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在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养育的大熊猫,研究者对野生大熊猫的习性知之甚少。近日,来自我国西北师范大学和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学者在《科学报告》期刊发表文章,探究野生大熊猫的种群的最小栖息地面积。野生大熊猫原本并不稀少,它们曾分布在华南、华东、缅甸和越南北部等地。然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刘天霖、宋宇铮、刘嘉欣
责编 | 叶水送
●●●
大熊猫出没的概率和栖息地面积的关系,图片来自nature.com
No. 1 野生大熊猫的“地盘”需要多大?
相比在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养育的大熊猫,研究者对野生大熊猫的习性知之甚少。近日,来自我国西北师范大学和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学者在《科学报告》期刊发表文章,探究野生大熊猫的种群的最小栖息地面积。野生大熊猫原本并不稀少,它们曾分布在华南、华东、缅甸和越南北部等地。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增加,目前野生大熊猫仅仅栖息在四川、西藏等六个狭小并互相分割断隔的区域。研究者根据在这些区域中出没的野生大熊猫的记录,计算野生大熊猫族群栖息地的最小区域要求:114.7平方千米,作者建议,在栖息地板块之间建立走廊,以防止栖息地的碎片化。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7715
摄于1999年的一次日全食,图片(来自源:I, Luc Viatour
No. 2 地球在越转越慢?
人们一直认为整个宇宙犹如钟表一样精准地运行着,天文学家可以分秒不差地预测出日食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然而近日,研究者在古代天文记录中发现,历史上这些记录与科学家他们目前的对预测有所不同。我们能够追溯到最早到人类对日食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的巴比伦,然而如果按照今天的方法进行预测,科学家们将判断该日食会出现在西大西洋而不是巴比伦。在对古代中国、希腊、中东等地的日月食记录进行研究后,天文学家们才发现,这是由于地球正在越转越慢,在过去的2740年里,地球比最初转慢了六个小时。尽管这六个小时在2740年内产生的影响是微小的,科学界仍然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发现,它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磁场与自转间的关系。
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12/ancient-eclipses-show-earth-s-rotation-slowing
艺术重现恐龙尾巴接近树脂的场景,图片来源:Chung-tat Cheung
琥珀中的恐龙标本,图片来自cell.com
No. 3 琥珀中的恐龙标本
琥珀之所以珍贵,并不仅仅因为它美丽的金色外观,还在于它所包裹的来自数百万年前的小生物。近日,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博士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学者披露了在缅甸市场发现的一块非常罕见的琥珀:一根9900万年前的3.6厘米长两足恐龙尾羽保存琥珀之中。这项研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期刊上。这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现的第一枚恐龙标本——即便只用肉眼,恐龙的羽毛也纤毫毕现。科学家并不会像电影中那样使用保存在蚊子腹部的恐龙血液来重建恐龙,但这项发现确实第一次揭示了早期羽毛的进化。对此,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恐龙权威学者教授Philip Currie表示“我研究恐龙几十年,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看到如此新鲜的恐龙!”不过目前,这块琥珀带给研究者的疑惑也有很多,比如它是处于幼年还是成年?死因是何?据介绍,科学家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会对其进行纳米CT扫描,以窥其中无穷的信息。
文章链接:http://www.cell.com/current-biology/abstract/S0960-9822(16)31193-9
全球地表水分布的变化图,图片来自nature
No. 4 全球地表水分布的变化
近日,来自欧洲联合研究中心的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探讨地球水资源的变化。研究者分析了1984-2015年之间300多万张绕地卫星的图片,量化全球地表水的月度变化,最终以高分辨率绘制了过去30年中全球地表水的分布情况。他们的研究显示,过去的32年中里,约9万平方公里的地表水永远消失了,这相当于苏必利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从地球上蒸发。在消失的地表水中,70%发生在中东地区。这份研究第一次让人们对全球地表水资源变化有全面的了解,这对科学家后续精细化的研究以及政府的政策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20584.html
一氧化碳分子,图片来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No. 5 一氧化碳中毒有解药了?
对人体而言,一氧化碳是一种可致命的有毒气体。这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进入人体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功能,从而使人缺氧致死。尽管人们对该机理已十分了解,却一直未能找到应对的解药。近日,美国两位华人研究人员在这上面取得了突破。研究人员通过对神经珠蛋白进行修饰后,使其与一氧化碳结合的能力是血红蛋白的500倍,因此当该蛋白遇到与一氧化碳结合的血红蛋白后便可迅速将一氧化碳夺取,使血红蛋白重新正常运作。目前,该治疗方案已在小鼠的实验中取得了成功。然而,科学家也表示,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是长久且复杂的,仅将其排出体外恐怕并不够。
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12/antidote-carbon-monoxide-poisoning
患上脊髓性肌萎缩的幼儿,图片来自Ionis Pharmaceuticals
No. 6 脊髓性肌萎缩有救了?
脊髓性肌萎缩(SMA)是一种婴儿罕见病,每年有8000-12000名婴儿罹患该疾病,由于其导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患儿肌肉萎缩,将无法自主呼吸或吞咽,大部分患儿最终无法活过两岁。科学家们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患上该病几乎就是对婴儿宣告死亡。近日,由美国两家制药公司开发的药物Nusinersen似乎终于给人们带来了曙光。该药物针对脊髓性肌萎缩I型进行治疗,参与I一期实验的20名儿童中有13名得以存活,并可以自主呼吸。研制该药物的制药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美妙的奇迹,至于药物能否最终通过审核,我们将拭目以待。
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12/novel-drug-rescues-babies-fatal-neurodegenerative-disease
试图“说话”的猴子,图片来自iStockphoto
No. 7 猴子为什么不会说话?
著名的鹦鹉艾历克斯有超过100个英文单词的词汇量,一些大象甚至都能用鼻子模仿人类吹口哨的样子“说”一点韩语。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最亲近的灵长类朋友所能“说”的所有话却只限于不成文的“呼呼”、“吼吼”的声音。几十年来,声音解剖学专家判定猿类和猴子没有模仿人类语言的能力或构造,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猕猴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具有和人类相似的声带结构,也完全有能力模仿人类的声音,只是缺乏对其声带肌肉的神经控制。这还要追溯到遗传因素上,例如准确发声和语言发展所必备的FOXP2基因,才是定义人类何时拥有“闲聊”能力的关键。
来源: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