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冷知识——美国南方

B站影视 2025-01-10 13:30 2

摘要:美国南方,Southern United States,或Dixie,指的是美国东南部,从弗吉尼亚,经西弗吉尼亚、肯塔基、田纳西、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延伸到德克萨斯,及其东南各州,总人口超过1.2亿,占全美1/3以上。

美国南方,Southern United States,或Dixie,指的是美国东南部,从弗吉尼亚,经西弗吉尼亚、肯塔基、田纳西、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延伸到德克萨斯,及其东南各州,总人口超过1.2亿,占全美1/3以上。

历史上,美国南方是内战中的美利坚联盟国(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的主体,是“蓄奴州”的集中地;今天,美国南方成为美国“圣经带”“红脖子”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大本营,但又是航天、石油等体现美国力量的所在。美国南方是该国本土保守主义堡垒,也是美国力量的“后方”,这块土地体现了一种国家意志与本土力量碰撞的挣扎历史。

▲美国南方范围:其中西弗吉尼亚、肯塔基、特拉华、马里兰在美国内战期间或被动或主动地未加入美利坚联盟国,而是作为边境州(倾向奴隶制,但没有加入南方)存在;俄克拉荷马内战时为印第安领地,并未建州。但这些州(有时包括密苏里州)通常也被视作南方的一部分

▲美国深南方:南方色彩最浓厚的地区,地处沿海平原,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早期的种植园和奴隶制来源于加勒比海的同类经济模式,以烟草、棉花等为主要作物。现代以来,深南方也是美国保守主义的大本营

▲美国上南方:美国南方文化区的一部分,但受到北方影响较大。相比于深南各州,地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高地,上南方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更高,小规模家庭、自耕农种植更加普遍,作物也更加多元,种植园和奴隶制不如深南方那样根深蒂固,内战时有许多人并不支持美利坚联盟国

美国南方气候温暖、降雨充沛,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适合种植水稻、烟草、甘蔗、棉花等作物。除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作为与中西部平原的分水岭,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地形平坦的自然条件也成为近代美国南方发展种植园、大庄园的重要基础。

▲美国东部地形

▲美国南方三大地形区:沿岸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内陆高地

▲南方地质情况:沿海主要是冲击平原,土层深厚肥沃

▲美国东部年均气温:南方气温更加适合农作物生长,加上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相比于新英格兰、中大西洋更加适应并依赖农业

▲美国南方与中国的东南华南,以及南美东南部同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几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受到季风的影响,雨热同期,人口众多。此外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到新南威尔士一带也属于此类气候,但人口规模要小很多

▲美国南方人口密度和主要城市

大约10000多年前,人类开始在美国南方生活,早期的美洲土著在当地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能够制作石制工具。公元前1100年开始,美国中部的大平原地区(密西西比河流域)开始出现定居的农业社会,但当时的农业并不成熟,总体上仍以渔猎为主,农业为一种补充的生产方式。公元前1世纪左右,当地开始出现一定的阶级分化,公元6世纪以后,密西西比河、美国南方地区的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农业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公元10世纪开始,这片地区已经出现较大规模的城市聚落遗址以及大型的礼仪式建筑,发展出以玉米为主的农业,等级制的聚落体系也开始出现。从公元10世纪到欧洲人大规模移居美洲的16世纪,美国中部和南部的文化现象被称为密西西比文化(Mississippian culture),该文化的中心或大型聚落多位于密西西比河中上游地区,如今天伊利诺伊州的卡霍基亚(Cahokia)。

▲密西西比河流域是殖民时代以前美国印第安人文化的繁盛之地,其中位于今天伊利诺伊州的卡霍基亚是已知当时最大的城市聚落。美国南方一带也拥有众多的印第安文化遗存,而今天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地区在印第安时代反倒是默默无闻的角落

公元16世纪起,西班牙人在佛罗里达、德克萨斯等地建立殖民地,但由于整个美国南方缺少有价值的矿产,同时西班牙人对于在新大陆经营农业没有兴趣,当地的西班牙殖民地规模较为有限。17世纪初开始,英格兰人大规模移居美国南方,一直到1775年美国独立运动之前,都是美国南方最主要的主要族群,其次是苏格兰裔的北爱尔兰长老宗(加尔文宗)移民。新移民在南方建立大量的种植园并引入黑奴,向海外出口烟草等农产品,17世纪后期,美国南方黑人数量开始快速增加。19世纪开始,由于土地肥力不断下降,美国南方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从烟草变成棉花,来自美国南方的棉花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原料,黑人则是棉花采摘的主力。

▲美国南方和加勒比海地区同为三角贸易的重要节点,输入了大量的非洲奴隶

相比于美国东北部占据主导地位的清教徒(集中在新英格兰),以及来自欧洲各国的从事工商业的移民(集中在纽约周围),美国南方白人大多为圣公会信仰的英格兰和长老宗信仰的北爱尔兰移民,这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坚定圣公会(英国国教)信仰的英国贵族家庭的成员,在英国缺少可继承的土地而来到北美,重视等级制度,并且拥护英王的统治,经济上从事农业,经营庄园;另一部分是白人契约劳工、佃农,他们要么没有自己的土地,在圣公会贵族家中干活,要么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耕作,收入微薄。美国南方的美洲土著在欧洲到来后,由于疾病和强制的驱赶,人口已经很少。18世纪后期,整个美国南方形成了白人庄园主、白人劳工、黑人奴隶的严格等级分化,其中黑人在南方的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

▲18世纪中期时北美大陆的殖民格局:南方同时被英、法、西等占据

▲英国控制的13个殖民地:大致可以分为新英格兰、中大西洋、南方三大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自然、文化、经济模式特点。其中新英格兰主要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移民,当地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缺少连片土地,农业上主要是小农场主(yeomen),由于土地条件较差,当地经济发展出了面向海洋的渔业、造船业,同时依靠腹地山区的木材发展出加工业。相比于新英格兰清教徒、贫苦人家,中大西洋的移民更多是来自英国的贵族成员,气候上中大西洋相对新英格兰更加适合农业生产,当地发展出较多的自耕农以及大庄园,中大西洋的核心城市纽约早期由荷兰占据,后被英国夺取,相比于新英格兰,中大西洋商业和贸易更加发达,当地居民除了荷兰、英国人,也有大量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由于贸易需要,当地对于文化和宗教相对包容。南方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形成了种植园这样的大规模农业,为了经营种植园,当地庄园主大量引入非洲奴隶,当地的居民以英裔、非洲裔、印第安人(19世纪被大规模驱逐)为主。从新英格兰到中大西洋,再到南方,反映了英国及欧洲对北美的影响逐渐淡化,白人移民本土化进一步加深,并且融入了更多的非洲裔、印第安色彩的渐变性

18世纪英法北美战争后,英国确认了对北美的霸权,但英国也在不断对北美殖民地进行加税,由于北美殖民开发早期,大量的私人公司和个人,而非国家力量是开拓的主力,殖民地的大多数民众对于英国加税的行为非常不满。白人中有近一半(45%)支持所谓的爱国者(patriot),主张采取武力反抗英国的统治,另有约20%的人则持有保皇主义,其余的人持中立立场。支持爱国者的人中,不仅有东北部的商人、律师,也有南方的庄园主或农场主。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者中,弗吉尼亚的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等就是来自南方的农场主。1775-1783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其中前期的战事主要发生在东北部的波士顿、纽约、费城一带,到了1778年后,英国失去了对东北的控制,转而启动“南方战略”,利用弗吉尼亚等南方地区保皇党众多的条件,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并且一度占领萨凡纳、查尔斯顿等城市。但英国加强对南方控制的同时,法国、西班牙也相继向英国宣战,其中西班牙夺取了英国在加勒比海上的岛屿,法国则派出军队参与美军(大陆军),法国将军拉法叶甚至接管对大陆军的指挥权。美国南方的保皇党人口较少,英国占领的据点也较为孤立。1781年,美法联军在弗吉尼亚约克敦战胜英国,英国内阁也因为这场战役垮台,标志着英国在军事上彻底失败,1783年,根据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南方的弗吉尼亚州在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高地,前五位总统中,四位来自这个州。美国建国后,南方的棉花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兴起的纺织业的原料,南方的经济也与英国深度绑定,而北方则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工商业,北方主导的联邦政府试图通过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以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发展。1832年,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通过条例,宣布联邦的增加关税法案无效,联邦政府派出军舰进入南卡最大的港口查尔斯顿,尽管后来联邦与各州相互妥协,关税在未来逐步降低,但双方的不信任已经明显增加。此外,关于新加入联邦的州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问题上,联邦与南方各州也存在巨大的矛盾,北方工商业实现大发展,对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北方社会对于奴隶制愈发反感与反对,不断谴责南方蓄奴制度。

19世纪20-50年代,越来越多的黑人奴隶被输送到美国最南方的“深南”州(Deep South),南方的黑人人口持续增长。奴隶制不仅是南方经济的命脉和社会运转的支柱,更是南方捍卫自身意识形态的重要元素,蓄奴问题也成了南方与北方的意识形态对抗锚点,构成了南北矛盾的重要组成和极易引爆的导火索。

▲19世纪早期,美国国内奴隶贸易

▲19世纪早期美国国内白人移民:北方主要流向加利福尼亚,南方主要流向得克萨斯,也因此导致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两个西部大州在文化上形成强烈的对比,直接影响后面内战时的站队

1854年,美国共和党成立,提出现有的蓄奴州数量不能再增加,1856年,南方失去了对美国国会的控制权,无法再通过联邦层面为自己发声。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在林肯宣誓就职前,南方七个州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1861年,南方率先炮击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萨姆特要塞(Fort Sumter),标志着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4月,林肯正式宣布南方七州发生叛乱,后期宣布封锁南方的海岸线,之后,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田纳西和阿肯色等州加入南方阵营。南北战争主要以阿巴拉契亚山脉为界,分为东西两大战线,其中主战场位于东线,北方的战略目标是维系南北统一,而南方的目标则是抵御北方势力南下。

▲梅森—迪克森线:北方自由州和南方蓄奴州的分界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时,支持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的州

1861-1862年战争初期,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南方在战略取得了成功,将北军抵挡在“首都”里士满以北。北方在西线战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东线的惨败使得北方战略难以实现。

1862年9月,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并于1863年元旦正式生效,不仅动员北方的黑人参战,也吸引南方黑人逃到北方加入联邦军队。与此同时,以解放奴隶为口号,北方也取得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支持,并迫使英国政府放弃对于南方的支持。1862年,林肯还颁布《宅地法》,以联邦政府名义向前往西部的成年人低成本“出售”土地,不仅提高农民对联邦政府的支持,也动摇了南方奴隶地主在西部夺取土地的可能。

1863年,南北战争进入新的阶段,经过重新动员和军事机构调整,北方再次南下,并于1863年7月在葛底斯堡展开决战,将南方重创,掌握到战场主动权。战略上,北方军队在东西两线同时展开,西线以切断南方东西两部分的联系为目标,东线则以消耗南方有生力量为目标,海军负责实施海上封锁。

1864年,北方占领南方重镇亚特兰大,1865年初,南方经济基本处于崩溃状态,奴隶纷纷逃亡,1865年4月,南方宣布投降,美国重新统一。

南北战争虽然只是美国的一场内战,但也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一些战术、技术、标准深刻影响了后续的战争,超过300多万人卷入南北战争,保守估计超过75万人死亡,其中北方的损失要大于南方,但北方凭借现代工业的力量将农业经济主导的南方彻底打败,也经受住了战争带来的损失。

▲美国内战前铁路网的分布:北方明显比南方密集,此外,工业、人口等指标,北方都明显强于南方

南北战争为美国北方(东北部)的资产阶级扩张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将旧时代的种植园、大庄园瓦解,被称为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与此同时,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黑人逐渐获得了公民权、选举权,反对奴隶制度也成为美国社会的共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黑人在南北战争后并未立刻获得与白人同等的权利,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对黑人的整体性歧视也没有完全消除。南方的棉花、烟草、水稻种植依然依赖黑人“自由民”的劳动力,而黑人很少拥有土地所有权。日常生活中,1876年联邦政府主导的“重建时期”结束,南方白人重新掌握本地各州的权力机关,以《吉姆·克劳法》(Jim Crow laws)为代表的种族隔离制度改头换面重新建立起来,比如规定公共设施必然按照种族隔离使用,适用范围不仅针对黑人,同时也扩大到墨西哥裔等其他非白人群体。此外,更不用说黑人与白人在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始终存在明显的差距。

政治上的民主党掌权、经济上的佃农、雇农制(黑人从奴隶变成佃农、雇农)、社会上的种族隔离制度,构成了战后美国南方种族隔离的制度基础。

对南方白人而言,本地发展受到战争的影响,经济一落千丈,此后一直是美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战败对南方白人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白人对联邦政府和北方的仇视,同时也无形中塑造了南方白人较美国其他地区更强的地域归属感,南方联盟国的元素在此后的历史中不断被南方白人拿出来彰显自身独特性。

1865年,战败的南方退伍老兵成立三K党(Ku Klux Klan),旨在恢复民主党在南方的执政,并抵制联邦政府在南方开展的改善黑人处境的政策,但1871年,这一组织即被取缔。

到了1915年,三K党再一次被一群新教背景的英裔白人拿出来,用来宣扬种族主义思想,鼓吹新教英裔这一群体对黑人、天主教徒、犹太人、亚裔以及其他族群的优越性。第二次出现的三K党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顶峰,一度拥有超过600万成员,不少人甚至跻身政府高层。三K党在南方地区的贫穷白人中具有很强的煽动力,20世纪初在一些种族主义根深蒂固的地区制造了大量私刑、暴力事件。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随之而来的二战使得三K党走向衰落。

但三K党始终没有完全消失,在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时期,三K党成员制造多起爆炸、暗杀、私刑事件,对支持民权运动的白人、黑人、犹太人等群体开展恐吓。直到今天,三K党仍然以秘密组织的形式存在,并在关键时间具有煽动美国底层白人的能力。

回到内战结束的时间点,美国南方在内战后依然长期保持落后的农业经济,人均收入甚至不到北方的一半。农产品价格长期维持在低位,而与此同时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却没有明显减少,甚至一部分白人也成为雇农或佃农。

▲19世纪30年代,美国南方发生了大规模驱逐印第安人的事件,来自五个部落(文明五部落,与欧洲殖民者接触程度最深的五个部落)的十多万印第安人被强制从家园赶走,徒步前往西部的新定居点(今天的俄克拉荷马)

▲五部落印第安人被强制迁到俄克拉荷马后,重新建立起各自的领地。俄克拉荷马原计划是作为印第安领地而存在,但后期大规模白人(美国白人、欧洲移民)进入,并在1890年成立了白人为主的俄克拉荷马领地,最终在20世纪初由白人主导,建立俄克拉荷马州加入联邦

19世纪末开始,铁路和工业在南方逐渐发展起来,这些工业将周边的农业人口吸纳进来,推动亚特兰大、伯明翰、达拉斯、休斯敦等工业城市强势崛起。尤其是20世纪初的“石油潮”( "Oil Boom" ),推动得克萨斯一带成为内战后美国南方最富裕的地区。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内陆地区的沙尘暴(黑色风暴 Dust Bowl)严重冲击了南方的农业,进一步导致棉花为主的农业经济走向破产,迫使许多南方人进入北方以及本地的大城市,寻找新的营生。尤其是南方黑人在20世纪后大规模迁移到北方,从农民转变为工人。走出南方,也意味着黑人在经济上也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20世纪后,南方的黑人进入北方寻找工作机会,改变了过去黑人主要居住在南方的种族格局。黑人北上后主要进入了大城市、工业城市,因此北方的黑人几乎都是城市居民,而南方的黑人仍然大量居住在乡村、小城市

二战爆发后,美国开启军事动员,南方意外地成为美国工业的“大后方”,大量北方的工业转移到南方。加上此前为应对大萧条的“新政”时期,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在南方开展,南方由此开启了新一轮的工业化历程,木材加工、造纸、石化、航天等工业在南方建立起来,制造业逐渐成为南方地区最大的经济部门。一些城市或地区得益于二战的军工布局而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比如达拉斯和佐治亚州成为军用飞机的制造地,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凭借当地水电资源成为曼哈顿计划中铀浓缩任务的所在地,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一直存在至今,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国家级能源实验室之一。二战期间,美国南方的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大的城市分布:受到历史上南方权贵人物多居住在庄园的影响,加上工商业不发达,南方大城市稀少,城市化水平明显不如北方

▲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分布

▲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州居住在大都市区的人口比例:此时位于南方的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州的大城市逐渐发展起来,但大多数南方州的多数人口仍然居住在小城市或乡村

战后,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工业领域,并进入城市生活。20世纪60年开始,受到美国产业转移到欧洲、日本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的北方工业地带逐渐走向萧条,经济上更加依赖金融、高科技等尖端领域,同时北方城市生活成本日益走高,这些因素推动一批无力承担高生活成本的中低收入人群前往美国南方生活,并开始形成一条横跨整个美国南部的“阳光地带”(Sun Belt)。与此同时,拉美移民也开始进入南方,南北两个方向的人口迁移推动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成为美国人口增长极。另一方面,南方各州地价、劳动力成本便宜,同时在劳工保护方面没有北方那样严格,因此成为工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甚至一度吸引黑人在20世纪80年代回流到南方。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在得克萨斯等南方地区发展起来,并成为美国国家力量的体现,人口与产业上,美国南方所组成的阳光地带正如阳光那样耀眼起来。

▲阳光地带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和产业增长最迅速的地区

▲2010-2020年美国人口增长最多的地区,大部分都位于阳光地带,其中得克萨斯、佛罗里达、北卡罗来纳的中心城市成为增长热点,得克萨斯的达拉斯增长甚至超过了100万,休斯敦也增长了超过60万,成为最近十年美国人口增长量最大的两座城市。相对应的,纽约、旧金山、华盛顿等北方大城市增长相对乏力,主要是郊区出现少许增长,中心区、部分郊区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社会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尤其对于南方而言,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逐渐打破了南方种族隔离的枷锁。1955年底,南方种族隔离最为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一座名叫蒙哥马利的城市爆发黑人抵制公交车的事件,起因就是当地规定黑人不得坐在公交车上的白人专属座位,并且需要在高峰期给白人让座。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女士拒绝让座而被捕,为声援帕克斯女士并捍卫自身权利,当地黑人社区发起抵制行动,迫使市长和公交公司站出来与黑人平等对话。这一行动开启了民权运动的浪潮,当地年仅26岁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也脱颖而出成为后续民权运动的领袖。1957年,阿肯色州小石城出现州政府派州国民警卫队抵抗最高法院关于种族合校判决的事件,为执行判决,同时出于树立美国良好国际形象考虑,联邦派出101空降师直接干涉,保护黑人学生入学。尽管本意并非直接为了黑人利益,而是出于国家形象需要,但小石城事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方地区种族合校和民权法案的出台。

1963年6月,马丁•路德•金与总统会面,并宣布将在华盛顿举行游行。8月,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超过25万人现场聆听,这场演讲成为民权运动的里程碑。1964年,《公民权利法案》(民权法案)正式颁布,1965年,《选举权法案》颁布。这些成果离不开黑人政治领袖的努力,也离不开一批正义的白人支持。但由于数百年种族不平等带来的不同种族之间经济社会差距依然巨大,法律层面虽然禁止种族歧视,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歧视很难彻底禁绝,种族平等之路任重而道远。

南方在经历社会变革与人口增长的年份中,也在经历政治上的变革,从民主党具有绝对优势的根据地转向共和党的大本营。

1860年,来自共和党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共和党反对奴隶制,并主张采取高关税实行进口替代。内战后,共和党政府主导了联邦政府的重建政策,这些因素都导致南方白人成为民主党的坚定支持者,民主党掌控了南方11个州的州长、议会,民主党在南方的强力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

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对民主党进行了重塑,将其从代表商业利益和南方种植园主的政党转变为一个以劳工和少数族群(拉美裔、黑人)为主要支持者的政党,这种变化也让民主党逐渐失去了在南方的优势。1948年开始,民主党在南方的得票率逐年下降。1964年,共和党开始全面转向保守主义,积极争取南方选民的支持。而同一时期,民权运动在美国的发展也让民主党进一步丢失了保守主义白人的支持。1968年,共和党的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这一届大选中,南方超过一半的州选择了共和党。支持强州权、小政府主义的南方白人成为共和党的忠实支持者,此后的大选中,共和党逐渐将南方变成自己的大本营。

▲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各州情况(选举人票)

但共和党在南方的优势并非牢不可破。美国建国后,南方的底色从印第安人变成保守主义白人+黑人,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能够将南方作为自己的大本营,都源自于保守主义白人群体的坚定支持,但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一批高新技术崛起,越来越多的北方和拉美移民进入,美国南方也变得更加多元。休斯敦、达拉斯、奥斯汀、亚特兰大等大都市区的中心地带居住着支持民主党的精英人士和外来移民,北卡罗来纳、佐治亚等州正变成摇摆州。南方未来其实不再是某一党派的自留地,而是成为美国政治争夺的热点。

▲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分县情况,南方大部分地区投向了共和党,但在大城市、黑人占多数的县,以及边境移民集中的地区,则成为民主党的地盘

美国贫困率最高的十个州,九个位于南方,人均收入最低的也几乎都位于南方。这种贫困不局限于黑人等少数族裔,同样也包括白人,那些生活在南方乡下和小城市的白人,尤其是农民、工人,成为北方大都市媒体所描绘的“红脖子”,被视为落后、愚昧、肮脏的一群人,而这些人恰恰极具保守主义倾向。甚至成为种族主义的忠实拥趸。来自南北方的白人、黑人以及拉美裔,各自携带着不同的政治色谱大杂居、小聚居生活在这片土地。体现美国国家力量的高科技产业与大量存在的低收入人群并存。这一切,让美国南方的种族关系、阶层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

美国南方的历史充满了来自北方的国家力量强制将本土力量吸纳、本土力量不断抵制的挣扎往事。美国南方体现了一种英裔移民在美洲本土化发展的图景。一定程度上需要承认,如果没有来自北方的“美帝国”将其纳入一体,南方也许就是一个说英语的阿根廷、墨西哥,农业与资源,甚至劳动力输出将成为经济的支柱。

一个全球帝国极大压制了本土主义色彩,但也将许多人隔离在全球化道路之外。美国的形象通过华尔街与美元、五角大楼与美军、好莱坞与美国电影以及硅谷与美国互联网巨头树立起来,东西海岸成为“全球化美国”的核心地带,而其他地区则成为另一片被遗忘的“本土美国”。

▲2022年美国各州贫困率地图:全美贫困率最高的几个州大多位于南方

▲2022年美国人均GDP地图:南方各州全部低于美国平均水平,仅有弗吉尼亚、德克萨斯勉强接近

▲2020年美国拉丁裔:南方主要居住在得克萨斯西南部边境地区和佛罗里达南部迈阿密周围

▲1860年南北战争前夕美国黑人:主要居住在南方,尤其是深南方各地

▲2020年美国黑人:大体上仍然居住在深南方各州,但也许多人移民到北方和加州的大城市

▲2020年美国黑人占多数的县

▲美国圣经带:基督教福音派(主要是新教加尔文主义和浸信会背景为主)主导的地区,主要是南方。福音派相比于美国传统主流新教更加保守,主张积极主动传教。福音派是美国本土产生的教派,目前美国1/4人口是福音派,数量上已远超传统的新教,70%的福音派是共和党支持者

▲美国各州居住在最大都市区的人口,南方除了佐治亚州,极化现象并不明显

▲美国50个最大的都市区,南方除了休斯敦、达拉斯、迈阿密、亚特兰大外,其他都市区规模都较小。大城市在南方的影响力仍然不如北方明显

这几年“红脖子”为代表的底层白人保守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反映了“本土美国”在全球化中的失望情绪。而美国南方,恰恰就是这个“本土美国”的核心。这个美国的大多数人没有机会从事金融、互联网等连接全球的事业,但这个美国却因为航天、石油、农业而成为支撑美国霸权的基础和大后方,而这些恰恰是隐藏但却支撑起美国形象的基石。

▲美国油气资源:得克萨斯是美国重要油气资源集中地,得州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得益于石油的开发

▲美国主要页岩油盆地和产区分布:得克萨斯同样也是重要的页岩油产地

▲南方是美国重要的航天活动中心之一,能够开展载人航天、发动机、材料试验和发展等工作。其中肯尼迪航天中心地处低纬度、大海西岸,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发射场所

美国南方没有共性的地理特征,从海岸平原到山区再到德克萨斯的草原,这片土地拥有着类似于整个美国那样的复杂地理环境。历史上,这里被法国、西班牙、英国、墨西哥统治过,各自留下的文化印记延续至今。但美国南方的挣扎历史也同样促进这片土地形成了美国国内最为坚定的地域认同感,南方人这个身份标签成为这片土地上大多数人的共识。无论贫穷与否,美国南方人为这个身份自豪,也相信自己才真正代表着“美国”。

▲美国英语方言:南方方言受到加勒比、非洲等地语言的影响,形成了相比于北方的独特体系。南方方言的清音、拉音较多,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加入了南方方言的南方音乐成为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音乐、蓝调、爵士乐都是起源或兴起于南方

▲弗吉尼亚人口密度:弗吉尼亚是美国最早建立殖民地的地区之一,8位总统来自于这个州。里士满距离华盛顿约148公里,是内战期间南方的首都所在地(距离华盛顿),也是南方黑人社会工商业最繁荣的中心城市,诺福克是全世界最大的军港。弗吉尼亚北部部分地区是华盛顿都市圈的一部分,联邦政府的部分行政机构设立在弗吉尼亚的费尔法克斯县

▲得克萨斯人口密度:得州历史上曾是新西班牙、墨西哥的一部分,也曾成为独立国家。目前是美国经济体量第二大的州,也是美国人口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州之一,甚至吸引了许多硅谷的企业迁移到这里,包括特斯拉、甲骨文等知名企业

▲佛罗里达人口密度:佛罗里达历史上是西班牙殖民地,这里也是美国面向拉美的门户,迈阿密被称为“美洲的首都”

▲佐治亚人口密度:佐治亚是南方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亚特兰大被视为“南方之都”,亚特兰大机场是目前美国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机场。由于亚特兰大经济发展后大量移民涌入,佐治亚近年来从共和党占据主导的“红州”逐渐变成摇摆州,2020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在此获胜

▲北卡罗来纳人口密度:北卡罗来纳是第一架人造动力飞机试飞成功地,1903年由莱特兄弟在此试飞成功。北卡罗来纳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但低调的州,首府罗利和达勒姆、教堂山三座城市形成了一个具有全球知名度的高科技三角区,夏洛特目前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银行业中心,美国银行总部位于夏洛特

▲路易斯安娜人口密度:路易斯安娜州是南方文化的缩影,融合了英国、法国、西班牙、黑人、印第安人等各方文化。路易斯安娜相当一部分白人的祖先来自法国(包括魁北克法语区),也是今天法语仍然在使用的美国州属,新奥尔良作为密西西比河出海口,曾长期是南方最大的港口,以及墨西哥湾沿岸的经济贸易中心,后逐渐被休斯敦、迈阿密取代

谁能代表美国,取决于什么是美国,南方所代表的那个“美国”,也同样被其他被视作更典型的“美国”所塑造。南方不断失落在更典型的“美国”所编制的宏大叙事中,寥寥数语做点缀,不仅被美国遗忘,也被世界忽视。

来源:地理历史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