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高,不是戒糖就能降下来的!医生告诫:务必做好4点

B站影视 2025-01-03 16:11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在健康体检单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这个指标常常被人忽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仅停留在“它和糖有关”。

当看到数值超标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少吃糖”,觉得只要戒掉糖果、蛋糕、奶茶,甚至连水果都避而远之,这个数字自然就会降下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糖化血红蛋白并不只是由糖分直接引起的,它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包括主食摄入、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甚至胰岛素分泌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

即使彻底戒糖,如果每天米饭、面条、白面包等高碳水食物摄入过多,或者缺乏运动,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糖化血红蛋白依然会居高不下。

糖化血红蛋白可不像空腹血糖那样简单直接,它是一个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晴雨表,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人体过去2到3个月的“血糖日记”

单纯靠戒糖,不仅降不了糖化血红蛋白,甚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低血糖等其他问题。

要想真正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并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必须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药物管理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很多人以为糖化血红蛋白高就是糖吃多了,于是开始谈糖色变,连水果、米饭、甚至胡萝卜都不敢碰。

事实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并不是单纯由糖引起的,而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和血糖的波动共同导致的。

首先,糖分的来源不仅仅是甜食,还有主食。米饭、面条、面包等食物在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控糖不仅是控制甜食,更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和种类。

其次,饮食要遵循低GI饮食原则。GI(血糖生成指数)越高,食物引起血糖波动的幅度就越大。比如白米饭、白面包的GI值很高,而糙米、全麦面包的GI值较低,更适合血糖管理。

再者,饮食要定时定量。暴饮暴食或者长时间不吃饭,都会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增加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因此,每餐要适量,避免暴饮暴食,也不要随意跳过正餐。

根据临床研究,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5%-20%、脂肪20%-30%,并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异常人群来说,绝不仅仅是“饭后散步”这么简单。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葡萄糖更好地被细胞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首先,有氧运动是首选,比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显著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帮助血糖进入细胞,被转化为能量消耗掉。

其次,适当加入抗阻训练,比如哑铃、弹力带、器械训练等,可以增加肌肉量,而肌肉是葡萄糖的“仓库”,能够有效储存多余的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同样关键。研究表明,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2次抗阻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引发低血糖。而运动后也应避免立即大量进食,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规律的生活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熬夜、过度劳累、长期精神压力等都会影响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

首先,保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引发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影响胰岛素的作用,进而导致血糖升高。成年人每天最好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其次,学会减压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得血糖升高,甚至可能诱发糖尿病并发症。因此,平时可以尝试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再者,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酒精会干扰血糖代谢,导致血糖忽高忽低,而吸烟不仅会损伤血管,还可能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血糖异常或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往往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手段。

首先,遵医嘱用药。降糖药物种类繁多,有些药物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有些可以减少肝糖输出,还有一些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其次,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只能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而日常血糖监测则能够提供实时数据,帮助医生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一些患者在血糖稍有好转时就擅自停药,或者随意更改药物剂量,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引发急性并发症。

很多人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就代表血糖完全健康,可以随意放松警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糖化血红蛋白只能反映长期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却无法捕捉血糖的日间波动。

一些患者虽然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内,但日间血糖波动较大,餐后血糖飙升,甚至出现低血糖,这些情况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即使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也需要关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多个指标,全面了解血糖状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真正实现血糖的长期稳定控制

血糖管理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戒糖只是第一步,饮食、运动、作息、药物四管齐下,才能真正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守护身体健康。

来源:闻sir聊健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