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统计到CS的申请,和其他人相比,不仅需要一份层次规划清晰的选校list,也需要把文书里的故事讲出合理性。巧合的是PH在这两方面有足够的经验,今天就来看看Felix学员,如何打出漂亮“翻身仗”,从UCLA迈向哥大MSCS吧~
从统计到CS的申请,和其他人相比,不仅需要一份层次规划清晰的选校list,也需要把文书里的故事讲出合理性。巧合的是PH在这两方面有足够的经验,今天就来看看Felix学员,如何打出漂亮“翻身仗”,从UCLA迈向哥大MSCS吧~
姓名:Felix
即将要去:Columbia MSCS
本科:UCLA
专业:Statistics
Overall GPA:3.9+
GRE/GMAT:335+
申请研究生获得的所有offer:Columbia MSCS, UChicago MPCS, USC CS37, Duke ECE, CMU SESV, CMU MISM
实习经历:一段国内大厂SDE,一段国内大厂DA
发表过的paper/做过几个research:1段research,ML/AI方向
访谈正式开始
因为学长学姐之前有在PH取得了很好的申请成绩,加上同一届的好朋友也在和PH合作以帮助自己的申请,同时加上吴老师在跟我沟通选校策略时给我一种很有逻辑、层次分明的感觉,最后综合考虑下决定了选择了PH。
我觉得PH给我的最大的帮助主要在两方面:班主任老师在选校策略上的建议,以及导师在文书上给与的思路以及打磨。首先我认为申请的成功离不开选校时合理的规划。根据我自身的情况以及偏好,吴老师推荐了很多很适合我的项目,而且保底、主申和冲刺层次分明,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在申请季的信心。在推荐学校项目时,吴老师不仅仅是简单地给我推荐了一个列表,而是在每个阶段都给予了详细的解释和理由,比如面临在我犹豫Columbia应该申请更稳一些的MSEE当作保底,还是申请相对risky一些的MSCS的时候,吴老师帮助我更详细地对比了Columbia MSCS和我其他申请的项目。正是因为这次沟通才让我意识到了我个人的真实倾向。在有USC CS37这种保底项目后,由于我个人会更倾向于CS title,即使Columbia MSEE录取后也会更加偏向于CS37。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也才让我收获到了Columbia MSCS的offer。这种个性化的指导不仅提高了我的申请效率,还让我对整个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掌控感。
其次我个人不是很善于文书写作,写文书经常没有思路。导师Z和我多次的电话沟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Z导师帮助我利用我的经历去构建了一个很自然且通顺的故事,从为什么要转CS专业,到如何利用我的past experience去说明为了跨学科做了哪些努力,思路非常清晰。
我觉得整个申请过程更像是是一个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过程。与吴老师和Z导师的交流也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探索自己的兴趣、优势以及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简历修改前,我的简历罗列了很多做过的事情以及过程,但是缺乏结果。导师Z帮助我发现了这一短板,并且和我边zoom边修改,对简历整体experience的个数进行了精简,对高质量experience的描述以及结果进行了着重强调。在整个修改过程中,Z导师非常耐心地与我一起讨论每一处修改,确保我的简历能够真正地展现出我的潜力和优势。我们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得到了一份令我满意的简历。
我个人是从很早就开始和固定的两名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参与到教授领导的组内research。从大二开始一直保持在research group的活跃,从而拿到了两封强推。
在准备申请材料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学校的要求合理分配精力。如果你的硬实力已经比较突出,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软实力和准备申请文书上;如果硬实力还有待提高,而学校又有硬性要求,可以先集中精力提升这方面。
我认为不要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因为申请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对最终结果有影响。努力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都做到最好,以提高申请成功的机会。
来自PH的祝福:
转码的申请我们一开始都是忐忑的,但因为你对计算机的热情,不管是课程还是实习都做的很棒,才让我们的这些尝试一一收获圆满的结果,为你感到骄傲。仍能记起我们的每一次讨论,对文书的交流,这些交流让我确信你是一个优秀认真踏实的人,新的旅程和挑战已经开始,希望你在哥大可以学习顺利,生活开心,期待你分享未来更多成功的好消息!
来源:立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