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性格内向被导师「嫌弃」?顶刊连夜发文为内向的人正名,他们做起科研强到可怕!

B站影视 2025-01-11 16:07 2

摘要:生活中,相信很多内向的小伙伴都受过这样的批评:你的话真少,像个「呆鹌鹑」,进入社会后怎么和他人相处?

生活中,相信很多内向的小伙伴都受过这样的批评:你的话真少,像个「呆鹌鹑」,进入社会后怎么和他人相处?

你看那谁性格多好,外向大方,多招人喜欢。外向的人爱讲话,没城府,心思少,你性格内向心里肯定阴暗。传统观念里,性格外向似乎比内向更好,内向常常被贴上负面标签。

而在科研界里,部分导师在招收硕博生时,也常将乐于沟通、性格开朗及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作为选择标准。言下之意就是:对不起,我们不太想招内向的人,外向的学生更容易得到青睐。

去业界求职更是如此,内向的人被「嫌弃」是常有的事,热搜上也不乏因性格内向被辞退的案例。

那么,开展科研工作,外向人和内向人究竟谁更有优势呢?近日,杜克大学化学系教授 Bruce C. Gibb 在顶刊 Nature Chemistry 上撰文 The chemical sciences need introverts too,指出化学学科也需要内向的人,引起广泛热议。

图片来源:Nature Chemistry

我们生活在崇尚外向性格的世界里

论文作者 Bruce C. Gibb 教授是位典型的 i 人,他在论文开头分享了关于自己性格特质的一件小事。

某次会议后,Bruce C. Gibb 教授与同事兼好友路过一个国际音乐节。拥挤的人群和震耳欲聋的音量令 Bruce C. Gibb 感到难受,他随口表示了不适。

哪知好友惊讶地反驳:你天生就是个 80 岁的老顽固吗?在外向活泼的好友看来,他认为这样热闹的氛围令人兴奋和开心。

多年以来,Bruce C. Gibb 教授意识到自己是个内向的人,而他所处的化学行业越来越倾向于外向型人才,内向的人在科研领域难免受阻。

Bruce C. Gibb 教授在文中引用了心理学家苏珊 · 凯恩对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的详细剖析:这是一个崇尚外向性格的世界,西方文明中大约三分之二的人是外向型,三分之一的人则是内向型。

外向人喜欢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他们热衷于参加大型社交群体与网络。因此,在外向人的世界里,孤独和独行者常被当作同义词。

在西方的报纸头条上,令人发指的罪犯总被描述为孤独的疯子、狂热的独行者。

无独有偶,国内媒体形容罪犯时也常使用这样的词汇:性格内向的老实人、不善言辞的孤独者、心理阴暗的话少者。

内向人在外向人主导的世界里,被他们粗鲁地标签化、污名化。

内向的人在科研界的处境

Bruce C. Gibb 教授在文中指出:内向的人两个典型的特征是喜欢在安静中思考、珍视深刻的人生体验。

因此,科研界人士比普通大众更为内向,而外向的人却认为专注于学问的科研工作者很无趣。

然而尽管科研界人士内向程度相对较高,但外向人的霸权仍然存在。换言之,科研界也是一个崇尚外向性格的领域。

图片来源:Nature Chemistry

论文提到,近年来开放式的实验室、玻璃隔断办公室开始流行,资源不断地向外向型团队倾斜。

外向人在这种环境中如鱼得水,而对内向人而言,他们所珍视的安静、独立思考的特质都被粗暴地打破。

在国家层面上,有诸多旨在提高外向人团队科研能力的举措,却鲜少见到促进内向型人才在科学界发展的例子。

显而易见地,内向人在科研界的处境并不好过。

科研界不应碾压内向的人

Bruce C. Gibb 教授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指出过去几十年来外向人在化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外向人性格强势,喜欢大型科研项目,而这样的科研项目需要庞大的团队。

虽然在早期研究阶段,内向人的特质决定了他们擅长探索,在团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一旦研究有了显著进展,具备了转化应用的潜力,外向人则以碾压之态迅速超越内向人。

这也是外向人在科研界走得更为顺畅的重要原因。

但是,外向人主导的大科学团队像一艘巨轮,在科学之海中行驶时很难掉头。而以内向人主导的小团队更容易打破常规,创造新机遇。

面对科学界内向人被碾压的困境,论文警告道:时下外向人的大科学巨轮虎躯一震,就能轻松碾压内向人的小科学小艇,这是不健康的状态。

内向的人如何发挥优势开展科研?

需要指出的是,内向只是一种性格,不是社交障碍和人格缺陷。让内向的人变得外向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暴力。

诚如北大韦神,从外表和行为上看他应该属于传统意义层面的内向人。然而,正是这份可贵的沉静,才让他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科研本身。

事实上,很多性格内向的科研工作者只是生活上不善交际,在工作上却有着清晰的思路和表达能力。换句话说,你认为的某个内向科研人不爱说话,很有可能是他不愿意和你说话。

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中,内向的科研工作者可以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与同频人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通过系统地练习,在学术会议、项目申请及合作沟通等场合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常言道事业养人,当内向人有足够硬气的科研成果时,浑身上下散发出的魅力足以令人为之倾倒,那时周围人便会话锋一转:看!内向的人确实适合做科研。

所以,内向人请相信,你在科研中行或不行,他人无权定义。

小伙伴们周围有性格内向的人吗?他们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故事。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来源:菜鸟英语课代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