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建中医药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是继承与发扬传统中医技术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可是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古代几千年没有中医药大学,可是中医人才却代代辈出,从汉代“医圣”张仲景到隋代“辨析病因第一人”写成《诸病源候论》的巢元方;从唐代的“药王”
我们建中医药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是继承与发扬传统中医技术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可是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古代几千年没有中医药大学,可是中医人才却代代辈出,从汉代“医圣”张仲景到隋代“辨析病因第一人”写成《诸病源候论》的巢元方;从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到宋代扁鹊医派的传人,发明的麻醉方药,是中医唯一流传至今的麻醉方法,被认为是中医麻醉学的始祖的窦材;从“金元四大家”到明代开创温补学派的张景岳;从清代温病学派的叶天士、吴鞠通到民国时期的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张锡纯,再到“京城四大名医”等等。我们哪一代没有名医?我们哪一代不是中医人才辈出?我们中医哪一代不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现在有了中医药大学,虽然所谓的中医专家、教授满天飞,可是能用中医看病的又有几人?
现在中医药大学学的是西医,中医毕业生临床上干的是西医工作,写病历西医标准,治疗理论西医为主,这中医哪里来的发展呢?这其实就是中医的倒退!
我们来看现在中医药大学的教育现状吧。现在的很多中医药大学教授都不会看病,这样能教出会看病的学生吗?很多中医研究生、博士生开不出一付治感冒的药方来,这样的中医大学教育简直是误人子弟,浪费人才!
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某中医学院的王教授,他的经历是:十九岁进中医学院,学了一辈子“中医理论”,并在中医学院教了30多年的“中医理论”,可以说是“中医泰斗”了。可是,他却不会治病,连基本的中医思维和中医基本概念都不具备,也不会用西医的方式治病。
这样的人还很多。当前我们培养了大批的,国家承认资历的“正宗中医医师”,他们并没有把中医发扬光大。这些只会讲课不会治病的“教授”,以及坐在中医院里只会混日子的“中医师”,成为了“中医的主流”。他们是中医真正的掘墓人。
旧时一位中医郎中被老百姓接受并认可基本上都是靠口碑。他们一般是先给亲戚朋友、左邻右里看小病,效果不错,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医学水平,接着就有人找看疑难杂症,慢慢地医名传播,由近及远,由本村本地传播到外乡外地,最终成为有口皆碑的老中医。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看一个医生的本事,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他治病的疗效。
王三虎教授说到一个现象:为什么中民间医生往往看不起中医专家?因为从中医药本身的疗效看,所谓专家经常看不了病。许多三甲中医院的主任到了民间的国医馆,但找他们看病的人反而不多,就是这个原因。
教中医的看不了病,问题出在哪儿?王三虎教授说出在体制内的自我循环,自我陶醉,自我封闭,以为能讲课就达到目的。医教育家少了,主要是能看病能教学影响一方的名医少了。
西化的博士会成为中医掘墓人。自古中医名家都是来源于民间,道理很简单,中医的核心是疗效,是实践,只有和各种疾病打交道,去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问题,最后医术才能得到提高。而现代中医教育呢?大都是在书本中、实验室里进行!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位博士说:中医院校的硕士生要做实验做到细胞水平,博士生做实验要做到基因水平。可是这种中医还是中医吗?这种中医到临床上能看好病吗?
中医的生命应该是疗效,我们不应该以牺牲中医临床疗效为代价,来换取对中医发展毫无用处的各种学习。这样培养的博士生不仅不能用中医思维看病,而且长期的西式中医教育,还会让他们成为中医的掘墓人。
因为这些博士从不信中医、不认同中医,最后让他们爬到领导位置上,往往就会成为消灭中医的急先锋!
打着中医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旗帜,实际上就是以西医为尺度来改造、消灭中医。正如科学家钱学森钱老说的:中医至少超前西医1000年,和西医不一样,中医把人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符合系统论理念的,把人作为活生生的生命看待。
可中医的大学教育呢?现在中医药大学的课程60%以上是西医内容,中医学生不去攻读中医经典,却做对中医药几乎没有意义的小白鼠实验、搞尸体解剖,怎么能培养出有中医思维的接班人?只能是满脑子的细菌病毒、内分泌失调、过敏、炎症和化学指标,看病不分寒热虚实,不懂基本的望闻问切,连中医的基本常识也不具备!
有位老前辈曾言:“当初他到某省的中医学院带教时,他手下很多研究生学了好几年到最后连号脉都学不会!”
想想西医进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什么危急重症不是靠中医?而现在的许多中医,碰到感冒发烧患者就赶紧往西医院推,这怎么能取得国人的信任?
中医的薪火相传,还是要靠师承!
传统的中医教育主要就是依靠师承,徒弟会一直跟随师父进行医术的理论和临床学习,其中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个性化。
面对同一个人的疾病,每一位中医都会依据自己的经验,给出独到治法。伴随着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一脉相承的中医师们能够不断总结发展出很多新方法,甚至形成新的学派。目前来看,我们的大学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临床。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师带徒自古以来就是中医传承的主要形式,学员跟师临证、侍诊左右,真正通过临床实践去验证自己的医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医师承正在成为一种继承名老中医衣钵、发展中医药事业,以及系统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们中医界要好好反思,中医的教育是在发展中医还是在消灭中医?中医的学位是不是授予了那些能用中医解决问题的人?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中医,现在不少中医药大学开始九年本硕博连读,可这样就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吗?答案是不能!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医培养方法出了问题。
来源:经方中医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