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永远忘不掉那一幕,三年前,母亲在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道“俊文,将来有一天,俊武要是回来了,你替我告诉他,娘错了,不该打他那一记耳光。”
素材/黄俊文(整理:白杨)
我永远忘不掉那一幕,三年前,母亲在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道“俊文,将来有一天,俊武要是回来了,你替我告诉他,娘错了,不该打他那一记耳光。”
母亲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叮嘱完我,与这个世界做了最后的告别,眼睛闭上以后,再也没有睁开。
我跪在母亲的床前,握着她冰冷的手,泪水如泉涌一般,顺着脸颊流淌下来,喉咙里堵得发紧,十几秒钟,终于发出了压抑已久的哭声。
母亲去世时,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身边人都知道,她是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心里,生前没能见到弟弟一面,她即使离开了,在那边也不会安心。
自从弟弟离开出去以后,我娘像落下了病根,拿着弟弟的照片,经常自言自语,偶尔还号啕大哭一场。
母亲和弟弟之间的矛盾,得从82年的除夕夜说起。
82年的除夕夜,母亲一个人在四处漏风的厨房里包饺子。
家里穷,买不起猪肉,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只老母鸡杀了,用鸡肉包饺子。
我和弟弟坐在热乎的炕上,面对面在煤油灯下复习功课,还有不到半年时间,我俩就要高考了。
母亲饺子快包完的时候,村里有些人家已经开始放鞭炮。
“大哥,咱俩出去凑个热闹呀。”弟弟把脸凑过来,生怕说话的声音被母亲听到。
外面的鞭炮声,已经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我也没有心情再复习下去,对弟弟点了点头。
我们兄弟俩穿上羊皮大袄,带上狗皮帽子,来到厨房里,和母亲打了一声招呼。
“娘,我和俊武出去凑个热闹,一会儿就回来。”
母亲回头,看我们兄弟两个穿得厚厚实实,摆了摆手,让我们快去快回。
我们走出来,快到大门口的时候,母亲在屋子门口喊了一句“咱家也快煮饺子,溜达一圈就回来。”
我和弟弟异口同声的回应道“听到了。”
我和弟弟出来凑热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捡几个没被点燃的鞭炮回去,等会儿拿回去家里放几声。
我们村有四五百多户人家,就我家最穷,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
六年前,父亲遭遇车祸,被撞成了植物人,为了给他治病,我们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一沟子的债,少说也有四五千。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整个县,也凑不够十个万元户,你穷,我也穷,谁都不笑话谁。
我们花了不少钱,最终还是没能把父亲救活,在停药的第二天,父亲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父亲去世以后,为了早点还清债务,母亲带着我和弟弟过苦日子,只要手里有了余钱,赶紧给人家主动送去。
每一年的过年,我家的门槛差点被债主踏平,甚至有的人扬言,要是再不还钱,就将我们家房子推倒,或者拿家里的东西,以物抵债。
我娘为了恳求这些债主再宽些日子,跪在地上给人家磕头。
人心都是肉长的,母亲这么做,那些动了恻隐之心,转身离开了。
家里如此穷,我和弟弟要辍学回家,帮母亲一起务农,她老人家死活不同意,顺手拿过炕上的笤帚,用力抽打我们兄弟。
“咱们家已经穷的不可救药,供你们读书,就希望有一天你们能走出穷山沟。”
母亲打断了笤帚,眼里噙着泪。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是父亲去世以后,家里再没买过鞭炮。
那天我和弟弟捡了不少没被点燃的鞭炮,母亲正要往锅里下饺子,我和弟弟赶紧来到灶坑门口,拿过一根柴火,然后去外面放鞭炮。
放完鞭炮,回屋里之后,我和弟弟赶紧脱鞋上炕上。
“你俩尝尝,饺子香不。”母亲把两盘饺子端到我和弟弟面前。
上次吃饺子还是前一年过年,第一个饺子放在我嘴里,都没有尝到什么味道,就被我咽了下去。
弟弟也一样,太着急了,把饺子咽下去以后,烫的蹭的站起来,在炕上蹦蹦跳跳。
看到这一幕,我仰头大笑起来。
母亲担心我和弟弟吃不饱,她没吃几个饺子就下桌了。
等我和弟弟把盘子里的饺子都吃光了,母亲看着我和弟弟,欲言又止,想表达什么,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娘,你想说什么,你就说吧。”我打了一个饱嗝,盯着母亲看。
母亲坐在那里,犹犹豫豫半天,最终还是开口说了。
“俊文,俊武,咱们家的经济条件,你俩一清二楚,我想让你们中有一个辍学回家,跟我一起务农。”
“娘,我辍学,让弟弟继续上学。”
“不,让俊武辍学,你继续读书。”我娘立马打断了我的话。
母亲说完这句话,弟弟立马变了脸色,他质问母亲“娘,凭什么让我辍学,让大哥继续念书。”
“你大哥体质差,当了农民,他身体吃不消。”
弟弟听了以后,突然冷笑起来。
“娘,他是你亲儿子还是我是你亲儿子,从小到大,你一直严格要求我,对大哥却从来没有这样过。”
弟弟说的没错,我和他不是同一个妈生的,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当年亲生母亲生下我不久以后,因病去世了。
父亲带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根本生活不了,于是,在亲戚的撮合下,娶了现在这个母亲。
这个母亲与我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她一直把我当成亲儿子对待。
有时候我和弟弟同时做错了事,母亲对我会宽容,而对弟弟非打即骂,弄的弟弟都怀疑,面前这个女人不是自己的亲妈。
弟弟说完以后,母亲走到弟弟面前,抬手打了他一记耳光。
就是因为这一记耳光,弟弟一时冲动,穿上鞋子,直接跑了出去。
我刚要追出去,被母亲喊了回来。
“别管他,他想通了,自然就会回来。”
“娘,你不应该这样对待弟弟。”
母亲坐在那里,仰着头,应该是担心眼泪掉下来。
弟弟跑了出去,以为他消了气自然而然就会回来,谁知他这一走,竟然是很多年,至今杳无音讯那种。
弟弟离家出走,我有四处奔波寻找过,一点线索没有。
母亲也后悔当初打了弟弟那一记耳光,深深自责、愧疚,经常一个人躲起来失声痛哭。
有一次我从她窗前走过去,听到屋子里母亲正在自言自语的说道“儿子,娘错了,你快回来吧,娘想你。”
后来时间久了,母亲就变得精神恍惚,每隔几天就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弟弟回来了,躲在角落里偷偷盯着我看。
村里有一个傻呵呵的人,他说有一次在我家门口看到了弟弟,母亲听说后,更加确认弟弟就在我们身边。
为了寻找弟弟,我在方圆十几个村子张贴了寻人启事,就是没有一点回应。
母亲因为想念弟弟,发了疯,常常抱着一个枕头,我要是走到跟前说话,她会告诉我小点声,弟弟正在睡觉。
几十年了,母亲盼星星盼月亮,始终没有将弟弟盼回来。
三年前,母亲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她不再疯疯癫癫,说话也变得正常了。
很遗憾,母亲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弟弟至今还下落不明。
来源:小滴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