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热门的微小残留病灶(MRD)到底有啥用?

B站影视 2025-01-09 11:42 3

摘要:原创 80后菠萝博士 菠萝因子文 | 菠萝(一)最近有个朋友找我咨询,他爸爸刚确诊2期肿瘤,医生建议的方案是手术+8个周期化疗。他爸爸很怕化疗,问能不能少做几次?医生说,指南建议是8个周期,做少了效果不好,容易复发。但他到底做几个化疗周期最好,医生其实并不知道

原创 80后菠萝博士 菠萝因子文 | 菠萝(一)最近有个朋友找我咨询,他爸爸刚确诊2期肿瘤,医生建议的方案是手术+8个周期化疗。他爸爸很怕化疗,问能不能少做几次?医生说,指南建议是8个周期,做少了效果不好,容易复发。但他到底做几个化疗周期最好,医生其实并不知道。或许他癌细胞容易耐药,8个周期根本不够,回头还会复发;或许他癌细胞对化疗很敏感,2个周期就够了,多余化疗纯属增加副作用;又或许手术已经把他癌细胞都切干净了,根本不需要化疗。没有上帝视角,该怎么决定呢?真实世界里,医生通常会用指南推荐的“标准方案”。指南里都是临床试验成功的方案,按照它来做,不会差到哪儿去,比瞎治强多了,但对个人,并不意味着总是最好的选择。“标准方案”是参考,守住的是治疗底线,但不是上限。指南来自成功的临床研究,“标准方案”是对一群患者而言,平均的最佳疗法之一,但问题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平均病人”。就像要请一群山东人吃饭,主食的“标准方案”肯定是馒头,整体不会跑偏。但具体到某一个山东人,最佳主食是哪个,就很难讲了。米饭、面包、面条、甚至这人压根不吃主食都有可能。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癌症患者。中国每年400多万患者,就是400多万种不同的癌症。理论上,每个患者都应该定制个性化治疗,但显然不现实。选择对某个患者的最佳疗法,对医生而言,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医生一般是在“标准方案”指导下,根据自身经验做调整,在治疗不足和治疗过度之间谨慎地寻找平衡。这就是肿瘤治疗的难点所在。我妈妈当年乳腺癌就是这样,本来医生建议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化疗+放疗,但阴差阳错之下,她错过了放疗机会,根本没做,但结果毫无影响,现在已经康复20年了。回头看,很显然不做放疗对她才是最好的选择。患者经常有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早期患者,手术切得很干净,统计上说90%都治愈了,那怎么知道我是那90%,还是那10%?中期患者,手术很成功,还要不要做满化疗和放疗?做吧,担心副作用太大,不做吧,担心复发,后续更麻烦。晚期患者,用新型免疫药后,效果很好,肿瘤完全消失了。能不能停药?停吧,担心复发,不停吧,担心副作用,也担心越来越瘪的钱包。如何能找到对患者最好的个性化方案?最重要的就是寻找更客观的预测指标。最近几年,微小残留病灶(英文缩写MRD,Minimal Residual Disease)检测的突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这是现在很热门的前沿概念,如果你现在还没听过这个词,以后肯定会听到,今天就聊聊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哪怕复发,MRD也能提前发现。这次研究中,对于复发患者,MRD 检测可以比影像提前近一年发现,最早的一个患者提前了超过3年!复发肿瘤在影像上被看到,细胞数量已经不少了,如果能提前1~3年发现,那治疗起来肯定更容易,就像一个黑社会还没成型的时候,瓦解起来更简单。肠癌里面研究也有类似发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代号为DYNAMIC的试验证实,MRD可以指导2期肠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手术后MRD持续阴性的患者,即使不化疗,3年无复发生存率也高达92.5%,这个数字比MRD阳性、接受过化疗的患者还要高。未来,对于MRD持续阴性患者,减少治疗强度,降低副作用,是大势所趋。(四)另一个患者常常面临的问题是:如果抗癌新药效果很好,肿瘤消失了,到底需要用多久?停药吧,害怕复发;一直用吧,钱包受不了,何况还有副作用。PD-1免疫药指南推荐用2年,我一般也是这么建议。但显然这是人为规定的数字,凭啥不是23个月或者25个月?对吧。我们知道,肯定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用2年,因为现实中很多人因为副作用太大,或者是钱不够,都没有用满,肿瘤也并没有复发。但怎么知道停药是不是安全?以前不敢冒险,都是尽量用两年再说。但最近有临床研究发现,如果MRD检测持续阴性,就可以考虑提前停药,后续复发风险很低。靶向药也是类似情况。中国肺癌大咖吴一龙教授的团队最近发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对比了60例用EGFR靶向药效果非常好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他们看起来都一样,用药后都达到了完全缓解,影像学看不出问题,肿瘤标记物也正常,做了一次MRD检查也是阴性。这个研究的目的是回答两个关键问题:1.他们能停药吗?2.如果停药后复发,再用药还有用吗?事实证明,这群看起来一样的患者,其实有三类:第一类患者停药后真的一直没事儿,一直MRD阴性,停药是明智选择。第二类患者停药后很快MRD就转阳了,说明他们最高危,不能停药,甚至应该考虑加药。第三类最有意思,他们介于前面两者之间,停药后短期没事儿,但过一阵子MRD或肿瘤标记物就转阳了,肿瘤出现复发。患者和患者确实是不同的。下一个重要问题:停药后复发的患者,再用药效果还会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复发患者重启靶向药治疗后,依然有高达96%的患者肿瘤再次显著缩小,有一部分患者又实现了完全缓解。从这个研究看起来,根据MRD情况来决定停药与否,是个更好的选择。如果MRD阴性,就可以考虑停药,并持续监控MRD,如果一直阴性,就不用担心,如果啥时候出现阳性,就再次用药。还需要更大规模研究来重复这个结论,如果成功,我们就离把癌症真正当慢性病管理又近了一步。这个思路并不新鲜,我们管理糖尿病和高血压就是这样:如果血糖或血压超标,就用药。如果改变生活习惯后,血糖和血压恢复正常,那就可以停药。回头如果又高了,再吃药控制。血糖和血压能这么做,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好的持续检测手段。以前癌症没法这么做,是因为检测水平不行,随着MRD技术的成熟,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既不希望大家盲目地一直吃药,觉得自己永远是患者,也不希望大家盲目地停药,觉得自己啥事儿没有。(五)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在实体瘤中的应用探索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挑战。比如,它现在并不适合所有癌症,主要因为有些肿瘤释放到血液里的突变DNA很少,所以检测很困难。另外,MRD技术本身还在优化和发展中,现在行业内公司使用的技术有所不同,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最好,争议肯定还会继续,相信最后还是临床效果好,性价比高的方案胜出。MRD广泛应用的一个障碍是费用。现在它还很贵,做一次数千元,如果长期定期监控,经济负担着实不小。不过随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价格肯定会下降。不管怎么样,微小残留病灶MRD这件事儿本身的意义无需置疑,对癌症精准治疗意义重大,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广。期待更多研究结果,也期待更可及的价格。致敬生命!致谢:感谢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对本文的建议和审核。*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参考文献:1. Serial Postoperative Circulating Tumor DNA Assessment Has Strong Prognostic Value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JCO Precis Oncol. 2024 Apr:8:e2300456.2. Circulating Tumor DNA Analysis Guiding Adjuvant Therapy in Stage II Colon Cancer. N Engl J Med 2022;386:2261-22723. Circulating Tumor DNA-Guided De-Escalation Targeted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Oncol. 2024 Jul 1;10(7):932-940.4.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as a target for liquid biopsy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urs. Nat Rev Clin Oncol. 2025 Jan;22(1):65-77.原标题:《一文说清:热门的微小残留病灶(MRD)到底有啥用?》

来源:健康贴心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