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已进入小寒节气,寒冷的天气对于肠胃来说是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对于有慢性肠胃疾病的患者。在小寒、大寒的“三九”天气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肠胃?1月8日,我们跟着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四医院)两位医师学习如何预防肠胃疾病,防寒保暖温固阳气。
眼下已进入小寒节气,寒冷的天气对于肠胃来说是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对于有慢性肠胃疾病的患者。在小寒、大寒的“三九”天气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肠胃?1月8日,我们跟着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四医院)两位医师学习如何预防肠胃疾病,防寒保暖温固阳气。
肠胃注意保暖防止寒邪入侵
四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宋晓玲介绍,近期胃肠不舒服的患儿比较多,多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除天气变冷受凉之外,与患儿喜欢吃生冷的食物也有关。“近期,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传染性的患儿也多,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吃,一起生活,比较容易相互传染,此类患儿在门诊患者中占了一半。”
宋晓玲主任提醒,生活中要营养均衡,增强体质,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不要吃生冷的东西,特别强调不要吃冰冷的食物,瓜果蔬菜要洗干净,日常生活中注意勤洗手,因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等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小朋友喜欢用手拿东西吃,手的卫生尤其重要。
孩子生病后,家长一定要重视。就诊的患儿中,有些家长在小孩反复呕吐几天后才带去医院看医生,延误了治疗,严重时会引起脱水,还容易引起肠梗阻,因为肠梗阻导致住院治疗的患儿也不少。
1月5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中医专家提出,中医理论中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脾胃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小寒时节,正处于寒冷的阶段,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叫“小寒胜大寒”,所以在这个时节,养护肠胃是尤其重要的。
寒冷季节对肠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寒邪侵入身体,会导致肠胃气血运行不畅;另一方面是因为寒冷季节,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会食用一些高热量食物以御寒,就会导致脾胃功能的减弱和消化能力的下降。
对于胃肠的保护首先就是要保暖,特别是对一些本身就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必要的话可以用暖宝宝来温暖腹部,防止寒邪入侵。在饮食调养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寒冷的阶段,要避免一些过冷的食物或者饮品,可以选择一些温热的、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姜茶,粗粮、细粮搭配的营养丰富的粥类,这不仅能养护肠胃,同时也能提供足够的热量。
按压穴位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进入“三九”严寒天气,从中医角度来讲,也就进入了防寒和温阳保养的季节。
四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马钰婷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家用生姜泡泡脚。“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泡脚水的温度一定适宜,只能在39~40℃,不能超,而且时间不能过长,10~15分钟就行了。糖尿病患者的末梢循环感知很差,对水温的感知比较迟钝,有可能会一直想加热水,容易导致烫伤。所以,糖尿病老人不建议泡脚。”
此外,还可以通过按压穴位预防和治疗风寒,比如说流清鼻涕和打喷嚏、咽痒时,可以按揉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来缓解症状,能够起到防御作用。
“咽喉痛或不舒服时可以按天突穴,天突穴很好找,抬头,从下巴顺下来,脖子上有一处凹骨,这个地方按下去,按到酸胀痛才有效。”马钰婷主任介绍,脚上也有健脾胃的穴位,大敦和内庭这两个穴位就是专门温阳健脾胃的,按压内关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也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健脾胃,养后天之本,有益于延年益寿。
此外,进入“三九”严寒天气后,宜早卧晚起。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冻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在寒冷的冬季,太阳落得早,升得晚,阳气闭藏,人们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尽量早睡晚起。建议大家尽量在晚上10时前上床睡觉,早上7时后等待太阳升起,阳气升发时起床,避免熬夜。因夜间气温低,阴寒之气较甚,寒邪容易侵袭人体,损伤人体阳气。
来源:南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