像吴毛旦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魏永生、刘康和考上了长春地质学院,赵玉清考上了南京军事工程学院,张根平考上了北京钢铁学院,于慎宏考上了郑州大学……他们都是重点大学。还有很多大中专院校的,如高建中、魏成安、杨建国、常天才、文朝、李启蒙、张松山、张淑兰、张小根、解怀东、马景莲……他们后来也都成为了行政、教育、公安、商业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唉,年龄大了,现在很多学生的名字大都回忆不起来了。

在体育方面,成绩也很突出,像吕国顺、王国中等运动员,他们在县、市全运会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吕国顺的三级跳远连续几年都是全市冠军,王国中的三铁在全市也是前三名。

那时国家高考录取的人数是很少很少的,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与大学无缘的。但他们在文高毕业后,有的参军提干,献身国防;有的民师转正,献身农村教育事业;有的南下经商,致富不忘乡邻;有的在本地发展,风生水起……他们凭着文高人的学识,凭着文高人的精神,凭着文高人的气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对社会做出了不寻常的贡献,可以说他们都是文高的骄傲!

1983年元月,组织任命我去遂平一高当校长,离开了文城高中。现在已是耄耋之年的我,每当回想在文高将近六年的时间内,陪伴着师生们走过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并最终得到社会及上级组织的认可,我都会百感交集、不能自已。1977至1983年的文高岁月,让我终生难忘!

采编于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作者简介:梁新祥,男,1945年出生,河南遂平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历任遂平县文城高中校长,遂平一高校长,遂平县教育局局长,遂平县委统战部部长,遂平县政协副主席等职。

采访人:臧放,笔名豫见文史,男,1969年出生,河南遂平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作协会员。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爱好者、整理者、传播者。

来源:豫见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