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升级了这个东西之后,你忽然需要升级那件东西,紧接着又得因此把所有的东西全升级一遍。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尽管很多变化并不为人所察觉。长距离传输语音信息的电话系统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四轮
凯利是西方科技研究者中第一个系统地将生物学思维方式引入对科技解释的人,这种思维方式强调了时间维度上的影响和发酵作用,以及空间维度上的容错性。凯利将科技环境视为一个生物体,当把整个世界看成生物体的时候,你才知道他讲的必然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他讲的是那个庞然大物的基因、必然会走到的方向以及其中的轨迹,而并不是其中某件具体发生的事情。人类社会本就是靠想象力建设成的,只要泡沫不被刺破,真实就永远存在,以下是十二个章节的核心主题:
①形成:机器将会更新自己,随着时间慢慢改变自己的功能;
②知化:把人工智能置入普通事物之中,才能带来真正的颠覆;
③流动:想要在全新领域中成功,就要掌握新出现的流动性;
④屏读:屏幕无处不在,持续扩展着人类的阅读量和写作量,世界上所有的书终将由互联的词语和理念连接起来;
⑤使用:对事物的使用变得比占有更为重要;
⑥共享: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未来30年最大的财富会出现在这一领域;
⑦过滤:内容扩张得越多,就越需要过滤,以便使得注意力聚焦。注意力流到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
⑧重混:对已有的事物重新排列以及再利用,未来30年最重要的文化产品和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将是重混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
⑨互动:未来所有的设备都需要互动,如果有什么东西不能实现互动,就会被当作“坏掉”了;
⑩追踪:自我追踪的范畴将涵盖人类的整个生活;
⑪提问:答案变得廉价,问题将变得更有价值,提问将比回答更有力量;
⑫开始:这个新物种已经开始了,当然,也仅仅是个开始。
精彩摘录:
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 升级了这个东西之后,你忽然需要升级那件东西,紧接着又得因此把所有的东西全升级一遍。 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尽管很多变化并不为人所察觉。 长距离传输语音信息的电话系统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四轮车辆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即时信息是必然的,但推特不是。 速度为王,质量靠边站。 对事物的占有不再像曾经那样重要,而对事物的使用则比以往更加重要。 进托邦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是一种进程。在进托邦的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虽然变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么一点点。它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进,也是一种温柔的进步。 科技在本质上有所偏好,使得它朝往某种特定方向。 进行更多的过滤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在不停地制造新东西。而在我们将要制造的新东西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新的方式来过滤信息和个性化定制,以突显我们之间的差异。 我的预测是:到了2026年,谷歌的主营产品将不再是搜索,而是人工智能。 现在,我能感受到所有事物都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并且还在飞速地消耗。 无论你使用一样工具的时间有多长,无尽的升级都会把你变成一个菜鸟——也就是说,你会变成笨手笨脚的新用户。在这个“形成”的时代里,所有人都会成为菜鸟。更糟糕的是,我们永远都会是菜鸟,并永远因此保持… 数字原住民是自由地奔向前方的,他们不会承受拥有事物所带来的负累,可以自由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使用而非拥有事物,使我可以保持敏捷和精力充沛,时刻为即将出现的未知事物做好准备。 霍洛斯包括所有人的集体智能、所有机器的集体行为、自然界的智能相结合形成的整体以及出现在这个整体中的任何行为。这一切加起来就是霍洛斯。 但我并没想到过,由比特组成的无形世界也会分解。那么,有什么是不会坏掉的呢?很显然没有。 没有不适的世界会停滞不前;某些方面过于公平的世界,也会在其他方面上不公平得可怕。乌托邦中没有问题可烦恼,但乌托邦也因此没有机遇存在。 事实固然有趣,理念自然重要,但只有精彩的故事、精妙的论述、精心打造的叙述才会让人赞叹,永生难忘。就像穆里尔·鲁凯泽所说的那样:“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非原子。” 不在心中制造待以填补的缺憾,我们就无法拓展自己,更无法拓展我们的社会。 我把这些元趋势称为“必然”,因为它们植根于科技的本质,而非社会的本质。 我们倾向于从旧事物的框架中来观察新事物。我们当下对未来的展望,实际上会曲解新的事物,好让它适应我们已知的事物。 知化的体育——智能传感器能带来新的计分和裁判方式。并且,我们每秒就从运动员身上提取高度细精化的数据,用来打造一个精华版虚拟体育联赛。 非人类智能不是一个程序错误,而是一项功能。会思考的机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们思考的方式与人类有差别。 新作品的地位并非由评论家的评分,而是根据它与其余世界的链接程度来判定。无论是人、物还是事,直到他们被链接,才得以“存在”。 相比以前,我更大了,也更薄了;我的反应更快了,却也常常更加肤浅。我思考起问题来,更像是一个云端:没有什么边界,开放地应对改变,并且充满矛盾 你只会遇到那些在此时此刻与你完全匹配的事物。经过你的过滤器筛选后,唯一在前方等着你的就是那成堆的令你疯狂的事物。 从演化角度来说,互相监督是我们的本性状态。 一种心智能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从而保持永生。 现在,我们正在进入计算的第三个时期。页面和浏览器远不如从前重要。今天,最基本的单位是“流”(flows)和“信息流”(streams)。 早期留声机设备的录音时长最多只有4分半钟。音乐家们曲折悠扬的作品因此被简化缩短,好适应录音技术的限制。今天,流行歌曲的标准时常是4分半钟。 阅读变得社交化。通过屏幕,我们能够分享的,不再只是我们正在阅读的书名,还有我们的反应,以及读书时做下的笔记。 生命的本质,似乎主要是维持。 几年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40%的网络内容是以商业形式创造出来的。支撑人们创造其余部分的,不是责任,就是激情。 经济学中有一条颠扑不灭的定理:一旦某样事物变得免费,变得无所不在,那么它的经济地位就会突然反转。 对于这些工作,可以升级与搜索的屏幕和比特比起纸张来具有太多优势,被人批注、标注、标记、收藏、总结、参考、链接、分享、传播,才是这种书籍长久以来真正想要的。 实际上,就书籍本质而言,在我们的文化中,维持书籍不断下降的权威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它们的文本接入到万能图书馆中。 共享技术其未曾言明但又不言而喻的目标是同时最大化个体自主性和群体协同力量。 如果说好莱坞是金字塔的顶点,那么底层才是滋生各种行动的地方,是开启动态影像未来的地方。 在未来的30年里,任何无法实现密切互动的事物都将被当作“坏”掉的东西。 更多的自由、选择和机遇是我们进步的基础,也是人性和个人幸福的基础。 数学家会告诉你,两条指数曲线之间逐渐拉开的差距本身就是指数级的。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无知,它正在呈指数增长。换句话说,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我们的知识。 产品将会变成服务和流程。随着高科技的注入,汽车会变成一种运输服务,一个不断更新的材料序列,对用户的使用、反馈、竞争、创新乃至穿戴做出快速的适应。 新事物还是源源不断地被我们发明出来,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欲望,新的向往,新的需求,也在我们的思绪里挖出了难以填满的新的沟壑。 难以置信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我们察觉不到“形成”的方向,是因为我们并不认同这个方向。 但是2050年的网络不会是更好的网页,它会变成别的东西,和今天网络的差距就像是最初的网络和电视的差距一样。 吴恩达这样解释道:“建设人工智能就像造一艘火箭飞船,需要一个巨大的引擎和许多燃料。飞船的引擎是各种学习型算法,而燃料是我们提供给这些算法的大量数据。” 它里面存放着几十个小瓶子,每个瓶子里面都以粉末形式储存一种处方药或营养成分。每天这个机器会把所有的粉末以合适的剂量进行混合,然后填充到一个(或两个)定制药丸里,供我服用。 不仅仅是虚拟世界,普通的生活也可以被游戏化。 长远看来,这是我们身体传感器中许多数据流的最终归宿,它们将不再是数字,而是新的身体感觉。 人们对提问和答案的需求是潜藏的。在搜索功能没有实现之前,人们并不知道迅速得到答案如此有价值。 我们最重要的机械产品不是某样事情比人类做得更好,而是能做人类完全做不了的事情。同理,我们最重要的思维产品也将不是比人类想得更快、更好,而是能思考人类无法思考的事情。 如果存在一个开放的P2P机制,使得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在一定监管下)将其所有权股份向公众发行,那将给商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我们的工具越复杂,就越需要(而不是越不需要)我们的照料。 今天,通过任何一个互联网的窗口,我们都能得到各种各样的音乐和视频、全面透彻的百科全书。 众所周知,我们的思维方式不擅长做统计,所以我们制造出各种统计技术很强的智能设备,是为了让它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让人工智能替我们开车的一项优势就是,它们不像我们那样容易分心。 屏幕将会成为我们寻找答案、寻找朋友、寻找新闻、寻找意义、寻找我们自己是谁以及能够成为谁的首选目标。 我体会到,在协同工作中越早开始共享,成功和收获就会越早到来。 真正的利益便在这种问题与解决方案同时进行的循环扩张背后逐渐积累起来。 “人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一样东西可以复制,那么当它接触到互联网之后,就必然会被复制。 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创造某种全球意识,只需要让每个人都能随时与他人以及其他事物相联通,并能共同创造新事物。有了人类共享的互联互通,现在看来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将变得可能。 比特想要移动。比特想要与其他比特发生关联。比特想要被实时测算出来。比特想要被重复、复制和复印。比特想要成为元比特。 好消息是,这些事情能让我们了解人类和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极端主义拓宽了我们的极限;坏消息是,贪得无厌地追求极端状态导致我们对平凡的事物总是感到不满。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与你产生直接或间接互动的人工智能产品有99%都将是超级智能的自闭型“专家”。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最大的益处在于,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定义人性。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 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这本身就是一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所以,我们至少还能保留这份“工作”。 但为什么还要自寻烦恼地管这些东西叫做书籍呢?根据定义,一本网络化的书籍,是没有中心的,并且到处都是边缘。
来源:唐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