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我的成就源自超强阅读力与思考力

B站影视 2025-01-04 06:52 2

摘要:一位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经历、非两院院士的“三无教授”摘得诺奖,因为她自幼读过诸多经典著作,又遍访名师(读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

屠呦呦:我的成就源自超强阅读力与思考力

1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老师说出了自己的三个新年期望:

发现青蒿素更多“秘密”“把论文变成药”;

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广纳海内外人才;

用现代科技研发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途径。

站在这位低调的巨人肩膀上,我们和孩子可以看到、学习到什么呢?

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一位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经历、非两院院士的“三无教授”摘得诺奖,因为她自幼读过诸多经典著作,又遍访名师(读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

幼时喜读“有字书”和“无字书”

1930年,屠家唯一的女孩儿降生,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家中小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

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虽然因识字不多且读得磕磕绊绊,但这里却是她医学梦萌发的温床

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慢慢地长大,她开始跑下楼来给父亲做帮手,而看到前来求医问药的病人喝下父亲煎熬的汤药后疼痛逐渐有所缓解,心里不由得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当父亲背起竹篓外出采药时,少年时期的屠呦呦都会像个跟屁虫似的一路追着,或钻进丛林寻觅,或抄起铁铲挖掘,或捧起药棵嗅闻,其间自然会不停地向父亲询问诸种中草药的点滴知识,比如采收时节、药用部分、保存方法、品质疗效、贮藏要点……

采药归来,屠呦呦的劲头会更大,宁可不吃饭不睡觉,她也非要跟着父亲一起炮制药材,忙得不亦乐乎。

喜学习好读书的邻家女孩

屠呦呦的老家在宁波市中心开明街一带。她1948年春到1950年春在浙江宁波效实中学读高中,读书时的屠呦呦“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

后来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她从私立的效实中学转到公立的宁波中学读高二。她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屠呦呦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宁波中学的同学翁鄮康回忆说,当时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他对屠呦呦不是特别熟悉,只是觉得她为人很低调,读书很认真。

该学籍表上还详细记录着屠呦呦高中三个学年的各科学习成绩,学科分为政治、国文、英语、算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还有劳作、图书、音乐、体育等。

从学籍表看来,正如屠呦呦一些老同学所介绍的,她成绩中等,算不上“学霸”。她的一位马姓同学介绍,那是因为当时班上“学霸”很多。

从宁波中学保留的学生名册看来,屠呦呦毕业于1951年春季,那届人才辈出,中科院院士石钟慈、中华书局总编傅璇琮等都是她的同届同学。有同学回忆说,当年班上70多名同学基本考上了大学,考取北京大学的就有四五个,而且不少同学后来从事卫星、导弹研究。

在众多“学霸”级同学中,一向低调、婉约的屠呦呦越发显得平凡。不过,她的聪明和认真,给当年的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宁波中学的生活辅导主任徐老师评价说,“屠呦呦,优秀、幽静,是个好学生,聪慧,灵巧,不仅读书好,品格也好,不是一个捧着书死板读书的人,本身就有学习上的天赋。”

“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默默无闻型。”翁老说。“后来宁波中学在北京成立了校友会,我们的交往就多了一些。”有一次,屠呦呦悄悄告诉老同学,为了工作,她经常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结果弄坏了身体,体质一直很差。

宁波中学教他们政治的班主任徐老师对屠呦呦的记忆是:不是很活跃,话不多,总是在很认真地读书,不爱参加娱乐活动。

宁波中学副校长陆雁介绍说:“据屠呦呦当时同学说,她刚转入宁中时,在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中,她起初各学科的成绩大多平平,但是高三时急起直追,顺利考入北大。”

1951年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学系读书,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医学。

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屠呦呦说自己“很幸运”。

1955年大学毕业,她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医研究所工作。虽然自己出生中医世家,自己的岗位也是研究中医中药,但是屠呦呦在中医研究所曾经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与屠呦呦共事过四十多年的同事廖富民评价:“她是个执着的人。”

破格担纲领导“523项目”研究组

1967年,一个由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志在帮助北越政府“打击美帝”,研究的指向正是——防治疟疾新药,因为1960年代的东南亚战场上,疟原虫已经对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性。

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个秘密军事科研任务,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员。由于处于“文革”时期,部分资深科研人员只能“靠边站”;1969年,当时还是初级研究员的屠呦呦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在那个资深科学家大部分已被打为右派的年代,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

屠呦呦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开启了她最优秀的研究工作完成之旅,时间是1969年至1972年之间的“文革”时期。

39岁的屠呦呦遵循毛泽东主席“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指示,开始着手从中草药中发现新的抗疟药。她查阅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和民间的药方,寻找可能的配方。几年时间,她“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青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了屠呦呦的视野。

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古医书中就有入药的记载。在公元340年间,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中记录了一个“治寒热诸疟”的药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

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不起眼的菊科植物都不是最受关注的药物,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

“非议”背后的启示:创新是如何实现的?

2011年9月24日2时,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2011年度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而国人却发现了这位被世界认可的卓越女科学家却是“三无教授”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的文章中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观点:“虽然对于青蒿素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但有三点毋庸置疑:

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

2、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

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四年后,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再次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组委会秘书格兰·汉森(Goran K. Hansson)说:

“毕竟,个体才能做出发现,而不是组织。在组织和机构变得愈发重要和有权力的时代,从中辨识出真正具有创造力并改变了世界的个体也变得愈发重要。”

挑战和机遇:沉潜经典阅读,锤炼创新思维

屠呦呦的伟大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她的成功来自于超强的解读能力。《肘后备急方》已经成书上千年,读过的人无数。但真正读懂了的只有屠呦呦。屠氏是如何读懂的呢?一般来说,超强的解读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培养:

大量经典阅读的根基

屠呦呦超强的解读能力,来自于她从小打下的经典阅读底子。经典类似于一座一座的高山,从小乐此不疲地开始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爬山”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练就,一旦要翻越一座更高的山峰,一般而言就容易得多了。

屠呦呦小时候的书单:“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

事实再一次证明,从小诵读经典,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当然,经典都是浓缩的精华,要化开这些精英铸就的精华,除了研读本身之外,平时有赖于大量的略读、浏览、跳读等等快速阅读,帮助进一步慢慢消化、融开。

屠呦呦除了幼时的经典根柢外,接受任务后,又有长时间阅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经历和过程。

宽广的“跨界”知识结构

不少人津津乐道于自己的专业,同时也就囿于自己的专业。辩证地说,这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屠呦呦的成功,是把现代科学方法运用到了传统中医当中去,才获得了研究的突破,这体现了她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创新思维。

请问,屠呦呦的创新思维从何而来呢?

不知读者是否留意上文:“虽然自己出生中医世家,自己的岗位也是研究中医中药,但是屠呦呦在中医研究所曾经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其中昭示了屠氏宽阔的知识结构。

试想,如果屠氏缺乏“跨界”能力,也许青蒿素的提取,将与其失之交臂。

善于思考,抓住灵感。屠呦呦因为受到中医古籍的启迪,并且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青蒿成分(可以有高效抑制疟原虫)进行提取,最后成功研制出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的青蒿素。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青蒿素源自传统的中药,但是从中草药的提取物中寻找到具有抗疟疾功能的成分,却采用了中西医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廖品东教授认为: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给每一届的学生都会讲这个故事。”

创新思维能力

屠呦呦曾一度陷入荣誉的非议之中,在这个大协作的“523”项目中,屠呦呦个人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对于这一争议,拉斯克医学奖给出了解释:

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屠呦呦老师的这些经历,是否可以给我们在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提供某些有益启示和借鉴呢?

:本文是“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编转。“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以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免费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导演讲、家庭教育咨询、传递正能量、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联系人王仁元,电话13403766751(微信同号)。

河南省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实战专家王仁元教授实时期待着您的联系(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道德讲堂、家庭教育咨询等)。

来源:家庭教育正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