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 “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当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生成,并供应到全身各处,疾病便无藏身之地。
有句话说,“脾经畅通,重病难上身”,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 “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当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生成,并供应到全身各处,疾病便无藏身之地。
其次,湿浊是许多疾病滋生的土壤。而脾属土,土能克水,从而可以调控人体水液的代谢,进而防止湿浊的生成。
所以说,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就是让脾强壮起来。除了饮食,我们还可以随时随地按揉我们的脾经。
今天我就分享5个特效穴,补足气血,健脾益气,让你少往医院跑!
1.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具有生化胃气、健脾燥湿的功效。刺激此穴位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功能,对于胃痛、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2. 气海穴
气海穴是我们身体补元气的第一大穴,对于大病后元气亏虚,或者长时间腹泻导致的中气下陷、肛门脱垂等情况,以及女孩子月经过多、血崩漏下导致的气血大亏等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位置: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5寸处,前正中线上。
按摩方法:先用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的位置,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轻轻地按揉100—200次。再换用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继续按揉100—200次,按揉至有热感。
3. 脾俞穴
脾俞是脾的背俞穴,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通过艾灸或按摩此穴,可以直接影响脾脏的运作,增强其消化及吸收能力,对慢性疲劳等症状有所缓解。
位置: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可用双手掌根或拇指指腹按揉,每次5-10分钟,每天1次。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4. 合谷穴
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合谷穴是其原穴,是手阳明经气血聚集之处,对全身气血调节的影响非常大,具有舒筋活络、温经止痛、调和气血、安神镇定等诸多功效。
位置: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早中晚各3次。多按效果更佳。或是以木制或牛角制按摩棒按摩效果亦佳。
5. 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化湿、补益肝肾的功效。按摩该穴位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对女性月经不调有辅助作用。
此外,它还能健脾利湿、祛湿消疹,帮助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排出体内的湿气。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顺时针按揉,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
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讲究辨证医治,文中用药仅作参考,切勿盲目跟风用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我是中医脾胃内科何婉婉医生,从事脾胃相关临床工作20多年了,我希望能够用我的经验,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来源:脾胃何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