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秘书讲写作:答辩状比起诉状复杂难写的原因何在?告诉你细节

B站影视 2025-01-06 08:43 3

摘要:起诉状是原告主动发起诉讼的文书,主要目的是向法 院陈述自己的诉求、说明案件事实,使法 院受理案件并对自己的诉求予以支持。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未按时交付货物,在起诉状中只要明确阐述自己的身份(如姓名、联系方式等)、被告身份、明确的诉

李秘书讲写作:答辩状比起诉状复杂难写的原因何在?告诉你不为人知的细节

(一)功能和目的的差异

起诉状

起诉状是原告主动发起诉讼的文书,主要目的是向法 院陈述自己的诉求、说明案件事实,使法 院受理案件并对自己的诉求予以支持。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未按时交付货物,在起诉状中只要明确阐述自己的身份(如姓名、联系方式等)、被告身份、明确的诉讼请求(如要求被告交付货物或者赔偿损失等)、阐述简单的事实(如签订合同日期、被告未交付货物的情况等)以及请求法 院依据何种法律依据(如合同法相关条款)进行裁决即可。它是构建诉讼框架的起始文件,不需要过多对被告可能的反驳进行预判和应对,相对比较单一地从原告的立场出发。

答辩状

答辩状是被告(或被上诉人等)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等)进行回应的文书。一方面,它要对原告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进行全面的回应。例如,针对上述合同纠纷案例中的起诉状,被告在答辩状中可能既要对原告陈述的事实进行反驳(如辩称货物未交付是因为原告未按照合同先履行付款义务),又要对原告提出的法律依据进行质疑(若存在的话),还要提出自己的主张(如要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或者请求法 院判定原告违约在先等)。另一方面,答辩状还需要防御性举证,即如果反驳原告的主张需要提供证据,要在答辩状中表明证据的存在或者直接附上证据。这就要求被告不仅要理解原告的诉求和提供的材料,还要深入分析并组织自己的反驳观点和证据,相比起诉状,任务更为复杂 。

(二)逻辑构建的区别

起诉状

逻辑上主要遵循“陈述起诉原因 - 提出诉讼请求 - 简单说明法律依据”的顺序构建。例如在一起侵权诉讼中,原告会按这样的逻辑展开:先描述受侵权的事实经过(如在某时某地被被告饲养的狗咬伤),随后直接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如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用、精神损失费用等),最后可能会提及依据侵权责任法相关条款认定被告应当承担责任。这种逻辑相对较直线型,围绕原告自身的经历和目的展开。

作者李秘书夫妻及姨妹妹夫

答辩状

答辩状的逻辑需要更严密地对抗起诉状。它需针对起诉状中的每一个要点进行反驳,逻辑构建呈现出“点对点回应 - 构建反驳逻辑 - 提出反请求(如果有)”的形式。还是以上述侵权诉讼为例,被告的答辩状首先要针对原告所说的被狗咬伤的事实进行回应(如辩称狗是被第三人激怒后才咬人的,并非无端攻击原告),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起自己不承担或者少承担责任的逻辑(如根据相关法律,由于第三人原因造成的伤害,被告只需承担部分责任等),最后如果被告认为自己也有损失(如因原告传播不实信息导致被告名誉受损),还可提出反请求。这个过程需要紧扣原告的论点,层层剖析,逻辑结构更为复杂 。

(三)涉及的法律分析深度不同

起诉状

在起诉状中,原告主要是提出基于案件事实与相关法律的初步联结,在一定程度上只要让案件能够被法 院受理并且诉求清晰即可。例如在劳动纠纷中,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在起诉状中只需要简单表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少支付工资(给出大致金额等事实情况)、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支付足额工资的义务即可。不需要对法律条文进行过于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更多是一种诉求的表达。

答辩状

答辩状则往往需要更深入的法律分析。因为被告若想反驳原告,仅靠简单陈述事实或感觉“不合理”是不够的,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提供有力的反驳依据。继续以劳动纠纷为例,如果用人单位作为被告进行答辩,若认为不存在少付工资的情况,就需要深入分析劳动法律法规中关于工资计算的具体规定(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计算标准,是否存在扣除项目等),并结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合法合规等)来进行全面的答辩,这要求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入精确 。

来源:李秘书讲写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