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那是一个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新思潮不断涌现的年代。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里,1957 年诞生了一位对音乐怀揣着炽热梦想的女孩 —— 苏小明。自幼,音乐就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她,家中那台老旧的收音机,是她童年最亲密的伙伴,只要里面传出悠扬的歌
回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那是一个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新思潮不断涌现的年代。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里,1957 年诞生了一位对音乐怀揣着炽热梦想的女孩 —— 苏小明。自幼,音乐就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她,家中那台老旧的收音机,是她童年最亲密的伙伴,只要里面传出悠扬的歌声,她便能瞬间安静下来,沉浸其中,眼神中满是痴迷与向往。那时的她,心中就笃定了一个信念: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歌唱家,用自己的嗓音征服舞台。
18 岁那年,苏小明凭借着自身扎实的功底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一路过关斩将,如愿考入了海政文工团。这一平台,无疑为她打开了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更为她日后的腾飞筑牢了根基。而真正让她的人生迎来重大转折的,是 1980 年那场备受瞩目的新星音乐会。
当时,《北京晚报》顺应广大读者和听众的热切期盼,精心筹备一场《新星音乐会》,旨在发掘乐坛新星,为华语音乐注入新鲜血液。苏小明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激动得难以自持,她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倘若能登上这个舞台,自己多年的梦想或许就能照进现实。于是,她怀揣着忐忑与期待,恳请文工团为她出具推荐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名字最终醒目地出现在了报纸的宣传页上,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未来在向自己招手。
为了在这场音乐会上一鸣惊人,苏小明四处奔走,寻觅创作灵感。她找到了马金星先生作词,刘诗召先生作曲,三人齐心协力,精心打磨出了一首《军港之夜》。当苏小明第一次唱响这首歌时,那舒缓温柔的曲调,仿佛带着听众置身于静谧的军港之夜,海浪轻轻拍打着战舰,水兵们在梦乡中安然休憩,与以往激昂高亢的军歌风格截然不同。在音乐会现场,她一袭简约而不失优雅的军装,身姿挺拔,当那空灵婉转的歌声从她喉咙中倾泻而出,全场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她营造的美妙氛围之中。一曲终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苏小明就此一唱成名。
这首歌如同一股旋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街头巷尾随处都能听到它的旋律。它不仅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更成为了许多妈妈哄睡孩子的 “神器”,轻柔的歌声伴随着孩子进入甜美的梦乡。然而,就在苏小明享受着鲜花与掌声簇拥的高光时刻,质疑声却如乌云般悄然袭来。
彼时,流行音乐唱法用于军歌演唱,尚属开创性尝试,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乐坛,这无疑是对固有模式的巨大冲击。一些守旧的评论家纷纷站出来指责:“这哪像军歌?一点都没有军歌该有的铿锵、昂扬之气,简直是乱弹琴!” 舆论的压力一时间如排山倒海般压向苏小明,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好在,还是有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这首歌的艺术价值,他们挺身而出,力挺苏小明,为《军港之夜》正名。在这场风波之后,歌曲才得以继续传唱,苏小明也愈发坚定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此后,苏小明乘胜追击,又接连推出《海风呀,海风》《幸福不是毛毛雨》等佳作,她的人气如日中天,成为当时乐坛最炙手可热的歌手,所到之处,皆是粉丝的欢呼与追捧,名利双收。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她会在歌唱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时,她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离婚、出国。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缘由呢?
二、异国逐梦:人生的二次启航
80 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出国热” 如同汹涌的浪潮,席卷着每一个怀揣梦想、渴望见识外面世界的年轻人。苏小明也未能免俗,在歌唱事业达到巅峰之际,她内心深处对更高艺术境界的追求愈发炽热。她深知,国外有着更为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丰富多元的艺术氛围,倘若能置身其中,汲取养分,自己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质的飞跃。于是,出国进修的念头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日益茁壮。
彼时,苏小明的丈夫陈小伟与她在海政文工团相识相恋,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两人曾一同度过许多甜蜜温馨的时光。当苏小明满心欢喜地将自己想去国外深造的想法告知丈夫时,却遭到了陈小伟的坚决反对。在陈小伟看来,他们在国内已经拥有了令人艳羡的生活,稳定的事业、温馨的家庭,何必远赴异国他乡,去面对未知的艰辛与挑战呢?但苏小明心意已决,她不愿放弃这个难得的提升机会,两人为此多次激烈争吵,曾经的甜蜜在矛盾的冲击下渐渐消散,最终,这段婚姻在无奈与不舍中画上了句号,两人分道扬镳。
1985 年的夏天,骄阳似火,苏小明毅然决然地收拾行囊,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踏上了奔赴法国的征程。初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又充满挑战。曾经在国内声名远扬的她,在这里却无人知晓,宛如一颗被遗落的明珠。但苏小明骨子里就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机缘巧合之下,她获得了在歌剧《微笑的国家》中扮演一个中国妻子的机会。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日夜苦练法语台词,仔细揣摩角色的心理与情感,力求做到完美。终于,到了登台演出的那一天,她身着精美的中式旗袍,妆容精致,一步一步走上舞台,那自信的眼神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她的归来。当她开口歌唱的那一刻,那熟悉而又动人的嗓音再次征服了全场观众,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苏小明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功底和顽强的毅力,再次一唱成名。
这次演出的成功,让苏小明在法国站稳了脚跟。随后,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冼星海在巴黎时所在的音乐学校,开启了系统学习的新篇章。在学校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穿梭于图书馆、教室和排练室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也是在这段时间里,爱情悄然降临。
一次偶然的演出,法国小伙艾瑞克被舞台上光芒四射的苏小明深深吸引,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天使降临人间。自那以后,艾瑞克便开始了对苏小明的热烈追求,无论她去哪里演出,艾瑞克都会像守护天使一般紧紧跟随,为她加油助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渐渐地,苏小明被艾瑞克的真诚与执着打动,两人的心越靠越近,最终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艾瑞克对苏小明更是宠爱有加,他尤其喜欢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在家中无论是做饭、打扫卫生,还是休闲放松时,嘴里总会哼上几句,那温馨的画面,让苏小明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不久,两人的爱情结晶 —— 女儿诞生了,苏小明的事业重心也彻底转移到了国外,她在法国乐坛逐渐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就在苏小明以为自己会在法国安稳度过一生时,变故接踵而至。母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作为女儿,苏小明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回母亲身边尽孝;与此同时,丈夫艾瑞克的工作也出现了变动,需要前往北京发展。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一边是相濡以沫的爱情,苏小明陷入了两难的抉择。最终,在权衡再三之后,她决定跟随丈夫回到中国,结束了在国外长达 10 年的漂泊生涯。
三、跨界转型:演艺之路的砥砺前行
1995 年,阔别祖国 10 年之久的苏小明,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10 年的时间,足以让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的娱乐产业更是蓬勃发展,新人辈出,曾经那个凭借《军港之夜》红遍大江南北的她,如今却鲜有人问津,往昔的鲜花与掌声仿佛只是一场遥远的梦。失落与迷茫曾一度笼罩着她,但好在,她身边还有一群真挚的朋友。
宋丹丹、姜文、赵宝刚等一众好友得知她回国的消息后,纷纷伸出援手,给予她鼓励与支持。姜文更是直言不讳地建议她尝试演戏,开拓新的事业版图。起初,苏小明内心有些犹豫,毕竟演戏与唱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她担心自己无法胜任。但姜文的热情与信任让她鼓起了勇气,还未等她完全下定决心,姜文就已经凭借自己在圈内的影响力,为她 “搭好了戏台”,创造了许多试镜的机会。
苏小明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她决定放手一搏。为了演好每一个角色,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仔细研读剧本,深入剖析角色的性格特点、生活背景,每一句台词都反复琢磨,力求做到自然流畅、贴合角色。2005 年,苏小明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的重要作品 —— 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她饰演徐静蕾的母亲。影片中,她将一位传统中国母亲的温婉、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戏份不多,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年,在历史巨制《汉武大帝》中,苏小明又挑战出演馆陶长公主一角。这是一个性格复杂、心机深沉的角色,既要展现出皇家的威严与高傲,又要流露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苏小明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请教了诸多历史学家,力求还原角色的真实面貌。在拍摄现场,她全情投入,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与一众实力派演员对戏也毫不逊色,让观众看到了她潜藏的演戏天赋。
此后,苏小明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稳,陆续出演了《亲密敌人》《凄灵室》等多部影视剧,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然而,真正让她走进大众视野,引发广泛热议的,是 2018 年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在剧中,她饰演雷东宝的母亲,一个性格刁钻、爱挑事儿的农村恶婆婆形象。与她以往温婉的形象大相径庭,苏小明颠覆性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剧中,她总是对儿媳宋运萍百般嫌弃,动辄冷嘲热讽,还在村里四处散播儿媳的坏话,那尖酸刻薄的模样,让观众恨得牙痒痒。许多网友在观看剧集时,不禁惊呼:“我眼睛没花吧!当初唱《军港之夜》的那个人竟然演雷东宝的妈!”
从那以后,苏小明彻底摆脱了歌手的单一标签,成为了影视圈中备受认可的演员。她又接连出演了《大宋宫词》《张卫国的夏天》《后来的我们》等作品,无论是温和慈祥的母亲,还是身处社会底层、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小人物,她都能精准拿捏,演绎得入木三分。然而,她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质疑声也曾不绝于耳。
有人认为她从歌手转行做演员是不思进取,是对歌唱事业的 “堕落”,毕竟她在唱歌领域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为何不继续坚持下去呢?面对这些质疑,苏小明却始终保持着豁达的心态,她坚信,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只要能够从中获得快乐,那便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如今,苏小明已然六十多岁,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的眼中却依旧闪烁着光芒。她享受着天伦之乐,与家人共度温馨时光,同时也活跃在影视剧中,继续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她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轨迹,不必被过往的光环所束缚,勇敢地去追寻内心的声音,方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光彩。
来源:辽沈晚报朝阳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