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评价宋美龄?罗斯福:奢侈得让人惊讶,杜鲁门骂她是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7 19:17 5

摘要:宋美龄这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作为蒋介石的老婆,她不光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在美国也一度是大红人,被叫过“亚洲第一夫人”。

宋美龄这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作为蒋介石的老婆,她不光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在美国也一度是大红人,被叫过“亚洲第一夫人”。

可她的名声在美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罗斯福时期被捧上天,到杜鲁门时期被骂得狗血淋头,这变化真挺抓人眼球的。

宋美龄1897年出生在上海一个有钱又有文化的家庭。父亲宋嘉树是个商人,还当过传教士,家里受西方影响特别深。

1908年,11岁的宋美龄被送去美国读书,先在新泽西一所私立学校念书,后来进了马萨诸塞州的威尔斯利女子学院。

这十年美国生活让她英语说得跟母语似的,还信了基督教,这些都成了她后来跟美国人打交道的底牌。

1927年,她嫁给蒋介石,成了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因为有美国背景,她在国际上特别扎眼。

1936年西安事变是她第一次在美国人面前露大脸。那年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了,宋美龄跑去西安谈判,硬是把事情搞定。

美国媒体看她这么能干,吹得那叫一个响。

《纽约时报》连发15篇头版报道,把她夸成聪明又坚韧的女人,还老提她在美国上过学,说她是“西化”的中国代表。美国人觉得她跟自己挺像的,天然就有点好感。

这时候的宋美龄,在美国人眼里是个正面形象。她的教育背景、宗教信仰,还有在关键时刻的表现,都让美国人觉得她靠谱,是个能代表中国跟西方沟通的人物。

宋美龄在美国名声最火的时候,得数1942-1943年的访美。那会二战正打得热火朝天,中国跟美国因为太平洋战争成了盟友。

1942年11月,罗斯福请她来美国,主要是想让她帮中国拉点抗战援助。她一到,美国人好奇得不行,毕竟这位东方女人英语流利,还上过美国名校。

1943年2月18日,她在美国国会演讲,成了第一个在那儿发言的中国人。

她讲得特煽情,拿出一封美国妈妈的信和上海孤儿的照片,把议员们感动得不行。演讲完,全场起立鼓掌好几分钟。《时代周刊》直接把她放封面,叫她“全球知名的女性领袖”。

美国老百姓那时候真挺喜欢她的。报纸上老写她怎么优雅,怎么有魅力,说她是中国抗战的象征。

她的基督教信仰和美国教育背景也被反复拿出来讲,大家觉得她是沟通中美的一座桥。

罗斯福政府也乐意捧她,毕竟需要中国在亚洲牵制日本。她那次访美跑了8个月,全国演讲拉支持,表面上看风光得很。

但罗斯福私下对她有意见了。她住白宫时要求特别高,带了一堆箱子衣服,天天要换丝绸床单,仆人碰过的还得重换。

有次罗斯福跟她聊美国工人罢工,她态度很冷漠,罗斯福听了不舒服。他老婆埃莉诺日记里直接写:“这女人奢侈得让人惊讶,态度也怪怪的。”

宋美龄还老对埃莉诺甩脸色,白宫的人都觉得她有点傲。罗斯福怕她这作风影响亲华政策,想让她早点走,可她硬是赖着不走。

这段时间,美国人对她的评价开始分裂。老百姓还觉得她是英雄,政界高层却觉得她有点毛病。

她那奢侈劲和高高在上的态度,慢慢让一些人看不惯了。虽然罗斯福没公开说啥,但私下对她的印象明显打了折扣。

到了1948年,宋美龄第二次访美,风向彻底变了。那时候国民党在国内打内战,已经快不行了,蒋介石派她来美国要援助。

她满怀希望到了华盛顿,结果迎接她的不是鲜花,是冷脸。杜鲁门压根不想见她,连白宫都没让她住,她只能住酒店。

她跟杜鲁门见面时要了30亿美金援助,杜鲁门冷冷地说:“我们给了38亿了,剩下2亿会给,别想要更多。”谈了不到半小时就散了。

杜鲁门为啥这么讨厌她?有几件事让他火大。

第一,他听说宋美龄和孔家在1948年美国大选里支持共和党的杜威,还搞了股票投资想捞钱,结果杜威没选上,杜鲁门觉得自己被耍了。

第二,更严重的是,美国查出来之前援华的38亿美金里有7.5亿被宋美龄挪用了,投到巴西和纽约的房地产上了。

杜鲁门直接在记者会上说:“她就是个贼,偷了我们的钱!”他还公开拒绝让她住白宫,说:“她高兴不高兴我才不管。”

这时候美国人对宋美龄的态度基本崩了。报纸不再捧她,公众也不怎么关心她了。她从“抗战英雄”变成了“贪腐象征”,名声跌到谷底。

杜鲁门这态度也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战时合作没了,冷战对立来了,美国不想再管国民党这摊烂事。宋美龄在美国人眼里的形象,从这时候起算是彻底翻车了。

1949年,国民党输了内战,蒋介石退到台湾,宋美龄跟着去了。她还是试着为国民党争取美国支持,干过国际红十字会赞助人、英国援华基金荣誉主席之类的事。

1975年蒋介石死了,她搬到纽约,住长岛一栋安静的房子。晚年她挺低调的,主要读书、搞点教育项目。

2003年,她106岁时在纽约去世,美国媒体就发了几篇短讣告,提提她过去的事。

宋美龄在美国人眼里的形象,从高光到低谷,背后有几大原因。

1、历史背景。罗斯福时期,中美是盟友,宋美龄是拉近两国的“友好大使”,美国人自然捧她。

杜鲁门时期,冷战来了,美国觉得国民党没救了,她就成了“要钱不干正事的代表”。大环境变了,她的名声跟着变。

2、行为翻车。早年她靠智慧和魅力赢好感,比如西安事变和国会演讲。

后来奢侈和挪用公款的事暴露了,美国人也不是傻子,觉得她不地道,自然翻脸。她从“英雄”变成“问题人物”,多少是自己作的。

3、美国对中国的期待变了。抗战时,美国希望中国能扛住日本,所以对宋美龄高看一眼。

后来国民党内战打得稀烂,美国觉得这帮人靠不住,对宋美龄的态度也就冷了。她名声的变化,其实跟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调整脱不开干系。

说宋美龄挪用公款,不是空口白话。美国官方调查过,1948年之前援华的38亿美金,有7.5亿没用到正地方。

巴西和纽约的房地产投资跟她和孔家脱不了干系。这数字一出来,美国人能不炸毛吗?杜鲁门骂她“贼”,还真不是随便骂的。

参考资料:

1、台刊称宋美龄12万遗产不可信 翡翠首饰价值连城 中国新闻网 2003年11月15日

2、蒋介石死后,晚年的宋美龄在美国靠什么生活?

来源:林伯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