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肥胖不仅是体型的改变,更是健康的隐形杀手。当肥胖合并多种代谢性疾病,甚至威胁生命时,减重代谢手术成为患者的“救命稻草”。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剧永乐减重代谢团队为一名BMI高达53.5kg/m2的极重度肥胖患者实施手术,历时25天,患者减重
肥胖不仅是体型的改变,更是健康的隐形杀手。当肥胖合并多种代谢性疾病,甚至威胁生命时,减重代谢手术成为患者的“救命稻草”。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剧永乐减重代谢团队为一名BMI高达53.5kg/m2的极重度肥胖患者实施手术,历时25天,患者减重24kg(48斤),呼吸功能显著改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实现健康蜕变。
患者实现健康蜕变。
肥胖如“山” 健康如“危楼”
39岁的阿辉(化名)身高1.65m,体重145.8kg,BMI高达53.5kg/m2(正常范围是18.5-23.9),属于极重度肥胖。其腰围143cm,内脏脂肪面积177cm²,显著超标(健康男性内脏脂肪面积<100cm²)。
更令人担忧的是,阿辉合并有多种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长期药物控制不佳)、心功能不全、房颤、Ⅱ型呼吸衰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需要依赖CPAP呼吸机维持呼吸)、左肾上腺腺瘤等。
由于长期缺氧和代谢紊乱,患者白天精神萎靡,交谈过程也能睡着,活动后气促心悸,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多学科会诊(MDT)评估后认为患者有手术指征,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已无法逆转病情,减重手术是其改善预后的关键选择。当时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团队认为,在优化术前准备后可择期进行手术。
团队在开展减重手术。
多学科协作 为手术护航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联合内分泌与代谢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开展MDT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优化围术期管理,为患者的治疗安全与长期治疗提供保障。
内分泌与代谢科建议优化代谢指标,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并重点监测围术期调控血钾水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议持续无创通气CPAP,改善夜间低氧血症,加强气道管理;心血管内科建议适当利尿,控制血压;围术期严格控制液体量,出入平衡。泌尿外科注意围术期血压监测、术中操作避免刺激肾上腺;胃肠外科制定低热量、高蛋白饮食计划,术前减重10kg,降低手术风险。
近期,经过沟通,胃肠外科决定为阿辉实施腹腔镜精准袖状胃切除术。该术式通过缩小胃容量,减少饥饿激素分泌达到减重效果,同时保留胃功能,降低术后营养不良风险。
鉴于患者基础病较多,心肺功能欠佳,术后转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麻醉科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确保镇痛效果同时降低呼吸抑制风险,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胃肠外科康复团队指导患者早期活动,并循序渐进增加饮水量,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多学科会诊,共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术后体重逐渐下降 自由呼吸重获新生
手术顺利完成,阿辉的改变令人惊喜:出院前体重降至123kg(较术前减重22.8kg),出院后3天复诊进一步降至121kg,脂肪堆积明显减少,腰围明显减少;呼吸功能显著改善,出院后暂无依赖CPAP呼吸机,夜间睡眠质量大幅提升,白天精神焕发。阿辉活动能力增强,从“活动后气促”到“行动自如”。
“感觉像换了一个人。”阿辉说,“以前觉得自己只是胖,没想到会威胁生命。现在手术后,呼吸顺畅了,走路轻松了。”他表示很感谢医护人员,接下来的几个月还要按体重管理师的建议进行运动和饮食调整,希望能达到自己的减重目标。
不是“美容选择” 而是“救命手段”
“从遭遇‘生命威胁’到实现‘健康蜕变’,这位患者的故事是团队协作的典范,让我们为他的新生喝彩,也为更多肥胖患者点亮希望之光。”该院胃肠外科减重代谢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例再次证明,对于重度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减重手术不是“美容选择”,而是“救命手段”。胃肠外科减重代谢团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MDT协作、精准手术和全程管理,帮助患者重获健康。
术后,胃肠外科团队会继续关注该患者的长期随访,确保减重效果持续,并进一步优化代谢指标。同时,团队也将通过科普宣传,让更多群众认识到肥胖的危害,及早干预,避免悲剧发生。
文/顺德融媒记者吴小镛 通讯员岑泳莹
图/医院提供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