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过程与方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其核心素养,从而获得良好的英语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张冬梅
摘要:本文以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过程与方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其核心素养,从而获得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当今信息化、智慧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通过科学有效及合理有序地将英语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英语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英语;信息技术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进入中学课堂,给学科教学带来了新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变化,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生动、有趣、直观且多样化的形式,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张倩 2022)。将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可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有利于英语知识的延展,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便可获取更丰富的英语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张胜君 2022)。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9 Can you com e to m y party? Section A 1a—1c为例,探讨英语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过程与方法。
一、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教育部 2012)。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等途径,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方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2011年版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手段、平台和空间,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跨时空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机会,对创设良好学习情境、促进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方式变革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教育部 2022)。教师要积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努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将“互联网 + ”融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深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堂课书本上教学内容是孙宁(Sun Ning)和他朋友间的对话,孙宁邀请朋友参加他的派对,有些朋友接受邀请,有些朋友委婉地拒绝邀请并给出合理理由,书本教学内容简单。基于教材内容,为了将学生更好地引入真实情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以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提供或创设更多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和练习邀请的目标语言,采用复述、创编对话等教学手段,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更多的邀请情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树立英语表达的信心,逐步提升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语言能力。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上学期学生,他们接触过情态动词can表能力的用法,本堂课是学会Can you ...? Would you like to ...? 表邀请,并礼貌地接受邀请和委婉地拒绝邀请,句型和词汇不是很难。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一些动词短语如go to the movies、do some chores、go bike riding、go fishing、go swimming等,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本堂课重点是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创设不同的邀请语境,练习目标语言,最终提升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经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情境,感知、模仿、理解和运用与邀请情境有关的句型及答语,形成在提出邀请、接受邀请、委婉地拒绝邀请时恰当表达的英语语言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其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创编对话,发展迁移创新能力。
四、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希沃课件PPT、希沃交互式白板,学生可以在课件上直接书写有关短语,形成有效互动。教学资源包括四段视频,用于导入邀请语境及目标语言;对话录音音频用于听力技巧指导及语言输入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运用信息技术,启动教学
1. 播放音乐,引入话题
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英文版,引入“祖国的生日”话题,由此谈到学生的生日。教师让学生试着邀请同学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观察他们所运用的语言是否恰当,并给予鼓励和帮助。学生感知并学习核心句型“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及词汇make an invitation、accept an invitation和refuse an invitation。
【设计说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英文版,引入“祖国的生日”话题,并由此谈到学生的生日,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引入相关话题。在学生学习核心语言之前让他们试着邀请朋友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激发他们的已有知识,并调动其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其对新知充满期待。
2. 学习并归类核心语言
教材教学内容简单,直接进入教材对话的学习学生会不感兴趣,并且教材中的对话语言不够丰富,不能完全展示现实生活中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的情境。教师播放四段视频,对教材对话中的语轮进行扩充。视频中真实人物分别展示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的情境。学生观看视频,并将视频归为两类: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学生再次观看视频,获取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的相关语言,教师与学生一起把获取的新语言项目“Would you like to go to my party? Sure,I’d love to. I’m sorry,I can’t. Thanks anyway.”归类到Accept an invitation和Refuse an invitation栏目下。
【设计说明】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的四段视频中的情境都是提出邀请、接受邀请或拒绝邀请的真实情境,能使学生对真实的情境产生兴趣。学生再次观看视频,发现并获取新语言项目,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类到相关语言项目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展发现学习策略和归类逻辑思维能力,为下一步内化语言作准备。
(二)内化运用语轮,练习核心语言
教材内容是一段录音对话听力练习,要求学生把人名、短语和图片搭配,不能起到内化运用语轮、练习核心语言的作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PPT上呈现一个与对话内容相关的表格,学生通过表格完成听前预测、听中技巧训练、听后复述训练,最终达到内化语轮、练习核心语言的教学目标。
1. 听前预测
教师呈现以下表格,运用情境介绍或动作引导学生学习表格中的短语prepare for an exam和have the flu。教师示范听前预测:“From the chart,we can know Sun Ning invites six friends to his party.”学生通过教师介绍的情境和动作学习prepare for an exam和have the flu两个词组,为听力作好词汇准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在听前预测到更多信息:“Tim can’t go to Sun Ning’s party because he has to prepare for an exam. Kay can’t go to Sun Ning’s party either because she has a flu.”
Sun Ning invites some of his friends to his party
【设计说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表格,并通过希沃课件呈现在希沃交互式白板上。听对话之前,学生通过表格中的部分信息预测可能听到的内容,为听力练习作准备。教师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传授给学生听前预测技巧。
2. 听中技巧训练
教师播放对话音频,让学生听对话并完成表格。教师指导学生在填表格的过程中只写几个关键词,听完后补全信息。学生了解听力过程中记关键词的听力技巧,听对话音频,补全表格信息,之后与教师一起核对答案,并学习拒绝邀请时给出理由的方式:“He / She has to ...”或“He / She must ...”。
【设计说明】教师设计让学生在希沃交互式白板上完成表格填写的活动,不仅教给学生听的过程中只写关键词,过后补充的技巧,而且为本堂课最后一个活动听后复述作铺垫。学生会运用这个技巧记录关键词,能有效降低复述难度。
3. 听后复述训练
教师指着白板上学生填完的表格作复述示范:“Sun Ning invites some of his friends to his party,but only Jenny can go to his party.”学生接着复述以下内容:“Tim can’t go to his party because he has to prepare for an exam.”。
【设计说明】本阶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对对话中人物的活动进行复述,促进语言内化,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为后面的真实表达做准备。
(三)迁移创新语言,提升思维品质
在迁移创新语言阶段,学生需要更多的真实语境来练习核心语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希沃白板记录学生讨论生成的课堂资源,给学生提供可视化表邀请的情境。学生运用呈现在希沃白板上的讨论结果进行创编对话实践练习。
1. 讨论并列举其他可用于新语言项目的情境
基于教材对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能邀请朋友做的事情,以及拒绝邀请时其他可能的理由。学生与同伴讨论并在希沃白板上列举讨论结果,如“Would you like to play computer games with me? Can you practice the violin with me? Can you go bike riding with me? I have to spend time on chores. I must take care of my sister.”等。
【设计说明】讨论的形式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说英语的机会,使其可互相帮助。学生把讨论结果直接写到希沃白板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其将储备的知识用于新语言项目,能提升创造性思维,并能有效激发兴趣,为下一步创编对话作铺垫。
2. 运用讨论结果创编对话,实践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归纳总结的讨论结果,邀请同学做不同的事情,被邀请的同学给予不同的答复。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创编对话,进一步练习核心语言。
【设计说明】本阶段活动旨在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学生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编对话,创造性地练习核心语言。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生活,在发出邀请、接受邀请、拒绝邀请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提升创造性思维。
3. 分享创编的对话
教师引导学生在全班分享创编的对话,让其他学生记录关键词并复述所听到的对话内容。
【设计说明】这一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提升综语言运用能力的平台,使其不仅能运用所学核心语言表达自己,形成口语输出,而且能听懂同学的对话练习并复述,在听的能力和口语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堂课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在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内容
本堂课书本上授课内容仅仅是一段对话,话题是孙宁邀请他的几个朋友参加他的派对,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材料不丰富,因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作了以下处理:
1. 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英文版,引入“祖国的生日”话题,由此谈到学生的生日。
2. 教师播放四段邀请的视频,真实地展现邀请的情境。书本上与邀请相关的语言只有“Can you ...? Sure,I’d love to. Sorry,I can’t.”,视频中的情境补充了更多生活中用到的邀请用语“Would you like to ...? Thanks anyway.”切实丰富了教学内容,展现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多样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
1. 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与新语言项目有关的视频,并就视频内容进行学习,而不是按传统方法先学习书本,再拓展到课外知识的学习。这样能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性。
2. 在处理书本上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将听力题改编成表格并通过PPT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PPT上表格中的部分信息顺利完成听前预测、听中技巧训练和听后复述训练。
(三)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通过视频、表格、图片等形式灵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感受知识的鲜活性,乐于参与课堂,从而有效激发其学习新语言项目的兴趣,并对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
(四)运用信息技术,体现“学生中心”
1. 为了追求最佳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讨论并列举其他可用于新语言项目的情境这一环节,学生自主讨论,并在白板上记录讨论结果,这时教学资源及教学内容不再是教师安排的,而是学生讨论后的课堂生成资源,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2. 在运用讨论结果创编对话环节,学生根据希沃白板上记录的讨论结果创编对话,创造性地练习新目标语言,这时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中心,课堂成为他们展示的舞台。
结语
教育部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性、批判性。本堂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安排了四段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分析比较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时英语语言的不同。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途径。学生运用PPT中的表格对听力语篇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进行预测,对听力任务充满期待,培养其评价预测思维。在讨论并创编情境对话环节,教师设定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打开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进行口语交际,很好地将创新性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特征。
引用文献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倩. 2022.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学周刊,(9):90-91.
张胜君. 2022. 论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J]. 校园英语,(9):69-71.
来源:永大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