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存不存在“悟性”的验证方案

B站影视 2025-01-11 15:08 2

摘要:我有过中医学习的经历,时时感觉挫败感,常常迷失和崇拜于别人说的“悟性”。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我也希望挑战一下“悟性”这件事,因此有以下想法,看能不能被实现。

我有过中医学习的经历,时时感觉挫败感,常常迷失和崇拜于别人说的“悟性”。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我也希望挑战一下“悟性”这件事,因此有以下想法,看能不能被实现。

基础出发论点:中医学习根本不存在所谓“悟性”。

设计实验方案:

1.选材(大样本):挑选偏远山区青年30~50人(男女各半),初中以上文凭,年龄在16~20岁之间,招募进行中医培训。招募临床指导老师,大约每一位老师配3-5名学生,需要10~15名指导老师。

2.对照:对照中医药大学同年龄段青年学生30~50人,男女各半。

3.培训方法:(1)在没有上1小时基础课的情况下,直接与指定老师跟诊,0小时0距离接触临床。白天医院跟诊,晚上补课学习。每天学习强度大约在10~12个小时。周末集中学习考试。每周休息一天,自行安排。根据身体状况,老师可以强制安排休息。

(2)学习计划及实施:

实验组:a.强制背诵入门经典,不背会不准选修相应课程。比如,方剂学不背会200首方歌,不准选修方剂学,并不能参加方剂学考试。直到背会为止,才能参加课程学习和考试。同理,中医基础、诊断、中药、腧穴、内科、针灸歌赋等等都有相应的基础歌诀。

b.学习方式多样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有的基础课可以选择网络视频教学为主,线下辅导结合,播放完可以参加考试,闭卷统考,每个月考一次,可以刷新自己的考试成绩,一直考到自己满意为止,最后分数录入毕业成绩表。

c.学习时长不强制为5年,根据个人的接受程度,可从三年到8年不等,修够学分并按照师带徒答辩合格就可以毕业。符合确有专长的同学,可以推荐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没有学历、学位,但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d.入学强制学习武术(长棍、摔跤、长棍搏击对练)和八段锦、五禽戏,强制练习300小时以上,以教练水平进行考核。

e.强制学习歌咏及一门音乐、烹饪,达到普通爱好者水平。

对照组:正常参与中医药大学培训体系课程,不阻止也不鼓励蹭"实验组“的课,也不算违规。正常鼓励其用一切合理的手段提高学习技巧和学习成绩。

(3)身体状况检测和身体锻炼。定期体检,用中医标准评定青年学生的健康状况,决定是否需要休息和暂停学习。

4.比较(双盲):a.由中医药大学基础及临床学院设立考核标准,并持续追踪各组学习成绩,从学科成绩、阶段性成绩、实习成绩、综合性成绩、考研成绩,临床施治效果评价等等维度,由第三方中医药大学进行双盲评价。在入学后一个月,及毕业一个月后进行“悟性”的综合评价。

b.由民间周易爱好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生辰四柱进行测算,对比其所谓的“悟性”与生辰的关系。

c.邀请医院用人单位招聘方,通过模拟面试,对学生的“悟性”进行评定比较。

5.结论及分析:

a.如果对照组数据普遍高于实验组,证明可能存在“悟性”,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相关。

b.如果对照组数据普遍低于实验组,证明确实没有“悟性”,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强度相关。

c.如果对照组数据普遍和实验组无明显差异或者略高于实验组,在各组当中散在存在特别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实验组),证明确实有“悟性”的说法,并研究四柱和优秀学生的相关性,进一步证明“悟性”是否能够从“四柱”来预测。

6.应用:

a..如果对照组数据普遍高于实验组,证明可能存在“悟性”,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相关。中医药大学招生尽量招收高分的学生,这种情况可能产出效率比较高。

b.如果对照组数据普遍低于实验组,证明确实没有“悟性”,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强度相关。中医药大学需要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强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c.如果可以从四柱来预测学生中医学习的“悟性”,可以在各医院守候该时间出生的婴儿,重点培养。(感觉像老和尚或者老道士突然上门的既视感。)

7.误差分析:

a.实验组的优势:有专人辅导引领学习,临床时间相当长,而且学习是唯一出路,目标比较明确。学习强度高。由于学生来源是偏远山区,有可能对于自然比较亲近,对于植物认知和动手能力比较强。对于生活的认知会优于生活经历简单的城市同学。

b.对照组的优势:对照组是通过高考考入中医药大学,其生源比较复杂,经历比较复杂,但是共同点就是考分相对要高于实验组。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可能优于实验组。家庭条件可能也会优于实验组。心理优势要强于实验组。

c.实验组的劣势:学习能力有可能要差于对照组,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心理优势不如实验组。

d.对照组的劣势:传统的院校教育在课程设置、学制、考核机制上有一定的限制,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上存在自发状态,缺乏统一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学习兴奋度和方法上可能不如实验组。

8.费用:培养费用:每年投入粗算大约(100万~500万),平均每人每年约2万到10万基础培养费用。整个观察随访十年,投入大约500万到5000千万。如果有研究生阶段需要继续支持可能还有培训费用,如果进入工作阶段,几乎没有进一步投入,只是观察和回访,耗费会大大减少。(没有估算经验,欢迎各位网友、各位高人天马行空、畅所欲言,提供宝贵经验。谢谢!)

随波逐流于2025年1月11日于四川寓所随记,志于此,需要者可以免费授权或共同完善,哈哈哈!

来源:筋骨强健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