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傅秉常(1896-1965),原名褧裳,乃民国时期知名的外交官。他曾出任国民政府最后一位驻苏联大使,还出席了1946年的巴黎和会,之后获任外交部副部长、部长(未赴任)等职务。傅秉常曾参与民法与海商法的修订,还撰写过宪法草案。1965年7月29日,他在台北病逝,
【傅秉常工作影像】傅秉常(1896-1965),原名褧裳,乃民国时期知名的外交官。他曾出任国民政府最后一位驻苏联大使,还出席了1946年的巴黎和会,之后获任外交部副部长、部长(未赴任)等职务。傅秉常曾参与民法与海商法的修订,还撰写过宪法草案。1965年7月29日,他在台北病逝,享年69岁,曾编纂《最新六法全书》,并留下了《一九四九年日记》等。
【孙科与外国官员的合照】孙科生于1891年10月20日,卒于1973年9月13日,字叫做连生,号为哲生。他是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现在的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人,是孙中山的长子。他曾担任过中华民国的考试院院长、行政院院长以及立法院院长。1949年他辞去职务,此后长时间在香港、法国、美国等地方居住。1965年其出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高级咨议以及考试院长,1973年9月13日在台北病逝,离世时82岁。
【蔡元培、孙科、伍朝枢、胡汉民等人的合照】蔡元培生于1868年1月11日,卒于1940年3月5日,字鹤卿,此外还有仲申、民友、孑民等字,乳名阿培,还曾用蔡振、周子余作为化名。他是汉族人,故乡是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也就是如今的浙江绍兴),祖籍为浙江诸暨。蔡元培既是教育家、革命家,也是政治家。他是民主进步人士,担任过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还是中华民国首位教育总长。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故,被安葬于香港仔山巅的华人公墓。
【江芳苓】是傅秉常在重庆那段时间非常亲密的红颜知己,还为他诞下了两个女儿。傅秉常在1943年1月14日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表述:“若不是处在国难之际,我从良心上觉得对党国肩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那我宁愿在家中穷困潦倒直至饿死,也绝不离开我深爱的苓妹。”
【在孙中山葬礼现场,胡汉民、廖仲恺等官员齐聚】在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过程中,廖仲恺起到了协助作用。此后,他不遗余力地辅佐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还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作为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坚定践行者与捍卫者,廖仲恺与中国共产党人诚心诚意地合作,对工农革命运动予以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
【汪精卫、蒋介石、伍朝枢身在广州】伍朝枢(1887—1934),字梯云,乃是广东新会县会城镇人士。其于天津出生,为伍廷芳之子。在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之际,伍朝枢被任命为外交部次长。1923年6月,他担任广东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1924年2月,中国国民党进行改组,伍朝枢出任中央党部商务部部长。1925年3月,伍朝枢担任广东军政府外交部部长;7月成为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司法委员会主席兼广州市政委员长;11月又出任司法调查委员会主席。
【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和伍朝枢皆身着白色长袍】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乃是湖南茶陵人。他曾担任两广督军,还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以及湘军总司令之职,被授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一职。其还曾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22日,他在南京病逝,去世之后,民国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胡汉民等人于埃及开展考古工作】胡汉民(生于1879年12月9日,卒于1936年5月12日),幼时名叫衍鹳,后来更名为衍鸿。字为展堂,晚年自号不匮室主。“汉民”乃是他在《民报》发表文章时采用的笔名。他出生于广东番禺,祖籍是江西吉安。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前期右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蒋介石的青年时代】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