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多样性教育聚焦绿色发展,切实彰显和深度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既涵盖生物、生态等自然科学领域,更突破性地延展至哲学、经济学和国家安全学等多领域。随着乡村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持续深入和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已跃升为积极主动应对这一转型趋势的必然要求,成为精
生物多样性教育聚焦绿色发展,切实彰显和深度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既涵盖生物、生态等自然科学领域,更突破性地延展至哲学、经济学和国家安全学等多领域。随着乡村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持续深入和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已跃升为积极主动应对这一转型趋势的必然要求,成为精心培育乡村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内容。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有助于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理念转变。
生物多样性教育包括遗传多样性教育、物种多样性教育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教育等,有助于人们转变乡村经济发展理念。
遗传多样性教育,播撒乡村经济发展新“种子”。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种子”创新,不仅离不开耳熟能详的乡村种业,更离不开乡村发展所必需的创新人才“种子”。乡村的遗传多样性教育并非局限于理论性的生物遗传学知识传授,而是基于乡村发展实际需要开展的以农业种质资源多样性为核心的实践教育,其使命是让村民“悟种重,晓植优,用科耕”,实现从“靠天吃饭”到“用天吃饭”的思维转变,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物种多样性教育,守护乡村经济发展大安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多维度的安全保障紧密相连。粮食安全能确保乡村的稳定供给,生产安全能为各项产业筑牢根基,食品安全关乎民众健康福祉,生态安全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人身安全给予村民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些都是支撑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物种多样性教育帮助村民从基本原理认识到人与自然、物种的基础规律,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坚定信念。通过教育,能够从源头上避免村民因不当接触野生动物而遭受伤害、为了短期效益而抛弃地方品种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乡村也会随之在安全稳定的环境里,借助物种资源优势,发展多样化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多样性教育,开发乡村经济发展快循环。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乡村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子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经济逐渐向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领域融合发展,产业类型不断丰富。这一转型虽然为乡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但也要求有关方面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系统多样性教育明确了经济活动需要遵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帮助村民更好地理解生态本身就是经济等理念。
促进乡村生态经济双丰收。
生物多样性教育还会为乡村生态和经济发展带来明显促进作用。
普及生态产品价值教育,领航乡村特色产业转型路。生物多样性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不仅在土壤保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生态支持,其衍生出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多种产业模式也为乡村创造了额外经济来源。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存在阈值,过度开发将导致不可逆的生态退化,严重阻碍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生态产品价值教育的重要性恰好在于,通过严谨的价值量化和理论阐释,将抽象生态概念与具体经济价值紧密关联,使村民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生态资本的有限性和珍贵性,认识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继而使村民自觉转向绿色生产,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高效转化。
构建生态创新与创业思维培育体系,驱动乡村经济新引擎。构建生态创新与创业思维培育体系,核心在于革新思维,以创新精神为指引,以创业实践为导向,打破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壁垒,形成两者相互交融、协同共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此,有关方面要秉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精准定制、分层分类的培育策略,为知识相对匮乏、能力较弱的村民,提供基础农业技术培训和创业启蒙课程等,助其掌握实用技能、树立创业信心;为有一定知识技能的村民,开设生态农业创新和农产品电商运营等进阶课程,提升其创新和创业能力,从而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乡村文化遗产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软实力支持,而乡村生物多样性水平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紧密关联。传统村落的整体架构、空间布局和景观遗迹的留存状况,均高度依赖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文化中具有强大生命力,不仅代表着乡村的历史传统,还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精神世界。有关方面要系统深入地开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全方位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深度激发其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形成乡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达成精神富足与物质充裕的协同共进,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拓宽乡村经济增收渠道。
生物多样性教育有助于拓宽乡村经济增收渠道。
教育兴农,建设乡村生态产业品牌。品牌是一种深层的文化符号,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消费者对品牌的考量,超越产品实用功能,延展至情感共鸣、价值契合和文化归属领域。乡村的生态资源丰富且具有文化精神内核,基于生物多样性教育的品牌塑造将进一步挖掘一系列潜在的高价值生态产品,融合文化、物质领域,形成品牌特色优势和差异化竞争力。传递品牌背后的生态理念、文化信念和社会责任担当,有助于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共进、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
政企助农,形成引领创新的人才格局。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人才息息相关,既需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更应重视本土人才的深度转化。本土人才深植于乡村土壤,对乡村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和社会关系网络等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借助系统的乡村生物多样性教育,村民能够逐步形成与时俱进的思维,在政府政策引导与企业发展机遇的双重助力下,以新技术、新创意为农业产业注入新活力。
文化强农,打造“乡村遗产文化+”多样态创新平台。乡村遗产文化作为乡村差异化的重要体现,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乡村文化多样性与现实生物多样性发展内在契合、相互交织,构成乡村独有的复合生态和文化体系。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遗产文化,有关方面需在生物多样性教育基础上,构建多样态文化创新平台。首先,文化与科技同行,利用数字技术采集存储乡村遗产文化大数据,保护和活化利用乡村遗产文化。其次,文化与产业融合,充分考量生物多样性因素,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先行的产业模式,重点建设智慧农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准决策、远程调控、实时问询和全域联网,使农业管理更高效、生产更便捷、沟通更及时、协作更流畅,有力推进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推动乡村管理一体化,实现乡村经济绿色发展。最后,加强乡村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建立乡村文化传承人制度,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爱农、懂农、务农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德胜系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晨冉系吉林省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088]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9日 第05版
作者:高德胜 顾晨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