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用3个您认为2024年最值得被记住的乳腺外科领域“关键词”,您怎么看?
2024年不知不觉已临近尾声
四季轮回,白驹过隙
我们走到了这一年的终结
即将迎来下一年的起始....
5
博学多才的杨犇龙教授
9:00
杨教授
如果要选择3个描述“有点不医杨”栏目创办的初衷及背景,您觉得是哪些?
很简单
热爱、不一样、跨界
精辟!
那,如果用3个您认为2024年最值得被记住的乳腺外科领域“关键词”,您怎么看?
我认为应该是:降阶梯、微创无痕化、AI人工智能
学习了!那我们一起详细聊聊吧
脉向不E-young
医脉通:请用3个词描述“有点不医杨”栏目创办的初衷及背景?
杨犇龙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热爱
初创本栏目时需要更多精力,恰逢临床工作稍显空闲,也给了我更多时间去投入自己热爱的事情。我本人比较喜欢表达和分享,平时喜欢观看一些国内的中长视频节目和听播客。我希望能构建一个平台,让领域内专家和朋友们可以尽情分享对行业以及其他领域的看法。
不一样
正如节目名中的“不医杨”,它的谐音就是“不一样”。我希望打造一个差异化的平台,这种差异化不仅仅是不同于传统的医学媒体和播客、短视频,还包括跨领域、跨学科的分享模式,以全新的形式将医学科普知识和医学会议等内容呈现给大家。
跨界
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主打跨界,希望不同领域和学科的专家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碰撞思想,看看这种“火花”能否为我们的医药从业者带来新的启示。
医脉通:能否选择3个您认为2024年最值得被记住的乳腺外科领域“关键词?
杨犇龙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降阶梯
今年我们在乳腺外科领域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包括两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都是围绕着外科“降阶梯”的理念而展开。其中之一是SENOMAC研究,其证实了前哨淋巴结(SLN)低负荷乳腺癌患者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并不能改善生存预后;年底的INSEMA研究则更进一步,在计划接受初次保乳手术的早期cN0乳腺癌患者中,证明省略腋窝SLN活检不会影响生存率。考虑到外科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大手术”的必要性。
微创无痕化
近年来,我国腔镜和机器人外科领域取得了显著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不断缩小乳房手术的切口,从最初的十余厘米,到如今的二至三厘米的切口,即可完成乳腺的切除。并且,切口的位置也逐渐从乳房表面移至皱襞甚至腋下更隐蔽的位置,术后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进一步满足了女性患者对美观的追求。
AI人工智能
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对手术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在制定手术计划和全面审查患者病例资料时,我们已经开始借助AI进行辅助决策。5G时代的到来,让AI在远程构建手术方案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目前在泌尿科和妇科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尝试。未来,AI有望协助外科医生实现更精准的操作,减少甚至消除手术中的小失误,我对这一前景充满期待。
专家简介
杨犇龙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师从吴炅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防筛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乳腺癌委员会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 专家委员
中国医促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关村微创联盟乳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青年联盟理事
CBCS指南编撰组秘书,巡讲团成员
《有点不医杨》系列视频节目创始人
来源:听闻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