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治医院过度检查:探寻医疗行业的健康之道

B站影视 2025-01-06 06:06 3

摘要:在医院中,小病大检是过度检查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例如,对于普通感冒这种常见病症,患者到医院就医时,本应通过简单的问诊和常规的体格检查,如测量体温、查看咽喉等基本就能做出初步判断。然而,有些医院却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复杂且昂贵的检查。像血常规、C - 反应蛋白检测

一、检查项目的过度叠加

1. 小病大检

在医院中,小病大检是过度检查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例如,对于普通感冒这种常见病症,患者到医院就医时,本应通过简单的问诊和常规的体格检查,如测量体温、查看咽喉等基本就能做出初步判断。然而,有些医院却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复杂且昂贵的检查。像血常规、C - 反应蛋白检测虽然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但可能还会被要求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肺部X光甚至CT检查等。这些额外的检查对于大多数普通感冒患者来说并非必要,却在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再如,对于轻微的皮肤过敏患者,医生在已经通过观察基本确定过敏症状的情况下,仍要求患者进行全套的过敏原检测,包括对多种食物、花粉、尘螨等的检测。其中一些检测项目价格不菲,而实际上可能通过详细问诊,如询问患者近期的饮食、接触史等就能大致锁定过敏原范围,不需要进行如此全面的检测。

2. 重复检查

患者在医院就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重复检查的情况。当患者从一家医院转诊到另一家医院时,后一家医院往往要求患者重新进行之前已经做过的检查。这可能是因为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但从患者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浪费。比如,一位患者在A医院已经做了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且检查时间距今不长。但当患者到B医院看相同病症时,B医院仍然要求患者重新做心脏彩超,这不仅让患者再次承担检查费用,而且可能因为重复检查而带来不必要的身体负担,如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等。

在同一家医院内部,有时也会出现重复检查的现象。例如,在住院期间,患者可能在手术前已经进行了全面的血液检查,但在术后康复阶段,医生又要求进行几乎相同的血液检查项目,没有充分考虑检查结果的时效性和病情的关联性,只是机械地按照流程进行检查。

二、无视临床症状的检查推荐

1. 不考虑病史与症状的“全面检查”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有时会忽略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推荐进行所谓的“全面检查”。比如,一位有多年高血压病史且一直在规律服药的患者,此次因轻微头晕前来就诊。医生没有首先详细询问患者近期的血压控制情况、药物服用情况以及头晕的具体特征等,而是直接推荐患者进行脑部CT、颈椎X光、血液生化全套等一系列检查。这种做法没有基于患者具体的病史和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选择,而是盲目地追求全面,容易造成过度检查。

对于老年患者,由于他们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有些医生在面对老年患者时,没有综合考虑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而是对每个可能涉及的疾病领域都进行检查。例如,一位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因腿部浮肿前来就医,医生除了对心肾功能进行必要检查外,还要求进行一些与当前症状关联性不大的检查,如眼科检查、消化系统检查等,没有集中精力排查与腿部浮肿直接相关的病因。

2. 过度依赖仪器检查

在现代医学中,仪器检查虽然为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过度依赖仪器检查也是过度检查的一个表现。有些医生在面对患者时,缺乏最基本的临床查体能力,仅仅依靠仪器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例如,对于腹痛患者,医生没有首先进行详细的腹部触诊、听诊等体格检查,而是直接开单让患者去做腹部B超、CT等检查。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患者的个体感受和临床症状,而且可能因为仪器检查的局限性而遗漏一些通过体格检查就能发现的问题。

还有些医生对于一些心理因素导致的身体不适,如压力性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没有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和问诊,而是直接让患者进行各种生理指标的检查,试图从身体机能方面找到病因,结果往往是进行了大量不必要的检查后,才意识到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问题。

三、检查频率过高

1. 慢性病管理中的过度检查

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存在检查频率过高的问题。以糖尿病患者为例,按照常规的诊疗指南,患者可能需要定期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以监测病情的发展。然而,有些医院可能会要求患者过于频繁地进行这些检查。比如,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每3 - 6个月检查一次即可,但有些医院可能会要求患者每2个月检查一次。这种过高的检查频率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来说是不必要的,除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外,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虽然家庭自测血压已经被广泛提倡,但有些医院仍然要求患者每周到医院进行多次血压测量,即使患者在家中的血压监测数据稳定且可靠。这种过度频繁的医院检查,没有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浪费了医疗资源。

2. 术后康复期的过度检查

在患者术后康复期,也存在检查频率过高的现象。例如,一位接受了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每周进行一次腹部B超检查,连续检查数周。而实际上,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腹痛、发热等异常症状,不需要如此频繁地进行B超检查。这种过度检查可能是出于医生的谨慎心理,但从患者角度来看,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占用。

四、过度检查:现象背后的隐忧

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医院过度检查现象备受关注。过度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例如,一个本来只是普通感冒的患者,却被要求做CT扫描、多项血液检查等一系列复杂的检查项目。从患者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要承担额外的费用,对于一些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来说,这些不必要的开支可能是沉重的负担。同时,像CT扫描这样的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过度使用可能会对患者身体产生潜在危害。

从医疗资源的角度出发,过度检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医疗设备的过度使用加速了设备的损耗,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而这些资源如果被合理分配,可以为更多真正需要的患者提供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医院,由于过度检查导致的医疗资源浪费占比可达10% - 20%左右。

五、过度检查的成因剖析

1. 经济利益驱动

部分医院存在以检查收入来弥补医疗服务收费不足的情况。在现行的医疗收费体系中,药品加成被逐步取消后,一些医院将盈利的目光转向了检查项目。检查设备的采购成本高,医院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并获取利润,可能会鼓励医生多开检查单。例如,一些医院对科室进行绩效考核时,会将检查收入纳入考核指标,这就促使医生倾向于让患者进行更多的检查。

2. 医疗风险防范意识过度

医生担心医疗纠纷,认为通过全面的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地排除诊断的不确定性。在当前医疗环境下,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生可能会因为诊断依据不足而承担责任。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医生宁愿让患者进行更多的检查,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可能的病症。例如,在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断中,医生可能会开出多种检查单,即使有些检查从临床经验判断必要性不大,但为了防范潜在的风险,还是会要求患者进行检查。

3. 医疗信息不对称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只能听从医生的建议。医生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当医生提出进行某项检查时,患者很难判断其必要性。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医疗术语和检查项目,患者几乎没有能力去质疑其合理性,这也为过度检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六、整治过度检查的对策建议

1. 完善医疗收费制度

调整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降低过高的检查费用。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检查组合,可以进行拆分收费,让医生和患者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同时,可以适当提高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使医院能够通过合理的医疗服务来获取收入,而不是过度依赖检查收入。例如,提高医生的诊疗费、护理费等,使医院的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化,减少对检查收入的依赖。

2. 建立合理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由政府、医院和保险公司共同建立医疗风险分担体系。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担责任,减轻医生的心理负担。这样可以让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根据临床经验和实际需要合理开具检查单,而不是为了过度防范风险而进行大量不必要的检查。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医疗纠纷由政府主导协调解决;医院可以设立医疗风险基金;保险公司可以推出针对医疗纠纷的保险产品,为医生和医院提供保障。

3. 加强医疗知识普及与信息对称

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社区讲座、网络科普文章、短视频等方式向公众传播基本的医疗知识。例如,针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常规检查项目的作用等进行普及。同时,医院可以在患者就医过程中提供更加详细的检查说明,包括检查的目的、可能的风险、对诊断的帮助等,让患者在接受检查时有更充分的知情权,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共同决定是否进行某项检查。

4.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与监督

医院内部应建立严格的检查审核制度。医生开具的检查单要经过上级医生或者专门的审核小组审核,对于不合理的检查进行拦截。例如,在一些大型医院,可以设立医疗检查组,对每天的检查项目进行随机抽查,发现过度检查行为后,对相关医生进行警告、扣罚绩效等处罚。同时,医院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生的医德水平,让医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过度检查的危害,自觉遵守医疗规范。

整治医院过度检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完善收费制度、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普及医疗知识、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过度检查现象,减轻患者的负担,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让医疗行业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医患双赢的局面。

来源:健康你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