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中大珠海校区25岁,培养超10万优秀人才

B站影视 2025-01-05 11:16 3

摘要:从建设至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简称“中珠”)一直在创造奇迹。1999年9月,中大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建设中珠,圆了珠海人的“大学梦”;2000年1月,正式开始建设;2000年9月落成并开学,创造了新建校区从开工到开学的“广东速度”;2015年,中珠启动新

Transparency

从建设至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简称“中珠”)一直在创造奇迹。1999年9月,中大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建设中珠,圆了珠海人的“大学梦”;2000年1月,正式开始建设;2000年9月落成并开学,创造了新建校区从开工到开学的“广东速度”;2015年,中珠启动新一轮全面建设,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25年来,中珠“向海而生,因海而兴”,与珠海共生共荣,成为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典范,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杰作”。近日,记者来到海滨之畔的中珠,参加了媒体开放日活动,了解这片版图酷似“竖琴”的校区将如何再续新音。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校供图)

“学科交叉”为校区发展开启新引擎

珠海校区是中大面积最大的校区,总占地面积3.571平方公里。步入海风吹拂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宛如巨龙的教学实验大楼,仿佛身处一座学术航母与海滨花园,知识与自然交融的气息便让人“路转粉”。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中珠的魅力还在于这里已引进、培育了多位青年珠江学者、教学名师,培养了一批批杰出校友。目前,中珠在校生超1.1万人,教职工达1582人,其中专任教师986人,包括两院院士8人(7全职,1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7人。

学校建设须得“地利”之便,作为毗邻南海的校区,中珠如何利用“天生”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受到关注。“在‘办原汁原味的中山大学’、发扬中大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学风校风基础上,珠海校区重点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介绍,珠海校区学科布局的集群特征明显,对接珠海“4+3”产业布局,发挥珠海“接天临水依山傍海”的环境区位优势,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打造了大海洋学科专业集群、电子信息学科专业集群,并加强文理基础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校供图)

“学科交叉”是记者捕捉到的关键词——中珠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例如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越的海洋科研条件、深厚的海洋研究历史,积极打造了海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特色;又如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人工智能+深海”“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医学”;此外,加强人文社科力量协同,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与国家,开展深入的区域国别研究和高端研究人才培养,构建覆盖本硕博的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区域国别学人才自主培养高地……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校供图)

哲学系(珠海)正是中珠特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自建系以来,我们确立并凝练了‘跨学科、重比较、国际化’的特色,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人才培养思路。通过跨学科教育与研究,着力培养复合型高水平哲学人才。”哲学系(珠海)主任、中大“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告诉记者,该系在近几年新增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元伦理学等前沿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打通本硕博课程,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跨学院、跨专业选课,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跨界与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大副校长、珠海校区首届毕业生谢湜的成长便得益于“跨学科”学习——“当时全校举行了‘中外优秀文化’系列讲座,我承担宣传工作,得以领略中大许多学科的学术积淀,也认识到在校学习一定要超越自己专业的视角,去听更多有启发性的讲座。”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校供图)

作为2019年才成立的新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展迅猛。郑跃副校长指出,百年中大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实现了文理医工农艺多学科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深蓝学科群近年来取得了良好发展。

据该学院院长虞志益介绍,学院增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课程,在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融入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等知识,使学生能够从系统层面理解芯片设计与计算机运行的关系,培养既懂微电子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设置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提供从芯片设计、芯片流片,到芯片测试的全链条学习及实验机会,让学生将微电子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正在进行科研实践(记者潘俊华摄)

打造国际化合作的成功范例

“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中珠在建设伊始就具备了开放的气象和国际化的办学格局。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中大发挥珠海毗邻港澳面向世界的开放前沿优势,积极推动珠海校区与港澳和国际的交流合作。”高松介绍道。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就是国际化合作的成功典范。该学院由中大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合作成立,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核领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引进法国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整合中法两国在核领域的优势资源,致力于培养国际一流的核领域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在地国际化、“核”特色突出、覆盖面广泛的核工程与核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该学院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紧缺人才,已培养出500多位中法合作硕士,其中84%的毕业生在一次就业时选择留在本领域。2023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中山大学时,曾在演讲中称赞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是中法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

2023年,马克龙总统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时,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1位本科生和2位研究生用流利的法语同他交流。(学校供图)

国际化办学离不开国际化人才。近年来,中大通过“预聘-长聘”制,按照“高水平、国际化、少而精”的原则,从全球范围内选聘了众多优秀人才,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国际学术经验。

以哲学系(珠海)为例,其共引进17个国家和地区60多位教师和科研人员,其中,外籍占据半壁江山,全员三分之二以上来自海外高校。同时注重与海内外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广泛邀请知名学者来访,提升学科专业化水准,逐步将哲学系(珠海)打造成为亚洲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之一。

在课程设置方面,陈建洪则提到,该系通过全英课程群建设,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内外高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开设专业全英课堂,配备资深或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教师,教授学生前沿学科知识。

哲学系(珠海)教授Itay Shani与学生讨论中(学校供图)

高松校长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发挥珠海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的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与全球高校的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借助中大香港高等研究院等平台,努力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不断提升珠海校区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建设海洋科技战略高地

在浩渺海面,一艘有着独特流线型外观的科考船停靠在珠海高栏港三一海工码头,它便是被工作人员亲切称呼为“海洋新物种”的珠海云号。

作为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具备海上“智能敏捷立体海洋观测系统”调查能力,同时还手握着多项第一:第一张中国船级社智能航行传播证书,第一套全国产混合动力及吊舱推进系统等。据船长孙福泉介绍,2023年9月珠海云正式入列至今,已圆满完成了20余次考察任务,最长航行时间超过30天。

珠海云入列(学校供图)

船舱之内,张贴的两封分别来自中大大气科学学院和物理学院的感谢信吸引了记者目光。信中写道:“珠海云号科考船以其卓越的科考能力、先进的探测设备以及智能化的设计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珠海云号科考船在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勘探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与责任。”孙福泉表示,这不是个例,众多中珠师生都曾登上珠海云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海洋科考的魅力。

而依托大气科学学院管理的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所负责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也吸引了不少中大学生参与其考察实习任务,在船上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技能。2024年“中山大学”号海上作业时间超过230天,航程超过2.5万海里,科考区域涉及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学校供图)

作为大国重器,“中山大学”号同时还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获批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被誉为海上“移动校园”。2024年12月22日,该船正式挂牌珠海中大附小校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船员们为学生们示范打水手结,展示信号旗旗语等,为前来参观的同学们种下探索海洋的种子。

1月4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再度出征,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本航次由中大牵头组织实施,国内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计划作业时间44天,将覆盖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

“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出征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学校供图)

“中山大学极地”号作为高校首艘、我国第三艘极地科考船,依托中大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运行管理。2024年7-10月,“中山大学极地”号执行2024年北冰洋科学考察活动,这是我国高校系统首次组织的极地科学考察。

“中山大学极地”号2024年北冰洋科学考察中山大学参航队员合影(学校供图)

据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羲介绍,此次考察70%以上为国产设备,并首次系统地开展了极区的遥感实验,提升了我们国产的卫星的观测水平。其中,由学院自主设计研发的船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极鹰”VI也在此次考察中亮相。她表示:“将来,我们会不断组织和实施南北极科学考察的航次,以高校为代表去推动极地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为极地培养多学科的优秀人才,服务国家战略。”

天琴中心(学校供图)

中珠拥有的三艘海上重器以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一系列先进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室,为海洋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条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戴永久表示,南方海洋实验室与中大海洋学科群在中珠形成了融合的、一体化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中大和南方海洋实验室培养高层次的海洋科技人才,加速提升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力争建设成为代表国家水平的海洋科技战略高地。”

由南方海洋实验室运营的珠海海洋科普中心(记者 潘俊华摄)

为服务地方成为“创新引擎”

作为与珠海“同生共存”的大学,中珠一直致力于深入对接珠海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珠海校区成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创新引擎”。最近5年,中大每年超过70%的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很多人进入了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福祉高度相关的行业或者领域。

珠海是一座极具魅力的旅游城市,也需要大量人才投身旅游业工作。中大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告诉记者,该院是中珠成立最早的一批学院,一直服务珠海优势产业的发展。“我们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在政府、知名企业工作的管理人才,在珠海的旅游业、酒店行业都有大量我们的毕业生,同时学院的老师成为了珠海的海洋旅游、城市旅游、主题公园旅游等重要研究力量。”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校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保继刚教授团队自2018年来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开展现场实地调研,由此开始了著名的阿者科计划,走出了一条高校技术援助下的旅游减贫之路,也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团队已先后派出12批24人,其中,博硕研究生长时间(6-14个月不等)实地驻村。通过保护传统建筑、开办公司等方式,促成了当地的深刻改变。“从曾经的‘听中学’到‘做中学’,在驻村之中真正感受到理论结合实践的魅力。分红大会上村民实实在在的收获喜悦是最佳的答卷。”第七届驻村研究生向凯婷说道。

保继刚教授团队带领学生前往元阳哈尼梯田开展现场实地调研(学校供图)

珠海正处于产业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阶段,除了传统制造业,新兴的科技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不断涌现,同时文化旅游、会展等服务业也蓬勃发展。中珠培养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凭借其跨学科知识结构,为不同产业提供独特的思维视角和智力支撑。

高松校长提到,中大正在积极参与以珠海市高新区为核心的珠西科学城建设工作,拟在3-5年之内建成高水平珠澳转化医学中心及珠澳转化医学研究院,以此为牵引支撑带动珠海市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医疗人工智能等大健康产业发展。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校供图)

经过廿五载的建设和砥砺发展,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成为办学水平一流、环境设施优良、文化氛围浓厚、管理模式日趋成熟并充满特区特色的现代化大学滨海校区,已为社会培养出逾10万名优秀人才。

高松提出,“未来珠海校区将为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提供支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珠海校区必将在中大新百年里再谱华章,继续成为珠海的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

图:《羊城晚报》2025年1月5日报道版面

文丨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张恩豪

视频拍摄丨记者 潘俊华

视频剪辑丨记者 周敬雅

图丨学校供图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