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天生就是屎味吗?粉丝愚蠢没审美,音乐分好坏吗?

B站影视 2025-01-13 13:35 2

摘要:真没想到,你的朋友在听了《年少有为》后,对李荣浩这种全权负责制作的音乐态度感到既欣慰又感慨。他感叹说,要是中国乐坛能多一些像这样全身心投入、对作品一丝不苟的音乐人,那该多好啊!

真没想到,你的朋友在听了《年少有为》后,对李荣浩这种全权负责制作的音乐态度感到既欣慰又感慨。他感叹说,要是中国乐坛能多一些像这样全身心投入、对作品一丝不苟的音乐人,那该多好啊!

于是,我向他介绍了一系列跨越不同年代、地域与风格,从资深前辈到新兴势力,都堪称“音乐人”典范的华语乐坛代表。这其中包括了六零后的音乐巨匠刘欢,七零后才子李健,八零后的灵魂歌手朴树,以及九零后音乐才子华晨宇。不仅限于大陆,还有来自台湾的流行天王周杰伦,香港的唱作才女邓紫棋,新加坡的音乐才子林俊杰。这些音乐人,无论他们现在是处于事业的巅峰、稍显沉寂,或是正在崛起中,甚至是在偶像与实力间自如转换的张艺兴,都以其独特的音乐才华和不懈的创作热情,赢得了“音乐人”这一称号的实至名归。

原本以为提及那些广为人知的音乐人名字,能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话或许有所偏颇,然而,这却意外引发了一场关于音乐感知的深刻探讨。“你提到的许多名字,对我来说,就像是音乐圈的秘密宝藏,平时几乎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她如此说道,这位居住在一线城市、正值青春年华的北美留学生,继续阐述着她的观点,“其实,像我这样不常关注音乐的人才是社会的常态。大多数人并不会深入了解这么多音乐人和他们的作品。”

我惊讶地望着她,心中不禁好奇,在这繁华都市长大的她,青春岁月里究竟错过了多少音乐的精彩。同时,我的思绪飘回到了2013年的粤北乡村,那里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他们中最流行的歌曲竟是七年前发布的《隐形的翅膀》。这一幕,与眼前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深刻感受到音乐在不同群体、不同地域间的传播差异,以及每个人音乐旅程的独特性。

朋友接着分享道,由于她并非音乐发烧友,也不追看任何音乐节目,她的音乐世界主要被日常所接触的环境所塑造——从熙熙攘攘的街道到琳琅满目的商店,从长途客车上的背景旋律到各式各样的直播平台。在2018年,两首新歌深深触动了她的心弦,一首是轻松愉悦的《学猫叫》,另一首则是充满活力与节奏感的《卡路里》。这两首歌,尽管可能并非音乐评论界的宠儿,却在她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这似乎反映了中国大约90%音乐听众的普遍现状。

那么,究竟怎样的音乐能够吸引像我朋友这样不主动寻求音乐的广大听众群体,而不仅仅局限于资深或专业的音乐爱好者呢?用现代流行语来说,就是什么样的音乐能够跨越界限,真正实现“出圈”?

为了深入探究真正“出圈”的华语音乐究竟是怎样的,我利用“CHINESE SONGS”这一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了相关的热门榜单,以期找到答案。

弥漫着一股鲜明的挂历女郎风情调,作为一名紧跟各大音乐节目及颁奖礼动态的资深乐迷,我惊讶地发现,这个所谓的“KKBOX2018华语歌曲排行榜”上的多数歌曲,对我而言竟是如此陌生。

榜单上不仅充斥着过往数年的旧曲,而非紧贴近一年的新歌潮流,而且这些旧作之所以重焕生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直播与短视频等社交平台的翻红效应。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KKBOX PRIXE”(可能是指KKBOX某个奖项或活动的拼写错误)以及提及的演唱会信息,似乎与榜单内容并无直接关联,却透露出一种行业内的喧嚣氛围。

更令人诧异的是,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歌手,并非我们日常所熟悉的流行歌手阵容。即便是那些在主流音乐圈已有一定传唱度的歌曲,如品冠的《我以为》和宋冬野的《斑马斑马》,在此榜单上的演绎者也并非原唱,甚至演唱者的身份都显得扑朔迷离。

每月,Youtube上都会涌现出一系列类似的华语歌曲榜单,尽管它们的来源五花八门,但所呈现的内容却大同小异,共同描绘出一幅复杂多变的华语音乐生态图景。

评论中有人惊叹道:“太棒了!”接着又好奇地询问:“他们是男是女呢?”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聆听,这些歌曲几乎可以毫无例外地被归类为小情小爱的口水歌范畴。与网络神曲相比,这些歌曲大多节奏平缓、旋律缺乏新意,既没有令人难以忘怀的洗脑元素,也缺乏令人耳目一新的惊喜,更谈不上丰富的音乐性。

如果这些榜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哪些音乐成功“出圈”,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音乐作品能否跨越界限,被更广泛的听众所接受?而这个所谓的“圈”,又是基于何种标准或条件被划定的呢?

美国著名作曲家阿隆·科普兰(Aaron Copland)在《如何倾听音乐》一文中,将聆听音乐的行为细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感官层面(sensual level),这一层面专注于音乐声响所带来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感官享受;

其次是表现层面(expressive level),在这一层面上,人们开始深入探究音乐所要传达的内容与深层含义;

最后是纯音乐层面(musical level),这一层面则侧重于从音乐创作的理论架构和技术手法出发,对音乐本身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和研究。

随着听众专业素养的提升,他们往往能够超越感官和表现层次的体验,深入到纯音乐层次的欣赏。

以当下音乐市场的各类节目为例,诸如风格多元化的《歌手》和《中国好声音》,或是已经停播的《中国好歌曲》,再到风格更加聚焦的《中国有嘻哈》和《即刻电音》等,这些节目在确保提供悦耳听觉享受的基础上,不仅大肆挖掘音乐人的背景故事和音乐的情感深度以吸引观众,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并探讨了音乐创作的专业层面,即纯音乐层次的内容。然而,尽管如此,这些节目仍面临着如何让音乐“出圈”,即跨越小众界限,触达更广泛听众的挑战。

正是在这些音乐节目中,艺术性强、层次丰富且不易传唱的音乐作品日益增多,它们拓宽了大众对于音乐认知的边界,使人们开始关注歌词与旋律结构之外的音乐元素。同时,音乐节目的多样化也促使主流音乐圈的定义得以扩展,不再仅仅局限于流行音乐领域,而是容纳了各种风格和流派的音乐。

在节目内外,众多音乐人和乐评人共同营造了一种专业探讨的氛围,无论探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种氛围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众对于各类音乐作品本身的关注和讨论热情。这种关注和讨论,不仅限于音乐的流行与否,更深入到了音乐创作的核心与精髓。

然而,对于那些从不主动涉足音乐领域的人来说,除非有某种特别的契机,否则他们通常不会考虑深入了解任何一个音乐节目,也缺乏加入音乐爱好者讨论的兴趣。

与音乐节目截然不同,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明显追求的是更加直接、快速的感官享受。在直播间里,人们关注的焦点通常是主播本人;而在短视频中,视频内容本身才是主角,音乐则退居其次,其功能也不再是单纯的表达与欣赏,而更像是为其他内容服务的辅助元素。

直播与短视频的吸引力与画面内容的视觉冲击力紧密相连,音乐在其中更多地扮演着背景音乐的角色,主要服务于视听感官的初级层次。无论是在喧闹的互动直播间,还是在以噱头博取眼球的短视频中,音乐的表现深度往往会被画面内容和其他信息所掩盖,更不用说深入探讨纯音乐层面的内容了。

2、低质爆款音乐的产生根源

在当代社会,碎片化信息传播的盛行与深度阅读的缺失,从朋友圈的广泛流行与博客长文的逐渐消失中可见一斑。这一趋势在音乐领域也有所体现,具体表现为歌曲的“精简化”趋势,即歌曲被删减、缩短并追求精炼。

现代流行歌曲往往只有短短的三四分钟,与长达三四十分钟的古典交响史诗相比,时长上足足缩短了十倍之多。正如真正的诗歌是写给那些愿意用心聆听、细细品味的人一样,如果一切都解释得太过直白,那么神秘感与韵味也将荡然无存。

有人可能会认为六分钟算长,但这样的观点或许显得有些片面。试想,如果当年皇后乐队没有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恐怕我们就无法听到《Bohemian Rhapsody》这样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了。

而在如今的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内容丰富、追求爆点的15秒抖音视频,其配乐往往只选取流行歌曲中最抓耳、最洗脑的一两句,甚至还要配合夸张猎奇的视频风格,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从一首完整歌曲的三四分钟,到短视频平台上的15秒音乐片段,时长缩短的同时,音乐的品质与倾听的深度也大打折扣。近年来,直播与短视频的迅猛崛起,让广大民众从内容的消费者迅速转变为生产者。然而,这其中的大部分人缺乏深厚的音乐基础和艺术修养,导致真正能够“出圈”的高质量内容稀缺,形成了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过去被主流音乐圈边缘化的低质量音乐,在网络上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歌曲往往歌词直白、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演唱门槛低,且内涵浅显。无论是土味神曲还是千篇一律的口水歌,尽管有些制作方为了打造爆款不惜投入巨资,但从创作的本质来看,生产这些低质量歌曲所需的创新性和智力投入,远远低于高品质音乐。

对于那些音乐知识有限、欣赏水平不高的听众而言,他们的音乐需求往往停留在基本的感官享受和简单的情感表达层面,只要歌曲旋律流畅、主题围绕爱情、亲情或友情等常见话题便足以满足。低质量音乐的制作者正是精准捕捉到了这一点,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这些低质量音乐的推广者,除了拥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并大肆推广这些音乐外,往往也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和审美水平。他们愿意牺牲对音乐的精雕细琢和内容的深度挖掘,以换取短期的爆款效应和显著的利润回报。这样一门看似门槛不高的生意,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3、偶像艺人的挑战

除了低质量音乐的泛滥,主流音乐圈还面临着来自当代偶像音乐的严峻挑战。在资本运作和粉丝经济的双重推动下,偶像团体和流量艺人的音乐作品频繁登上各大音乐排行榜的榜首,然而这些作品却普遍难以突破粉丝圈层,真正实现“出圈”。

即便偶像音乐中不乏斥巨资打造、走国际化道路、由中外团队联合精心制作且质量达标的作品,但仍难以消除圈外人对这类音乐的质疑和争议。对于众多偶像艺人来说,音乐和演艺一样,只是他们整体包装的一部分,重点在于偶像本人而非音乐本身。

以阿隆·科普兰提出的三个音乐倾听层次来看,偶像音乐主要满足的是感官层次的需求,如通过唱跳等形式展现偶像艺人的专业技能。在《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偶像选秀节目中,尽管选手们演绎了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但节目和观众的主要关注点仍然集中在选手的颜值、个人魅力和舞台表现力上,而非音乐作品及其内在含义本身。

偶像音乐的功能,除了向粉丝展示偶像的才华,以及向路人和批评者证明偶像的业务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维护和提升偶像的形象,确保音乐作品不会拖其后腿,甚至能为其人设增色添彩。

以蔡徐坤的新歌《没有意外》为例,这是一首结合了钢琴伴奏与人声的抒情叙事曲,初听之下,感性的歌词与富有画面感的旋律开头在中音区显得颇为吸引人。蔡徐坤亲自参与作词,加上林宥嘉作曲的加持,以及副歌部分的高音和假声表现,无疑让粉丝们激动不已,倍感自豪。

然而,如果我们将焦点放在音乐本身,而非偶像光环上,就会发现这首歌并非无可挑剔。虽然高音部分展现了蔡徐坤能够触及Eb5的音域,但同时也暴露了他在演唱技巧上对于男生而言偏高的降E大调尚显吃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并非现场演唱版本,而是经过充分时间和技术打磨的录音室作品。因此,从专业音乐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表现或许并不足以证明其演唱实力达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

百万调音师了解一下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首歌的重点并不在于歌曲本身,而是在于“蔡徐坤作为一名偶像艺人,不仅会写词、会用假声唱高音、还能请到林宥嘉谱曲”的伟大事件。

单从音乐本身角度来看,假如由林宥嘉来演唱这首歌曲,势必会呈现更理想的听觉效果。

神的表白你要得起?

偶像音乐对于乐坛的贡献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由于资本的投入,偶像音乐的制作水平普遍高于网络神曲和口水歌,其中也不乏一些优质的作币。

而另一方面,偶像艺人的职业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音乐作品的思想深度,团队与粉丝的保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偶像艺人追求更高的艺术层次。 一旦偶像艺人决定撕下偶像的标签,接受来自“圈外”--主流音乐圈和大众的评判,例如试图突出重围努力出圈的张艺兴,仍然要面对长久以来偶像定位对其自身和受众的眼界带来的种种限制。

音乐人戴荃在知乎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音乐圈最令人痛心的时刻,就是它逐渐演变为娱乐圈的那一刻。面对音乐圈与娱乐圈的交融,他深感痛心,并认为这一转变对音乐人和他们的作品带来了难以出圈的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困境,戴荃坚信音乐圈并未消失,也不会消失。当前的现象只是各种神曲、口水歌和偶像音乐不再像过去的网络歌曲那样处于边缘地位。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这些曾经被视为边缘的音乐类型如今已与主流音乐并肩而立,成为了大众面前平等的选择。

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音乐市场的多元化和碎片化趋势,也对音乐人的创作和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娱乐圈的背景下,音乐人需要更加注重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利用新兴的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来扩大影响力,与粉丝和受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彩铃时代的繁荣在十几年前推动了神曲的发展,尽管主流音乐仍然占据一席之地,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探索和发现它。在当前的泛娱乐化时代,音乐的艺术性和纯粹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众传媒娱乐性的冲击和影响。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各大音乐平台上,还有众多小众和独立音乐人在不懈努力,他们中不乏怀揣音乐梦想、默默奋斗却尚未被广泛认知的音乐人。此外,每年各大音乐综艺和音乐节也不断涌现出新的音乐力量,他们正是华语音乐圈真正的希望所在。

以虾米音乐的“寻光计划”为例,它展示了音乐平台上对小众和独立音乐人的支持。而根据美国音乐流媒体Deezer的研究,很多人过了三十岁就不再主动探索新歌了。

想象一下,当你离三十岁越来越近或已经跨过这个门槛,你是否还在积极寻找新的音乐体验?那些曾陪伴我们成长的流行音乐,给了一代人深刻的精神滋养,但当这代人步入成熟,开始满足于回味旧日旋律时,新的流行音乐却难以再现十年前的辉煌,同时还要面对受众注意力被分散的挑战。

对于年轻一代的听众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音乐多元且收听渠道丰富的时代,这是他们的幸运。但不幸的是,过多的选择让他们感到眼花缭乱,而各大音乐榜单的公信力又令人质疑,难以提供明确的指引。

面对海量且多样化的音乐作品,从中挑选并鉴别出佳作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这更加凸显了高质量音乐教育全面介入的重要性,以助力我们提升音乐鉴赏力。

出圈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大众审美偏好和时代特色的一个缩影。但是,我们是否应当仅仅将当前的出圈现象视为终极追求呢?回顾历史,巴洛克时期的十二平均律并未得到当时人们的充分认可,巴赫的名望甚至在其逝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超越其子。

在这个快速变化、选择繁多的当下,要成为一名既紧跟时代步伐又不随波逐流的听众,我们或许需要不断挑战自我,勇于涉足那些陌生的音乐风格和未知的领域。在主动汲取多元音乐元素以保持敏锐的同时,我们也要随时准备颠覆和更新自己的既有观念,以更加宽广和接纳的心态去拥抱新的音乐体验。

在历史的洪流完成其筛选与沉淀之前,我们期盼真正的音乐创作者能够不断追求卓越、勤勉创作,以真诚和无愧于心的态度对待当下的每一部作品。

毕竟,每个时代的文化精髓都会经历自然的筛选与淘汰,而那些真正值得被铭记的,最终会得以留存。

来源:木吉他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