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城区首现濒危海草床

B站影视 2025-01-09 10:11 2

摘要:在霞山观海长廊,当潮水退去,隐约可见海面下一片绿色向远方延展,那是连绵的海草。拨开海草细细瞧,底下“宝贝”真不少:海螺、蟹、贝……岭南师范学院的老师李单凤正拍照记录下海草的最新状况。

浒苔之下生长着连片的贝克喜盐草。

贝克喜盐草的叶片非常小。

调查员使用RTK定位仪记录位置信息。

外形看起来就像一棵小豆芽的贝克喜盐草。

筛洗过后留下的海草。

定位仪上记录着海草样方的具体位置。

样品盒里装满了在海草床下收集的底栖生物。

在霞山观海长廊,当潮水退去,隐约可见海面下一片绿色向远方延展,那是连绵的海草。拨开海草细细瞧,底下“宝贝”真不少:海螺、蟹、贝……岭南师范学院的老师李单凤正拍照记录下海草的最新状况。

海草床又被誉为“海底草原”,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既是海洋生物的乐园和孕育的产床,更是地球重要的碳库,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湛江海域的海草床主要分布在各海湾,如企水湾、流沙湾、海安湾、雷州湾和水东湾等,共计16个分布区(点)。

2024年底,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岭南师范学院联合调查团队顺利完成了年度湛江市海域海草资源调查。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湛江市海域海草床的总面积约为965.54公顷。雷州半岛平静的海面下,一片“绿洲”正在崛起。

●文字:邓安祺 摄影:杨川

A.能力出众的“捕碳者”

“大家动作要快点,潮汐涨得快,我们得赶在潮水漫上沙滩前完成任务。”早晨7时30分许,晨光划破天晓,海面上的雾气开始消散,滩涂上出现了一群忙碌的身影——李单凤与学生拉起一条长百米的样带绳,准备开展新一季度的海草采样工作。

“眼前这一片绿的都是海草吗?”

“上面的是藻类植物,以绿藻浒苔为主,被它们覆盖的才是海草。”同行的调查员回答道,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往往会把在海滩看到的海藻当作海草,像大家生活里熟知的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其实这些都属于海藻。

而真正意义上的“海草”,则与陆地上的草相同,具有根、茎、叶、花等器官,根部会扎根海床来吸取养分……调查员边介绍边用手轻轻将覆盖在海草上的浒苔拨开,一株株海草显露真容。

受潮汐波浪的影响,海草在浅蓝的海水中摇曳起舞,它们细长的身姿时而聚拢,时而散开,如同一群温柔的“舞者”,仿佛在邀请过往的鱼虾贝类一同加入这无声的狂欢。

作为地球上唯一一类可以完全在海水中完成开花以及萌发的被子植物,连片成“床”的海草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繁衍场所,同时成为海洋“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

有资料显示,海草床贮存碳的效率比森林高90倍,具有水质净化和调控功能,是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研究表明,海草床的保护和恢复还可以显著提升渔业资源量。

而要准确摸清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生长状况,最原始但也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徒步进入海草床生长区域进行“丈量”。

泥泞的滩涂并不好走,调查员的步子像开了0.5倍速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地扑棱着前进,浅的地方淤泥会盖过脚面,深的地方几乎没过高筒靴的最高点。

经过“长途跋涉”,眼前可辨认出的海草,也从零星几株、十几株变成几十株,再变成这一片、那一片,最后环抱在延伸着看不到边际的远处。

“长得特别密,1平方米甚至能达到上万个直立茎。”这片区域的海草分布密度让在场的人都很惊喜。

随即,一名调查员手持RTK定位仪记录位置信息,另一名调查员则将样方框随机丢在滩涂上,用铲子把选中的样本采集起来,再交由第三人用海水把里面的泥筛出来,最后才能把海草挑出来存样。

螃蟹、沙虫、泥丁、螺……在将草样和泥土分离的过程中,调查员从采集的沉积物里收获了不少底栖动物,这些小动物被放入75%的酒精中进行固定,等待送回实验室后作进一步鉴定。

众里寻“草”千百度,在开展项目调查工作中,调查员们也收获了意外惊喜,发现了湛江海域新增海草床分布点——湛江市霞山区观海路海草床。值得一提的是,该海草床还是濒危海草贝克喜盐草的分布点,面积约1.8公顷。

B.“活恐龙”安家市中心

“你看,它像不像一棵豆芽?”调查员将筛选出来的海草放在手心展示,这就是贝克喜盐草,它的叶片都比较小,且不同的季节生长状况不一样,如果不细看的话,都特别难寻觅到它们的踪迹。

据介绍,贝克喜盐草为水鳖科喜盐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盐生植物,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海草植物中最古老的两个世系之一,因此也有“活恐龙”之称。

由于在全球范围内贝克喜盐草野生种群较少,且容易受到飓风和海浪等自然事件、虾塘养殖、船舶锚泊及移动、赶海等人类活动的侵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易危等级,是世界十大濒危海草之一。

“能在市区中心发现这样的濒危物种,实属不易。”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杨锋将来龙去脉缓缓道出。成片的贝克喜盐草在霞山观海长廊红树林栈道附近落地生根,或许是多年前的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

2018年,正值霞山观海长廊红树林栈道修建之际。“当时借着修建栈道的机会,我们就尝试着开展‘种草’工作,从雷州流沙湾移植了一些海草过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进行过特别的管护,没想到最近开展调查,这里的海草已经长起来了。”杨锋语气中带着兴奋。

据调查,观海路贝克喜盐草海草床为单优势种海草群落,该群落外缘分布的是红树林,主要有桐花树、秋茄树和无瓣海桑三个物种,海草群落内除偶见的藻类植物浒苔外,仅发现贝克喜盐草一种海草植物。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辨识,李单凤用海水把海泥洗净,贝克喜盐草的完美身形展现在面前,“看,这是雌蕊,这是雄蕊,长势很旺。”

无独有偶,在坡头区南三岛上,调查人员也发现了贝克喜盐草的踪影。

“南三岛的海草床也是以贝克喜盐草为优势种的海草床,分布面积的大小和观海路海草床差不多。”李单凤介绍说,海草又被称为“生态哨兵”,濒危海草能在湛江多地生根发芽且长势喜人,侧面也说明这里的水质更适宜海草生长。

2024年7月,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消息称,2024年1-6月,湛江市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优良,水质优良比例100%。“市区新增海草床的发现,为研究城市化地区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到海草这一个小众领域。”李单凤表达了她与团队的心愿。

“同学们,别看这是一株小小的海草,但是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以及全球气候而言,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去年10月,一场兼具趣味性、实践性、科普性的户外实践公益课在位于霞山观海长廊红树林栈道举行。

作为《走进雷州湾》公益活动的“首秀”,此次活动以“探秘白海豚 邂逅喜盐草”为主题,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加深了公众对海洋生态环保工作的认知和了解,激发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的理念意识,让更多热爱海洋的市民有机会参与到海草保护工作中来。

C.守护海洋的“发际线”

目光转向广袤无垠的流沙湾海域,冬季的大海与夏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情。微风轻拂,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海面上,显得格外灿烂。流沙湾海域属亚热带浅海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草也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湛江市是中国大陆海草资源最丰富的地市,在遂溪、廉江、雷州、徐闻等近岸海域均分布着不同面积的海草资源,其中,位于南部的流沙湾海草床是湛江境内面积最大的海草床。

资料显示,流沙湾的海草床是以喜盐草为优势物种的海草床,海草植物物种最丰富,共2科2属4种植物,分别是水鳖科喜盐草属的喜盐草、贝克喜盐草、小喜盐草和丝粉藻科二药藻属的二药藻,其中喜盐草分布面积占海草床总面积98%,为该海草床的绝对优势物种。

因海草生长在海水下,当海水褪去才能清晰看到它们的全貌,所以海草调查工作必须在最低潮时进行。

“濒危海草贝克喜盐草仅分布在该海草床的高潮带边缘区域,海草床调查深受潮汐变化的影响,其作业窗口期通常比红树林调查还短,每个月可能仅有三四天时间是合适开展调查的。”李单凤如是说。

为确保现场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调查员们紧抓各个作业窗口期,经常在凌晨四五点起床,在天微亮时到达海草调查区域作业。布样带、设样方、取样品……按照海草床的分布特征,大家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确保外业调查科学合理。

“海草床属于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张颖长期从事海草床研究工作,她指出,大部分海草床面临着附近居民围网捕鱼、挖贝耙螺、海域内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等人类活动的威胁,从而引起海草床的退化。因此,海草床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其实早在2003年,针对海草资源的保护,湛江市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海草自然保护区——湛江雷州海草县级自然保护区,后整合优化为湛江雷州海草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海草分布、海洋功能区划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已将一些海草床分布区划入了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其中明确了海草床生态红线区管控措施。”湛江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补充道,保护现有海草资源及其生态系统,并加强对受损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修复等都属于管控措施。

“开展踏查时,我们也随机采访了当地渔民和市民游客,原来还有不少人不知道这些是海草,所以在赶海过程中才会误伤它们。”李单凤表示,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愿其实不弱,除了管控措施,科普教育也应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

正午时分,太阳高悬,当天的调查工作已接近尾声。李单凤随手拿起一棵成熟的海草,兴奋地展示里面蕴藏的花苞,“这很像丰收的麦穗,一个花苞就有4粒种子在里面交错生长。”

这意味着,如果时机成熟,可能一场潮汐或者大风,它就会被带到更远的海域扎根、生长,新的生命又开始不断播种孕育,进而带动更广阔海域的生态修复……

■动向

摸清海草床

底栖生物“家底”

冬日的雷州半岛,天高云淡,大海深邃而静谧,潮间带肆意生长的海草床,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1月2日清晨,正值大潮落下,笔者跟随岭南师范学院的海草床调查团队来到了霞山观海长廊,准备开展一次海草床底栖生物多样性调查,深入研究贝克喜盐草的生境。

据介绍,为了揭开海草床底栖生物多样性的神秘面纱,调查队监测项目包括了海草群落类型、种类组成、盖度、直立茎高度、茎枝密度、生物量、繁殖情况,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体长、体重,沉积环境中硫化物、有机碳、粒度,水环境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营养盐等情况。

走下海堤,笔者逐渐看清了眼前这片滩涂,潮水退去后的滩涂热闹极了,红树植物的根部露出来,海草的叶子在“呼吸、吐纳”,招潮蟹、弹涂鱼纷纷出洞……见此情景,团队的调查员抓紧布设好样带开始取样。

海草床是相邻且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的天然过滤器。据介绍,海草植物可以在水流通过海草床时减缓其流速,使颗粒物沉降在海草床底层,水中的悬浮颗粒物也会被过滤并附着在海草叶片上,再通过新陈代谢活动,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改善海洋水质环境。

海草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资料显示,大概半个足球场面积的海草床,就可以容纳4万条鱼和5000万只小型无脊椎动物。此外,海草床也是许多海洋食草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被誉为“海洋生态系统工程师”。

“挖样方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底栖动物的体型一般较小,别把它们弄伤了。”在岭南师范学院老师李单凤的指导下,学生们用铁锹向下一铲、一抬,重复多次,不一会儿,一个大筐就被装得满满当当。

黑口拟滨螺、拟箱美丽蛤、弧边招潮蟹……李单凤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在样方里发现的底栖生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物,多数仅一个拇指大小,却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后,大家蹲在一条小水沟旁,开始用海水反复筛洗样方,经过整整两个小时,团队的每个人早已满头大汗,大家终于将3大筐淤泥,精简为7个样品瓶里的底栖生物样品。

打开其中一个样品瓶,笔者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小动物:招潮蟹、沙蚕、泥螺、弹涂鱼……学生逐一展示,只见幼蟹浑身晶莹剔透,挥舞着钳子,显得格外活泼。

“海草床的生境调查需要长年累月持续跟踪,今天调查的底栖生物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每季度都会来一趟,记录海草床的四季变化。”在调查的最后,李单凤告诉笔者,未来,岭南师范学院希望可以推动“种草”行动在湛江落地,为区域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功能提升效果评估等提供多种可能。

来源:鸿的科学观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