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增效应

B站影视 2025-01-05 10:23 2

摘要:在相对论力学中,物体的惯性质量分为静质量和相对论质量,两者的关系式即质速关系。 质速关系又称为质增效应,是相对论性效应之一。换而言之,物体的惯性质量随其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速度趋于光速时,惯性质量趋于无限大。这样的论证违背客观事实,是不正确的。分析、论证如下

在相对论力学中,物体的惯性质量分为静质量和相对论质量,两者的关系式即质速关系。 质速关系又称为质增效应,是相对论性效应之一。换而言之,物体的惯性质量随其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速度趋于光速时,惯性质量趋于无限大。这样的论证违背客观事实,是不正确的。分析、论证如下:

现代科学技术能把电子的速度增加到0.9999倍的光速,甚至更高。依据此数据,按照爱因斯坦的质速关系计算,电子的质量将增大到原来的71倍,将近100倍,事实上,电子的速度被加速到0.9999倍的光速,电子的质量不可能增大到原来的近100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一定能将电子的速度增加到比0.9999倍的光速更大的速度,一个电子的质量达到一个质子的质量,这也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电子的质量将达到无穷大,所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速关系,是存在问题的。

其实,相同速度的物体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即相同速度的物体不能相互加速。我们之所以不能把电子等存在质量的物体加速到光速,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比光速还快的能量,并非是电子等存在质量的物体随着速度的提高而质量不断增大,甚至增大到无穷大。试想我们用现在已知最快的能量“光能”加速一个电子,无论“光能”的能量多大,即光子的能量和数量都很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知道,最终“光能”和电子的速度都会小于光速,例如光电子的速度一定小于光速,并且随着“光能”不断增大,电子的速度也只能无限地接近光速,永远也不能等于光速。

质量并非不随着速度的改变而改变,速度或许还是质量的起源,而是质量随着速度的改变非常小,甚至光速也几乎不影响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基本粒子的质量形成的,基本粒子是相互绕转的两个“半元电荷”组成的,根据带电的情况,形成的基本粒子存在三种形式:负元电荷基本粒子、正元电荷基本粒子和中性基本粒子,其组成规律是:v^2R=Q——(1),v是基本粒子自转速度、R是基本粒子的空间半径、Q是常数。其它所谓的基本粒子都是由基本粒子组合而成的,单独的半元电荷是不存在的。我论证的这一结论被美国物理学会2022年冬季会议录用,录用截图摘要如下:

而基本粒子的角动量是守恒的,即mvr=h——(2),其中,m是基本粒子的质量、v是基本粒子的自转速度、r是基本粒子的半径、h是常数,很可能就是普朗克常数,联立方程(1)、(2)进而可以推出:m=(h/Q)v,由于h、Q是常数,令h/Q=d,则d是常数,所以m=dv,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基本粒子的质量和基本粒子的自转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于基本粒子的自转速度,由于所有物质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所以所有物质的质量都是由基本粒子的自转速度形成的,这就是质量起源之谜。我的理论推算d的值在10^-51数量级。自转速度形成质量,即使传播速度也影响质量,小于或等于光速的运动对物体的质量改变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

来源:科学人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