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近期,感冒、流感患者显著增多。人们常出现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部分还伴有鼻塞、流涕、呕吐等,严重影响生活与健康。在学校、职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病例更是接连不断。不仅让孩子活力全无,更让父母满心焦急......
新近期,感冒、流感患者显著增多。人们常出现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部分还伴有鼻塞、流涕、呕吐等,严重影响生活与健康。在学校、职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病例更是接连不断。不仅让孩子活力全无,更让父母满心焦急......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 99%以上为甲流。
专家提醒:万万不能掉以轻,尤其儿童、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多个疾病防护机构,纷纷发出流感健康警示,提示各地居民要注意保护自己和家人。
图片来源:中国流感流行情况概要(截至 2024 年 12 月 29 日)
那么,甲流到底是什么?跟感冒又有什么区别呢?如何预防?一起来看看。
甲流是什么?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它有四种亚型,甲流是它的其中一种:
· 甲型(A 型):
易变异,跨物种作战(人类和动物),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 乙型(B 型):
乙型流感也可以引起季节性流行,通常只影响人类。
· 丙型(C 型):
可感染人、狗、猪,仅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散发病例,一般不会引起流行病。
· 丁型(D 型):
主要感染猪牛,尚未发现感染人类。
甲流跟感冒有什么区别
甲流如何预防
预防甲流需多管齐下,从增强自身抵抗力、切断传播途径等方面入手,以下是具体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这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每年的流感疫苗会根据预测的流行毒株进行更新,建议在流感季来临前,尤其是 9 至 11 月,6 个月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应接种。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等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尤为重要。日常防护: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学校、商场、医院等地,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飞沫传播。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且要注意正确佩戴,确保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 20 秒,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若没有流动水,也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清洁双手。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与他人保持至少 1 米的社交距离,降低感染风险。
环境通风:居家、教室、办公室等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 2 至 3 次,每次 20 至 30 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室内的聚集。
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均衡膳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西兰花等,适量摄入肉、蛋、奶,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适量运动:每周坚持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的抵抗力。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儿童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如 3 至 5 岁儿童需 10 至 13 小时,6 至 12 岁儿童需 9 至 12 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补充脾氨肽提高免疫力:脾氨肽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给人体免疫细胞提供营养,让免疫细胞比如丁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更有活力,对抗病原体的时候更有攻击力。多项研究表明,补充脾氨肽后,儿童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病频率会降低。它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更快地从疾病中恢复,缩短病程。高危人群防护: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等易发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除上述措施外,还需更加注意。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流感流行季节,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参考文献
[1]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49/202501/P020250102412903696017.pdf
[2]https://www.health.harvard.edu/diseases-and-conditions/why-does-the-flu-cause-body-aches
[3]https://news.llu.edu/health-wellness/why-do-muscles-joints-ache-during-flu
[4]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media/files/health/11flumythsinfographic.pdf
来源:教您养出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