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每年冬春季绕不过的话题。
它不是普通感冒,更不是打喷嚏、流鼻涕这么简单的小毛病,而是一场可能让人猝不及防的健康危机。尤其对于老人、孩子、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流感甚至会成为“夺命杀手”。
为什么不能“扛一扛”就过去?哪些药物才是真正有效的“救命稻草”?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让人谈之色变,却又往往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很多人觉得流感就是“重一点的感冒”,用点止痛片、多喝水,扛几天就好了。
但你知道吗?感冒和流感其实完全是两回事。感冒通常是由200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
而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引起,传染性强、发病急、症状重,常伴随高烧、全身酸痛、极度疲劳等表现,甚至会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举个例子: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全球感染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高达5000万到1亿。
这场流感的大规模爆发比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要多,至今仍是医学史上的惨痛教训。虽然现代医学已经让我们拥有了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但流感的严重性仍不容小觑。
每年全球平均有29-65万人因流感死亡,单是在中国,每年因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的人数就超过88万。
流感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普通感冒可以相提并论的“重感冒”。
当你感到浑身乏力、发烧到39℃以上、头痛欲裂时,记住:这可能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流感。
现在市面上流传着各种“抗流感神药”,从中药到西药,从偏方到保健品,五花八门。
面对这些“神药”,我们该如何选择?真正被医学证实有效的抗流感药物只有三类,它们分别是: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抗流感药物了。
它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阻止流感病毒在体内扩散,从而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研究表明,奥司他韦可以将流感患者的病程缩短1-2天,并有效降低重症和并发症的风险。
奥司他韦并不是“万能药”。
它的最佳效果是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如果等到症状严重了再开始吃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奥司他韦只针对流感病毒有效,对普通感冒病毒是无效的。
扎那米韦是另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常以吸入剂的形式使用。
它的作用机制与奥司他韦类似,但通过吸入给药,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更适合那些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由于吸入剂的使用方法相对复杂,扎那米韦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患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
对于这些人群,吸入药物可能会引发气道痉挛,反而加重病情。
如果患者因严重呕吐、无法服药,或者病情已经发展到危及生命的阶段,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帕拉米韦。这是一种静脉注射的抗病毒药物,适用于重症流感患者。
帕拉米韦可以迅速降低病毒载量,是危重患者的“救命稻草”。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药物并不能“包治百病”。
抗流感药物的作用是抗病毒,而不是缓解所有的症状。比如发烧、疼痛等症状,仍需要对症治疗。
最重要的是,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随意购买或服用。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流感也能自愈,为什么不能“扛一扛”呢?这种想法其实非常危险。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并发症,而不是病毒本身。
很多患者一开始只是高烧几天,觉得“熬过去就好了”,结果却因为肺炎、心肌炎甚至脑炎住进了ICU。
举个例子:2019年,浙江某地一位年轻母亲感染流感后持续高烧不退,但因为觉得“年轻身体好”,没有及时就医。结果几天后,她因病毒性心肌炎导致心力衰竭,最终抢救无效。
这种“抗一抗”的代价,付出的可能是健康,还有生命。
流感的自愈能力因人而异,年轻、健康的成年人可能会好得快一些,但老人、孩子和有慢性病的人群,身体免疫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极快,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重自己的病情,还可能传染给身边的人,造成更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除了及时用药,预防流感同样重要。
但问题是,流感的预防并不像“戴口罩”那么简单。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变异,疫苗的保护作用也不是10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流感疫苗的保护率通常在40%-60%之间,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中招”。
这种侥幸心理,才是流感传播的最大助推器。
历史上的流感大流行一次次提醒我们,流感不是小事,科学防治才是关键。
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到2009年的H1N1流感,再到近几年的季节性流感,医学进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流感的深入研究。
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抗病毒药物和更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但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和传播能力仍然让人不得不提高警惕。在流感面前,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
预防、早诊早治、科学用药,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流感看似“普通”,但它的威力却不容小觑。记住:流感不能自己抗,也不要盲目用药。
无论是奥司他韦、扎那米韦还是帕拉米韦,这些药物都是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后才会推荐的“特效药”,而不是随便买来吃的“灵丹妙药”。
下一次,当你感到高烧、乏力、不适时,不妨想一想:是时候医学干预了,而不是“硬扛”。
健康,从来都不是“熬”出来的,而是科学、理性对待每一次疾病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健委《流感诊疗方案(2023年版)》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防治报告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数据
4. 《柳叶刀》相关流感研究数据
来源:医声老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