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7年,吴建平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做访问学者,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现代意义的互联网;1988年,张凌在英国国立罗瑟福研究所从事新兴的高速综合业务网络研究,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电子邮件账号;1983年,李星到美国Drexel大学留学,对互联网产
缘起:建设中国自己的互联网
1987年,吴建平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做访问学者,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现代意义的互联网;1988年,张凌在英国国立罗瑟福研究所从事新兴的高速综合业务网络研究,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电子邮件账号;1983年,李星到美国Drexel大学留学,对互联网产生兴趣,编写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可以阅读汉字的软件程序;1986年,刘积仁去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做博士论文,表示“那是一个开眼界的过程”;1990年,汪为农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从西柏林工大留学回国,在留学期间接触到了早期的互联网应用;80年代初,张德运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研究计算机网络,努力吸收先进的专业知识……
海外留学的经历,让这些高校的年轻研究者成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最早接触到互联网的中国人。他们亲身体会到互联网的好处,学成回国后,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不同方式宣传互联网、研究互联网、推动建设中国自己的互联网。
这一刻终于到来。1994年,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商定,启动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我国第一张覆盖全国的互联网CERNET应运而生。
吴建平、张凌、李星、刘积仁、汪为农、张德运等归国学子,同其他富有潜力与抱负的高校年轻骨干,一起被吸收进CERNET专家委员会,负责CERNET的研发建设工作。
△第一届CERNET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
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有11位成员。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吴建平出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CERNET网络中心主任。当时的吴建平,刚刚度过40岁生日。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32岁的张凌、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47岁的雷维礼两人一起出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专家委员会还包括清华大学李星、北京大学任守奎、北京邮电大学马严、东北大学刘积仁、上海交通大学汪为农、东南大学龚俭、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石冰心、西安交通大学张德运等。
来自10所高校的11位专家,怀揣着激情与使命,全身心投入CERNET的建设,投身祖国刚刚起步的互联网事业。“十一位专家,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雷维礼回忆道。
此后,CERNET专家委员会经过几番任职调整,北京大学张兴华、东北大学赵宏、华中科技大学李芝棠、北京大学张蓓、东北大学王兴伟、电子科技大学汪文勇、西安交通大学李卫等先后担当重任。
△2002年,CERNET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
让我们铭记这些专家。这批年富力强的建设者们大都从事计算机和网络研究,其中很多拥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他们拥有国际视角,深刻理解互联网开源、开放、共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中国人的勤奋+熟悉西方文化’是我们叩开互联网大门的重要能力。”张凌这样总结。
每一步都是从无到有的开拓
CERNET这张大网的建设,没有现成的参考模版。每一步路,都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每一个关键的战略选择,都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无论是在CERNET创立之初对TCP/IP的技术选择,还是后来建设CERNET2时对于IPv6单栈的路线选择,“我们都选择了走最艰难但相对领先的路线,从而使CERNET的发展始终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吴建平表示。
也正因此,吴建平带领的CERNET专家委员会,凭借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每次都能在CERNET发展的重要关口,做出关键而正确的决策。
△2004年,CERNET建设十周年,CERNET专家委员会
在CERNET建设初期,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非常火,被学术界和工业界主推。但专家委员会研究后,认为ATM不可能是未来的方向,顶住压力选择了TCP/IP,时间证明了这个决策的正确。对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路线的选择同样如此,当时国际上通用的办法是IPv4/IPv6双栈,但专家们坚持建设IPv6单栈网络。时间再次给出了证明。如今,IPv6单栈已成为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势。
除了技术路线的战略抉择,作为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开拓者,从建设伊始,每一个具体、繁琐的建设事项,专家们都躬行实践、亲力亲为。
正如张德运所言:“CERNET可以说是我们这些最初参与者的孩子,在建设过程中,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究、到网络建设,全都是我们亲力亲为,我们看着它成长,这样的经历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刚开始,李星分管NIC(网络信息中心),后来NIC和NOC(网络运行中心)一起管,这对他的挑战非常大。“路由配置、地址分配这些知识全都要现学。我就一点点看材料,再具体实践。”李星回忆道。
“对于当时的技术人员来说,复杂的局域网络系统仍然不能与CERNET这种大网的调度、控制技术相比。”张蓓表示,CERNET涉及光纤和卫星传输,要在传输设备上装网络设备、配AS号、跑路由、配IP地址,还要解决一根光纤里跑多少路的通讯里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前未曾接触过的。
汪文勇正式加入CERNET专家委员会是2002年,但他与CERNET之间的深厚渊源却可以追溯到CERNET启动建设的1994年。当时,汪文勇从电子科技大学被抽调到国家教委,协助完成CERNET相关论证及申报事宜。他至今仍记得,彼时自己住在地下室,每天为了做论证参加各种会议,写会议纪要并形成报告,几乎每天都在加班。“但我从来都没觉得累,因为感觉自己正在参与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CERNET建成后,需要为学校的IP地址申请提供服务。张凌当时负责华南理工大学的IP地址申请工作。他回忆,当时,InterNIC(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规定各个地区的IP地址分配机构需要直接面向最终客户提供服务,而一所学校要独立申请大规模的IP地址非常困难。张凌与吴建平老师和李星老师商量,向负责分配IP地址的A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出,CERNET作为覆盖整个中国的大网,负责所有接入教育网高校的IP地址申请和分配。交涉过程非常不易,需要专家们深入理解互联网关键技术,熟练把握英语沟通技巧,最终赢得APNIC对CERNET的信任。这个CERNET首创的核心网络设计和CERNET地址管理运作模式是巨大的突破,后来也影响到中国各大运营商。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作为其基石的通信传输网络。CERNET传输网络的演进也倾注着专家们的心血。
1995年底CERNET宣告建成时,意识到网络传输容量的“带宽瓶颈”,国家计委决定引入卫星通信技术来扩容。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CERNET专家委员会确定了技术方案,租用了卫星转发器,利用整个转发器的带宽建成了从北京辐射至八大地区中心,甚至延伸至新疆和西藏等地的卫星通道,有效缓解了链路拥堵,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带宽升级的速度始终赶不上接入学校对主干网带宽日益增长的需求。CERNET专家们继续探索更高效的传输方案,将目光投向光纤网络建设,并逐渐完成从64Kbps DDN专线、4Mbps卫星链路、155Mbps SDH信道,到N×100Gbps密集波分复用体统的大跨越。拥有了高速光纤传输网的CERNET,摆脱了长期以来带宽不足的困扰,驶上快速和稳步发展的轨道。
△2005年,CERNET建设者于清华大学甲所门前
作为与CERNET并肩成长的一代人,CERNET专家和团队发扬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高水平的工作。吴建平指出:“大家始终坚信,困难再大,也不能放松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具备做一流工作的志气,才有可能做出一流的结果。”
创新是CERNET蓬勃发展的基因
关于“自主建网”,在CERNET建设之初,有国外公司曾提出:“我们有技术,有设备,你们不用自己建,用我们的就好了。”而当时国内对建设互联网也存在比较悲观的想法,认为应该引进外国的资源或专家主导建设。
CERNET的成功建成给出了强有力的回应:中国能够按照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和技术标准规范,自主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自己的互联网。“中国专家完全具备独立建设互联网的能力,我们可以自力更生,无须‘靠’‘等’‘买’。”雷维礼表示。
实际上,CERNET发展壮大到今天,创新一直是关键的因素。在网络关键技术和重大应用方面,CERNET专家们一直坚持不懈、追求创新。吴建平认为,做技术的探索,必须有超前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与勇气。
CERNET2就是创新驱动的典范。在建设CERNET2时,专家们坚持建设纯IPv6网络,探索让IPv6兼容IPv4,并推动IPv6生产网络部署。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纯IPv6主干网,CERNET2拉开了中国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序幕,也为中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和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基于CERNET2,专家们开始思考如何在互联网体系结构上进行创新。吴建平带领团队,研究提出下一代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支持互联网真实源地址的精确定位和地址溯源,突破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安全可信关键核心技术;李星带领团队,研究提出4over6技术和无状态IPv4/IPv6翻译技术IVI,突破了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技术瓶颈,对全球互联网过渡到IPv6单栈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对于CERNET2开拓性的创举,国外著名互联网专家由衷赞誉:这就好比登山,即使后来陆续有登山者成功登顶,但他们都不及首位登顶之人;就像哥伦布的第一次远航,前途未卜,需要无限的勇气、冒险精神和对探索未知的神往。
互联网先驱殚精竭虑推动建设CERNET的30年历程,也代表着我国互联网建设与发展从起步到追赶创新,再到突破引领的三个阶段。30年来,在CERNET建设者们的努力下,CERNET逐步开创了“协作、创新共谋发展”的文化氛围,为全国高校提供了一个网络关键技术和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试验平台。
中国高校学生的互联网启蒙
“中国互联网产生了各种技术牛人,他们在上学期间用的一定是CERNET,而且一定是CERNET上的网虫。”李星表示。
“教育的意义超越了教与授本身,教育最重要的‘产品’是人才。”雷维礼表示。
30年来,CERNET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互联网人才,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运行、发展和创新的中坚力量。
在CERNET建设中,专家们不断学习、实践,为互联网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和部署建设提供了经验,使CERNET成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马严回忆道,电信部门曾经组织全国电信局局长到北京邮电大学学习TCP/IP数据通信建设。中国电信当年就是向高校学习、了解校园网的TCP/IP如何运行,DNS协议、域名服务器如何搭建,电子邮件如何传输等问题。
李芝棠回忆了PPlive的诞生。2004年10月,在读硕士二年级研究生姚欣正式提出休学创业的申请。2004年底,PPLive1.0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正式诞生,此刻,急需在大用户网络环境下试验,并寻求公司机制走向市场。“我历来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李芝棠表示。深知起步之扶,幼苗之水对新生事物的重要,他当即便鼓励和指导姚欣尽早形成知识产权,并开展真实用户的测试。
“CERNET使中国的很多一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像美国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学生一样,在一个起跑线上开展互联网的应用和研究。”张凌表示,互联网打破了地理的界限,给师生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平等的科研创新环境,让我国除了“农民工红利”以外,还可以收获“工程师红利”。
龚俭总结道:从90年代到现在,我们每年培养了大量网络方面的人才,他们都是通过CERNET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那一代人正好赶上2000年以后的互联网大发展,不少人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说教育网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黄埔军校’并不为过。”
不忘初心
坚持书写CERNET故事
“CERNET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一群有情怀、有公心、有慧眼、有格局、有担当的高校和专家的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他们真正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教育和科研,发展互联网的坚定信念。”雷维礼总结CERNET成功背后的人文因素。
张蓓表示,吴建平院士领导的专家团队有着高瞻远瞩的见解和眼界。“我们有一个非常团结的专家队伍,一直互相信任、扶持和帮助。这份理想和责任心,让CERNET人聚合到一起,共同完成这项事业。”
王兴伟表示,吴建平老师领衔的CERNET专家委员会,通过高效的工作机制和民主作风,推动CERNET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张兴华也认为,CERNET的成功依靠的是集体力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把网建好,为全国高校和全国教育信息化服务。
“一个项目‘大兵团作战’模式或在我国高校合作科研历史上十分罕见,但在CERNET发展过程中却成了一种常态。为了共同圆满完成国家任务,上百所学校一呼百应,齐心协力,合作奋进。”汪为农表示。
“从我27岁与CERNET结缘起,它一直是我事业的重心所在,可谓是情之所系,心之所归。”汪文勇的深情表白代表了众多专家的心声。
谈到CERNET30年建设最难忘的人和事,李星也表示:“我印象最深的是CERNET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不仅是现任的,还有已经卸任的专家们,他们和他们的团队为CERNET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同时,李星希望,未来的每一代CERNET工作者,都能够把战略和实战环节打通,能够在互联网建设中亲力亲为,又能在互联网战略决策中拥有发言权。
专家们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年轻一代,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保持创新的热情,坚持开放与合作的精神。对互联网的探索是一门艺术,要接受随之而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学会与未知共处。年轻的互联网研究者必须勇于尝试、善于思考、时刻做好准备。
△2014年,CERNET建设20周年,新老建设者们齐聚CERNET网络中心
对CERNET未来的建设者,张德运也有寄语:“不能永远只听别人的故事,而要创造自己的故事。我们互联网技术领域的年轻人要有志气、有信心,要敢于创造、不服输。”
“要不忘初心。”张凌表示,未来,CERNET的建设者要超前并进一步提升CERNET服务水平和科研平台能力,为高校的老师和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提供世界级的平台。
30年来,作为CERNET的首席建设者,吴建平先后领导建设了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主干网CERNET,全球最大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以及全球最大的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他为我国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争取下一代互联网话语权、主动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CERNET的未来发展,吴建平想得最多的还是互联网核心技术。“在互联网领域,我们面临一场艰巨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但我们一定会打赢,把互联网的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来源:中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