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技术中心落地,丸美按下重组功能蛋白“快进键”

B站影视 2024-11-23 08:55 2

摘要: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更广阔的重组功能蛋白领域时,当前中国领先的重组胶原蛋白主要是以胶原蛋白片段为主,多元化、全结构、高活性的新型重组功能蛋白研发生产技术仍然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化发展面临多项关键性挑战。

重组胶原蛋白的成功,改变了中国化妆品原料和成分的传统叙事方式。

中国现代化妆品产业较欧美起步较晚,在技术积累方面相对薄弱,成分创新和原料自主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这也是中国美妆人心中的一大痛点。

三年前,丸美首次在行业提出“中国重组胶原研究领先世界”,到今天,重组胶原蛋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成分。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更广阔的重组功能蛋白领域时,当前中国领先的重组胶原蛋白主要是以胶原蛋白片段为主,多元化、全结构、高活性的新型重组功能蛋白研发生产技术仍然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化发展面临多项关键性挑战。

近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布了《关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与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的决定》。

作为国家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丸美是否可以与新技术研究中心一起,将重组功能蛋白产业发展推向新高度?中国重组功能蛋白的科研创新和技术突破是否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

01

重组胶原蛋白领先世界

重组功能蛋白亦不会缺席

从被质疑是“智商税”到获得“高精尖”技术的认可,从无法实现量产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到中国企业的产业化技术创新,中国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成功经验,到了需要重新解读的历史新时刻。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185亿元,预计到2027年,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1083亿元;放眼全球重组蛋白市场,2023年,全球重组蛋白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324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2036亿美元。

与此同时,目前全球重组蛋白(Recombinant Proteins)关键生产商有Bio-Techne Corporation、Abcam PLC、Merck KGaA、Miltenyi Biotec、Thermo Fisher Scientific、ACRO Biosystems、Sino Biological等,前六大生产商共占据约全球50%的市场份额。国际重组蛋白几乎被巨头所垄断。中国重组功能蛋白在市场规模、技术水平、品牌推广、产品转化、行业监管等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但这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业的成功,缩小了国内企业在重组蛋白产品技术、质量和规模等方面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

从1995年重组胶原蛋白首次完成实验室小试表达,到2000年中国科学家率先研发出重组胶原蛋白并开始产业化研究,近30年间,国内各大高校、企业,纷纷成立科研团队,配置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在基础研究和人才团队方面,为中国重组功能蛋白实现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关键基础。

2022年7月,为了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100周年最值得关注并突破了国外“卡脖子”限制的15项关键技术,而编写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里,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与超分子插层结构、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等14项关键技术并列,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也证明了国家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领先世界,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背后是中国众多高校、企业、科研团队付出了几近“一代人”的努力。

此次,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与丸美生物共建“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实现我国重组功能蛋白前沿技术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化创新融通发展开展重组功能蛋白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探索和建立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新产品产业化、质量安全评价、应用及科学传播、行业高技术人才培养于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升我国重组功能蛋白全球核心竞争力。

中国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领先世界,相信未来在重组功能蛋白领域同样也不会缺席。

02

推动重组功能蛋白发展

丸美合成生物学再进阶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丸美走的每一步,都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2021年,丸美正式完成了“全人源胶原蛋白”从实验室走到了实际应用阶段,并推出了双胶原系列产品;2022年,丸美建立重组胶原蛋白“产学医研检”一体协同化平台,创新重组双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2023年,丸美联合多国院士专家发布《重组胶原蛋白国际院士专家共识》,在重组胶原蛋白应用的持续突破,推出医疗器械产品;2024年,丸美发布“二代丸美重组双胶原蛋白”研究成果,并受国家工信部委托,主导制定《重组可溶性胶原》国家行业标准。

丸美一直以皮肤科学和生物科学研究为基础,拥有超强的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系统,可实现核心原料、创新技术的研究闭环和转化应用。更重要的是,丸美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对重组功能蛋白原料的研究与运用进行布局。

目前,丸美拥有5大科研中心,16个科研小组,30个细分实验室,超42所合作科研机构,可以将研究成果实现快速转化,提高中国重组功能蛋白的市场竞争力;另外,通过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重组功能蛋白的整体水平,进而提升中国在全球重组功能蛋白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重组功能蛋白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

丸美在企业内部已经完成了重组胶原蛋白、重组弹性蛋白的稳定生产和产品转化,并同步在推进重组纤连蛋白、骨膜蛋白的研发与运用。在重组功能蛋白领域,丸美累计申请专利98项,围绕重组胶原蛋白申请专利25项,获得授权专利 7 项。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会长冯志合在谈及为什么会选择丸美作为依托单位时也提到:作为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头部企业,丸美一直以来都展现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与不懈追求,在生物技术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并在重组功能蛋白技术开发、产业化发展与科学推广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加速了重组功能蛋白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进程。

这即是说,尽管中国在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积累和重组功能蛋白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方面的基础较为稳固,在可用于健康和美容事业的重组功能蛋白的生物合成、工艺研究和产业化方面,推进重组功能蛋白在美与健康领域发展的起点并不低。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的建成,将有助于推动中国重组功能蛋白产业的发展进程。

03

重组功能蛋白产业

丸美或将继续引领

从重组功能蛋白市场来看,近两年该领域获得科研突破并开始进行成果转化的企业并不少。重组人源弹性蛋白、重组纤连蛋白、重组胶原蛋白肽、重组多肽等都已经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被应用于各大品牌的新品之中。

但绝大部分企业,或以上游原料成分供应商,或以下游产品应用品牌商的角色呈现。相比之下,丸美是国内在重组功能蛋白领域领先达成从研发到产品转化的全链路的品牌之一。

在部分重组功能蛋白原料领域,丸美已经实现了全链路自研自产,组建了皮肤科学、细胞生物、功能蛋白、生物发酵、检测评价、模式生物、工艺研究等多个关键技术研究平台;成立了配备高密度生物发酵系统、分离纯化系统等多元化生产设备的自有功能活性蛋白中试生产基地,可实现单次发酵5吨级,常规月产酵母发酵液10吨的量产能力。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胶原小金针,2023年销量达到了107万+,全年GMV超2亿;以重组弹性蛋白为核心成分的弹弹弹眼霜,畅销市场16年,累计销售超1000万支;以六重胜肽为核心成分的小红笔眼霜年销售300万支。并通过自媒体平台、官方媒体、产品成分种草、直播间讲解、达人科普等全方位、多渠道普及消费者对重组功能蛋白成分的认知。

同时,丸美连续举办四届重组胶原蛋白抗衰老论坛,发布多项最新研究成果,并积极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探讨重组功能蛋白的研发技术、趋势方向及行业动态,推动重组功能蛋白的创新性和高质量发展。

丸美在重组功能蛋白领域可以选择更为稳健的两条腿走路(原料研发、产品转化),不断加码基础研发为其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叠加品牌在渠道上积累的优势,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重组功能蛋白的产品和应用场景不断多元化,原料供应商和品牌商加速入局的背景下,群雄纷争的阶段也将很快呈现,拥有重组功能蛋白全产业链优势必然是更好的叙事方式。

2024年,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或将成为丸美未来在重组功能蛋白领域持续领先的新起点。

来源:C2CC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