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马工程教材 |绪论,知识框架及考试重点

B站影视 2024-11-22 18:03 3

摘要:《中国美术史》是 2019 年 8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尹吉男担任主编及首席专家,编写组成员还包括郑岩、贺西林、李清泉等知名学者。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采用编年体叙述方式,阐述中国美术从原始时期到近现代的发展

《中国美术史》是 2019 年 8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尹吉男担任主编及首席专家,编写组成员还包括郑岩、贺西林、李清泉等知名学者。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采用编年体叙述方式,阐述中国美术从原始时期到近现代的发展脉络与线索,结合各时代社会背景,介绍艺术样式、风格特征及具体表现,融入最新研究成果与考古发掘,内容新颖且具时代性,还附有数字化资源二维码链接,既适合专业美术院校师生,也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首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结构::

绪论

第一章 史前至先秦时期的美术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美术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美术

第五章 五代宋元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七章 近现代时期的美术

绪论

一、学习目的

1.了解中华民族视觉文化史与美术遗产

2.体会民族开放胸怀、创造精神与文化自信

3.反思审美文化与视觉经验,推动认识

4.激发美术想象力与创造性,提升审美修养,促进文化交流与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二、定义与范畴

1.概念来源:源自近代日本对欧洲 Fine Arts 的借鉴,原本指建筑、绘画和雕塑等,不包括中国书法艺术

2.时空维度:基于现代与传统中国疆域,具有复杂性

3.多元文化体现: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的美术史,包含少数域外美术家贡献

三、研究对象

1.美术作品:绘画(岩画、壁画、卷轴画、版画、陶瓷绘画、帛画、漆画、油画、铜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等)、雕塑(石刻、木雕、泥塑、金属铸造等)、建筑(城市、聚落、宫殿、寺观、园林、石窟、墓葬等)、书法(碑铭、墨迹本、阁帖、拓片等)

2.相关人物:艺术家、匠师群体、鉴藏家、经营者、批评家、观众等,以及他们所处社会环境(阶级关系、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与美术作品的互动关系

3.制度与机制:宫廷画院组织、民间匠师系统、艺术市场、国际贸易、收藏机制、展示与出版活动等,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

四、分类方式

1.自然门类分类:绘画史、雕塑史、建筑史、书法史等通史著作,如《中国绘画史》《中国雕塑史》等

2.文化功能分类:巫术美术史、礼仪美术史、宗教美术史、宫廷美术史等,衍生出中国美术教育史、市场史、传播史、交流史等,如《中国画学全史》的分期

3.时间线索分类: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近代、现代等断代美术史,如《秦汉美术史》《唐宋绘画史》

4.职业功能视角分类:如《中国文人画史》《明代宫廷绘画史》

5.绘画题材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历史写作

6.特殊主题分类:如宗教美术史(《中国宗教美术史》)、墓葬美术(《黄泉下的美术》)

7.阶层分类:精英阶层(古代帝王、贵族、僧侣、文人、隐士等,近代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与庶民阶层相关的美术文化,社会身份是解读美术作品与现象的重要手段。

一、分期依据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史研究方法,依据历代美术创作者、观赏者、鉴藏者和评论者的社会身份历史线索,结合美术作品的思想观念、社会功能、风格流变,分为 “史前时期” 和 “历史时期”,“历史时期” 又分三个阶段。

二、史前时期

1.经济与宗教:以游牧、狩猎、采集为主,后有农业,原始宗教进入美术品,无系统文字与书法。

2.美术形式:绘画、雕塑、建筑已现,多为功能明确的实用品。房屋与墓地建筑简单,绘画和雕塑为早期形态,与巫术、政治、日常生活相关。

3.地域特色:黄河流域彩陶发达且与欧亚原始文化有联系;长江中下游多素面陶和几何印文陶;东北地区和北方草原地带多彩绘陶与细石器;有祭祀现象与原始信仰,因部族、信仰和地域多元而美术多元。

三、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贵族政治时代(夏代到晚唐)

1.前期(夏代到秦汉)

社会性质:郭沫若认为夏代到春秋为奴隶社会,战国到清末为封建社会;“魏晋封建论” 有不同观点。

美术主体:巫术美术与政治性(礼教或礼仪)美术。

美术成就:象征礼乐制度的青铜艺术、漆器艺术达空前高度,陶俑规模化(如秦始皇兵马俑),城市建筑宏大(秦咸阳、汉长安洛阳)。

2.后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宗教美术繁盛:佛教石窟开凿,墓葬美术延续生死观念,宫廷与贵族宗教与世俗美术写实,帝王肖像、贵族肖像、历史画、功臣图流行,“胡人” 形象在唐墓壁画与陶俑中常见,贵族女性地位提升,有杰出女性书法家。

画种发展: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和花鸟画有装饰作用,唐中晚期独立且在建筑空间有独立意义,为宋元主流化奠基。

艺术发展:纯艺术高度发展,世俗与宗教美术并行,卷轴画、屏风画使绘画有独立作品概念,美术欣赏更专注,书法独立进入精英日常生活,美术品评专业化,有相关理论著述(如谢赫《画品》)。

社会阶层主导:传统与新兴贵族是统治阶级,晚唐庶族地主地位上升,五代十国是封建社会分界点(之前贵族政治,之后文官政治),晋唐书画家多出身或身份与贵族相关,大石窟由皇室贵族出资,贵族主导美术文化,人物画和人物雕塑成就高,是中国人物画 “古典时代”,山水画和花鸟画走向独立。

第二阶段:文官政治时代(宋朝到清朝末期)

1.社会变革影响:贵族政治受冲击,佛教遭重创,科举制度完善,进入士大夫文官政治,印刷术发展(宫廷与私人刻帖)助力书法传播,金石学兴起,版画有独特意义。

2.创作与欣赏主体变化:进士群体和文人集团成创作与欣赏主体,催生文人书法、文人画和理论,与宫廷艺术形成差异,导致 “写意”“尚意” 流行,“写实”“尚法” 仅存于宫廷与复古艺术。

3.宫廷美术发展:宫廷美术制度发达,画院组织及相关官方机构完善,延续至清亡,在城市规划、建筑、壁画、绘画、瓷器等方面有成就,宫廷成重要收藏机构(如宋徽宗、清高宗时期),有收藏著作,民间收藏活跃且与艺术市场相关。

4.对外交流:宋元海上贸易活跃,与周边地区美术交流紧密,因蒙古征服使波斯和印度 “细密画” 有中国因素。

第三阶段:近现代时期(20 世纪上半叶的晚清和民国)

1.社会转型影响:社会大动荡变革,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废科举、辛亥革命后进入平民政治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左翼文化影响美术创作,版画因特性发挥特殊作用,机器印刷取代手工印刷,美术图书杂志满足大众审美。

2.美术教育变革:平民美术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性质与方式,受欧美日及苏联影响,培养大批新型美术工作者,有专业讲义教材,创作者规模空前。

3.美术主题与风格转变:宗教与贵族艺术不再是主题,平民或人民视角的现实生活和历史想象成主题,山水画和花鸟画旧形式被改造,写实美术受提倡,现实主义影响创作,农民、工人、士兵形象出现,公共艺术空间被建造。

4.美术传播与评论发展:美术媒体活跃,史论著作出版传播,职业评论家出现,欧美俄日美术论著被翻译介绍,美术进入公共领域(如故宫 “古物陈列所” 展示藏品、国际展览等),不同时期美术因政治不同而差异明显。

一、研究的基础认知

美术及流派的产生发展与物质生活状况紧密相连,是社会需要(具政治、宗教、经济属性)的产物,研究应置于物质与精神关系中。

二、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关系

1.共性:与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在作品社会背景、功能、传播途径及与社会因素关联方面研究方法有共同之处,如探究与文化、信仰、种族、阶级、性别等的联系。

2.特性:美术史研究相对独立,从图像和材质入手,与文学、历史、哲学主要从文字入手不同,虽其他学科也用图像但落脚点在文字,而美术史研究主要基于视觉图像或美术作品分析方法。

三、美术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视觉形式分析(内向观):对图像风格样式进行分析,包括主题、空间、构图、色彩、线条、笔触等,需处理多组对立概念,如具象与抽象等,但脱离作品观念和社会背景易陷入 “形式主义”。

2.社会史研究(外向观):美术既自律又他律,社会是美术创作、欣赏、传播和批评的背景,其背后思想观念与观赏者精神需求和经济地位、政治诉求相关,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社会分析和意识形态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刻认识社会因素及个人和集团的精神属性。

四、新视野与新方法的影响

网络视觉图像资源活跃和视觉文化研究兴起,使图像学、符号学和人类学等方法重新获得生命力,且弥补了以往对大众美术或平民美术研究的不足,开阔了美术史研究视野。

五、与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的差异

中国写意文人画和书法为欧洲古代文化所无,如 “皴法”“气韵” 等概念和实践,套用西方风格理论与形式分析不完全适用,中国美术各门类有自身内在逻辑、概念系统和表述方式,需精准把握以产生适配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落脚点

通过学术梳理、文化分析和图像解释认识中国美术史民族特色,如中国美术家重视自然、“写意” 方法实践、线描和水墨运用、卷轴形式主流地位、诗意表达追求、审美标准从 “神品” 到 “逸品” 转变等现象及其背后与哲学思想、社会变动的关系,明确中国美术史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来源:迈希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