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长虹教授:2024年度肿瘤与麻醉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B站影视 2025-01-08 13:14 3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肿瘤与麻醉的相关研究日益成为推动患者治疗精准化和术后恢复优化的关键力量。本年度,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麻醉在肿瘤治疗中作用机制的认知,同时也为肿瘤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从麻醉药物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肿瘤与麻醉的相关研究日益成为推动患者治疗精准化和术后恢复优化的关键力量。本年度,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麻醉在肿瘤治疗中作用机制的认知,同时也为肿瘤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从麻醉药物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到麻醉技术在肿瘤手术中的创新应用,再到肿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的完善,以及麻醉新药对肿瘤预后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共同推动了肿瘤与麻醉领域的协同发展。

本文旨在梳理和总结2024年肿瘤与麻醉领域的核心研究进展,聚焦于该领域内备受瞩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若干关键点,探讨这些发现如何影响临床实践,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指南共识更新发布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外多个权威学术机构对肿瘤与麻醉的相关指南进行了更新。这些更新主要围绕患者术前评估、麻醉方式选择、术后镇痛及康复治疗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实用的操作建议。如《食管癌手术加速康复策略麻醉专家共识》,这份共识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与肿瘤学组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主要涵盖了食管癌手术的加速康复策略。共识中提出了术前教育、营养评估、个体化禁食和液体限制、新辅助治疗后的最佳手术时机以及多学科团队(MDT)合作模式等建议。术中管理方面,强调了优化麻醉策略、维持液体平衡、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等的重要性。术后管理方面,则强调了充分镇痛、预防血栓形成、尽早恢复活动、早期拔除鼻胃管和引流管等的重要性。此外,《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特别提到了与吸入麻醉相比,全凭静脉麻醉(TIVA)可能在降低癌症转移/复发风险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潜在获益,可考虑在临床试验的条件下为肿瘤患者使用TIVA。这表明TIVA在肿瘤患者的麻醉管理中可能具有优势,尤其是在改善肿瘤预后方面。总体而言,这些指南共识的更新发布,为麻醉与肿瘤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麻醉管理建议,有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和长期预后。

二、区域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手术作为实体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其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基础研究及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椎管内麻醉、躯干神经阻滞技术和周围神经阻滞在内的区域麻醉被认为可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保护免疫功能,从而可能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然而,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例如,丹麦一项针对近60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采用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癌症复发率或死亡率方面并未观察到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部分基础研究的结果相悖,后者认为区域麻醉能够减少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此外,另一项样本量最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可能治愈的原发性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分为区域麻醉镇痛组(如椎旁阻滞联合TIVA)和全身麻醉组(如七氟醚维持和阿片类镇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复发率并无明显差异。这进一步增加了该领域的争议性。2024年1月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Lost in Translation: Failure of Preclinical Studies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Effect of Regional Analgesia on Cancer Recurrence》。该综述深入探讨了区域镇痛对癌症复发影响的相关研究,并揭示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应用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文章指出,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之间存在几乎完全脱节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基础研究过于机械化和基于简化模型,导致基础科学家和临床研究者低估了各种基础研究模型的局限性,从而形成了区域麻醉能减少癌症复发的错误假设。我们未来应当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联系、优化基础研究模型、注重临床试验设计来实现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的有效转化。因此,尽管区域麻醉在基础研究中显示出对癌症复发的潜在益处,目前尚无定论表明区域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具有绝对优势。未来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探讨区域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并不断优化麻醉管理策略以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三、麻醉药物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

在肿瘤手术麻醉领域,关于吸入麻醉药与静脉麻醉药的选择一直存在持续的争议和讨论。最新的研究结果也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个体差异、手术类型、围术期管理等。未来仍然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来验证不同麻醉药物对肿瘤预后的影响。这里不再详细展开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麻醉药物环泊酚,它在基础研究中已展现出对肠癌和胰腺癌的潜在治疗作用。根据2024年的部分文献报道,环泊酚能够通过增强氧化应激、激活ATPIF1、调控基因和微小RNA(miR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能力,并最终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尽管环泊酚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了抗肿瘤活性,但其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确保其在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阿片类药物作为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肿瘤手术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大量基础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再生,从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肠癌和胰腺癌等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由此引发了无阿片麻醉(OFA)的提倡,原因在于其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所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并改善患者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例如,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辅助PD-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OFA可能通过减少M2和促进M1巨噬细胞极化来减轻围手术期免疫抑制。然而,在临床研究中,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在不同的肿瘤类型、甚至同一肿瘤类型不同研究中对癌症的复发及生存率影响不同。究其原因,可能是围术期疼痛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与阿片类药物潜在不良作用之间的失衡导致。因此,阿片类药物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仍不可忽视。对于OFA的提倡需要权衡利弊,并且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此外,也有基础和临床研究初步提示,利多卡因、非甾体抗炎药、地塞米松、右美托咪定等药物在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可能与癌症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存在正相关性,并可能具有预防癌症复发的潜在保护作用。然而,截至目前,仍需更多确凿且充分的临床证据来进一步证实这些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具体效益及其与多模式镇痛策略的协同作用。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未来的麻醉与肿瘤研究领域中,首要任务是深刻理解外科手术及癌症患者的核心需求,即围绕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追求更优的中远期预后效果。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于麻醉学科的深厚基础,将目光投向癌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积极吸纳其他医学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推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麻醉与肿瘤代谢学深入探究麻醉药物对肿瘤细胞代谢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控代谢途径来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同时,研究麻醉如何优化手术患者的能量代谢,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2.麻醉与肿瘤免疫学进一步阐明麻醉药物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探索如何在围手术期通过麻醉管理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其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与清除能力。

3.麻醉与脑科学睡眠障碍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其高发性及其对肿瘤患者预后的不利影响使麻醉与脑科学的交叉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可以通过探索并解决癌症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以促进其全面康复。

4.麻醉与微生物学麻醉与微生物学的交叉融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鉴于微生物群落在塑造和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麻醉药物对微生物群落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可深入研究这一领域,以期发现新的治疗策略,优化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2024年,肿瘤与麻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尽管有些发现尚存争议,但已为临床实践带来新启示。未来,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进一步推动癌症治疗领域的革新与进步,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精确、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邀专家

缪长虹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上海市围手术期应激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重中之重麻醉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麻醉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文版副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副总编辑、《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副总编辑、《临床麻醉学杂志》副总编辑。

研究方向:围术期禁食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和脓毒症临床基础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5项、国家教委基金1项,973子课题1项、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项、上海市科委课题5项、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重大疾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2项、上海市卫健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总研究经费超过3000万元。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通讯作者在等多本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分以上14篇。

来源:围术期医学论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