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回头看看,我们华夏民族实在是太优秀太聪明了,就这几千年走过来当家的君主,只要不刻意的去作死。就算是吃老本儿,面对着蛮夷也都能形成绝对的碾压,但就架不住有些1450给带路,这就麻烦了。
王卓湘的这种历史认知是从哪里来(见图1),看看他下面这段话:
图1
咱们回头看看,我们华夏民族实在是太优秀太聪明了,就这几千年走过来当家的君主,只要不刻意的去作死。就算是吃老本儿,面对着蛮夷也都能形成绝对的碾压,但就架不住有些1450给带路,这就麻烦了。
华夏民族与中华民族
《论语·八佾》里有“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其意是,孔子说:“野蛮的地方有国君,还不如中原地区没有国君呢。”
图2
那时的华夏就是中原地带(见图3)。
图3
按这个地理、文化和政治理念理解,殷商是起源于中原的(见图4),而〝周地〞却是远离中原的方国(见图5),周的上方就是〝犬戎蛮族(陕、甘一带)〞,从这个位置看〝周地〞,那它是不是算作西戎蛮族,大概率算是吧。
图4
图5
《竹书纪年》记有到周文王之父季历时,(周部落)已臣附于商,并依靠商朝的支持,展开了对周围各游牧羌戎的兼并和征伐。
周王王室姓姬,后来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并定都〝镐京(西北部)〞。若按中原华夏来说,周朝在殷商时也算是西狄(蛮族)一类的人。换言之,殷商也算是被蛮族所灭。秦国以〝西戎〞之地走向华夏灭六国而统一中国,这可以被认为最大的蛮族与农耕民族的融合,从此逐渐形成〝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最主要的过程有秦统一中国、汉武大帝的对外战争、五代十六国,唐宋元明清都有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中国〞二字最早出自西周金文里(何尊铭文)(见图6)。
图6
而西周的灭亡则是实捶“亡于犬戎蛮族之手”,这才有周平王东迁洛邑。汉武大帝对北方匈奴是保持高压打击手段,但两汉对北方蛮族还是以“和亲”为主来稳定夷狄与华夏的关系。晋朝以后,华夏大地被蛮族搅得乱了近三百年。
唐朝的〝边塞诗〞占着唐朝的〝边塞诗〞占着唐诗极重的份量。
王卓湘所说1450,这是指:公元1450年,明朝与北蛮也先在土木堡打了一战,明军完败,英宗帝被抓这件事。而“给带路”了却是指代这场战争中存在的明内奸与明朝商业资本集团,是他们出卖明军并协助也先取得土木堡战完胜。
试问王卓湘〝这要是怎样的历史认知才能把中国历史臆想成如他所说呢?〞
真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及〝多智近妖〞也。
来源:面带微笑的向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