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泰轲等:农村长寿老人以德养生的实践与价值

B站影视 2025-01-11 00:33 2

摘要: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为医药卫生事业的相对落后,人们在以德养生方面积累了许多科学认知和实践经验,现时代广大农村地区的许多长寿老人对此仍有继承弘扬,但除一些常见的个案性的宣传报道外,学界于此鲜有系统性的关注和研究。以德养生因素在农村老人健康长寿中占据怎样的影响地位、

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为医药卫生事业的相对落后,人们在以德养生方面积累了许多科学认知和实践经验,现时代广大农村地区的许多长寿老人对此仍有继承弘扬,但除一些常见的个案性的宣传报道外,学界于此鲜有系统性的关注和研究。以德养生因素在农村老人健康长寿中占据怎样的影响地位、农村长寿老人是如何具体践行以德养生的、其对以德养生的实践蕴含怎样的重要价值,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以德养生因素对农村老人健康长寿具有重要影响

“养生”即养护生命使之少遭病险、多享年寿的意略。健康长寿是人类的普遍期待,养生是促成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活动。一般来说,医学技术的进步、政府健保制度的完善、个体良好的营养与运动等因素,皆有助于养生。

中国古人在养生实践中,很早就意识到道德与健康之间的紧密关系,形成了“仁者寿”“大德者必得其寿”等养生信念,以及“养德养身,只是一事”“养德尤养生第一要”“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等养生认知。我们注意到,现代中国尤其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许多老人,对上述养生信念、养生认知仍有较好的接受、继承和践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长寿老人(本文特指80岁以上且体健神康者)越来越多,并且他们大多居住在农村地区(据安徽省宿州市统计局官方网站2021年的统计数据,宿州96.6%的百岁老人在农村生活)。与城市长寿老人相比,农村长寿老人在以医养生、以药养生方面相对不方便及相对薄弱。尽管农村长寿老人在生病尤其是大病重病的时候,也会及时得到来自家庭、政府的医药卫生照料,但他们在总结自身“长寿之道”时,却往往不将医药卫生因素放在首要位置或重要位置,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事实情况。

据上面安徽宿州市对百岁老人的调查报告,当问及“您觉得自己长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回答的高频率词汇是:心平气顺、好心情、爱运动、不抽烟喝酒、家庭和睦、多吃蔬菜杂粮等。另据浙江省丽水市政府官方微信“丽水发布”介绍,在“中国长寿之乡”丽水,“百岁老年人411人,80岁以上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16.1%”(2022年数据),这些长寿老人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他们“并无长期吃药”,“慈爱谦和”“性情温和”“为人和善”“开朗好客”“勤劳勤快”“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是他们长寿的秘诀。还据笔者在故乡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大河岸镇竹林塆、古城寨两村的调查,农村长寿老人认为自身长寿的关键因素是“不斤斤计较,想得开”“与人客气,不惹人不恼人”“儿女孝顺,孙辈有长进,活得开心”“知足,感谢党的好政策”等。由此可见,道德因素在农村长寿老人养生长寿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二、农村长寿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以德养生的实践

养德何以能养生?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性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它与古人所拥有的“和实生物,和合生生”“身心合一,心为身宰”等哲学理念是分不开的。农村长寿老人或许根本不懂这里面的深奥道理,但是这不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以德养生的实践,此即人们常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

首先,农村长寿老人大多践行粗茶淡饭、简单朴素、勤俭节约、知足感恩的生活,这种生活注重精神喜乐,在身心关系上求得平衡,极有利健康。“爽口物多终作疾”,现代社会的很多病其实是“富贵病”,是人们贪图享受、大吃大喝得来的。农村长寿老人以俭养德,在日常生活中不铺张、不浪费、不攀比,平淡简朴,知足常乐,这样的生活状态使他们远离各种不合理欲念的缠绕及由此滋生的身心损害,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安乐,这对健康是极其有益的。

其次,农村长寿老人在生活中往往做到了和睦家庭、团结邻里、与人为善,这不仅使他们感到身心愉悦,而且还使他们避开了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带来的健康风险,更使他们在一种其乐融融的人际交往中被尊敬、被照顾。整体来看,农村长寿老人在维系自身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乃至是陌生人的关系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他们不计较得失,甚至认为吃亏是福,总是力所能及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换来的即是他人对农村长寿老人的尊敬、关心、帮助。比如,农村长寿老人基本上依靠家庭养老,他们对家庭成员的关心爱护以及对家庭的无私奉献、辛劳付出,换来的是子女及晚辈对他们的深切感恩和无微不至的照料,这对他们安享晚年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农村老人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就被子女及亲朋好友在第一时间觉察,并采取有效照料措施使之好转。

再次,农村长寿老人大多顺应自然、与天和谐,他们不轻易挑战自然、以身犯险,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对四季节气特别敏感,能根据自然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不忽冷忽热,在饮食习惯上主要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不大鱼大肉,上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的良好生活方式使许多农村老人“度百岁乃去”。

前面讲过,“和合生生”是德能养生的重要依据,各种关系和谐了,少了抵牾,生命方能生生不息,这就是中医养生所强调的“无犯和气,以资生命”的道理。农村长寿老人或许不懂得这里面的学理,但是他们在上述生活方式的实践中,在勤劳俭朴、与人为善、和顺自然的德性生活中,很好地实现了身心关系、人己关系、天人关系的和谐,进而通过不生病或少生病保持了生命的健康喜乐。

强调农村长寿老人以德养生,并不是说城市长寿老人就没有这方面的做法,只是相比较而言,农村长寿老人对以德养生有更多的依赖和实践。这有一“少”一“多”两方面的解释。一是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偏少,农村长寿老人在以医养生、以药养生、以德养生上自然就厚此薄彼。二是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及生活环境使长寿老人有更多的以德养生的意识与自觉。比如,农村生活更少喧哗浮躁、更重人情和美、更显生态优势,这促使农村长寿老人更加追求精神境界上的安乐、更加看重家庭和睦及邻里团结、更加享受顺应天时的好处,而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实践,对健康的积极效用是非常明显的。

三、挖掘好利用好农村长寿老人以德养生实践的重大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幸福生活,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边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随着全社会对健康的普遍重视,以及农村长寿老人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多,他们健康长寿的奥秘或以德养生的实践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强化对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挖掘好利用好农村长寿老人以德养生实践的重大价值。

一是启示引领现代人守护健康、促进健康的价值。古人认为病之起、病之伏皆在一个“和”字,现代社会不少人贪图享乐,放纵肉欲,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紧张,生活不规律,日夜颠倒,破坏了身心、人己、天人关系的和谐因而生病、致病。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现代人应该向农村长寿老人学习,要学习他们对自身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像他们那样坚信健康长寿在我由我而不将其交给鬼神、医药、他人,还要学习他们心平气和、与人和睦、和顺自然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生活智慧,像他们那样以德避险、以德润身、以德益寿,在全面实现身心、人己、天人关系的和谐中守护健康、促进健康。

二是助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价值。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少不了农村这一重要战场,少不了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这一重要群体。要在更加保障医疗资源分配向广大农村地区倾斜的情况下,同时总结好农村长寿老人以德养生的实践经验并对其推广应用,使更多的农村老人借鉴和受益,使他们在医药养生、以德养生的合力中保持健康。另外,追溯农村长寿老人的长寿原因,重要之一是家庭的悉心照料,这种家庭“孝亲养老”的优良传统及实践模式是对社会机构养老的有益补充,在助力健康乡村、健康中国建设中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三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传播弘扬的价值。可以说每一个农村长寿老人都是以德养生的鲜活案例,在他们身上,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用自身的健康长寿,深刻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在帮助个体安身立命、滋润身心、强化幸福、延年益寿方面无与伦比的价值。应该讲好农村长寿老人以德养生的故事,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作者黄泰轲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周诗雨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4年第3期)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