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后简称“浙大一院”)不断发挥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各自优势,打造中西医协同示范标杆,为百姓健康护航。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蒋璐璐
医道中西,各有所长。
一边是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一边是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当面对疾病这一共同的敌人时,如何携手攻关、祛病除疾?
作为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后简称“浙大一院”)不断发挥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各自优势,打造中西医协同示范标杆,为百姓健康护航。
医院供图
口腔溃疡无法进食、手足麻木不能走路……
中医、肿瘤科携手助力抗癌之路
对于大多不幸罹患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抗癌之路道阻且长,坚持治疗同样需要勇气。当前抗癌药物治疗进入精准治疗时代,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还有靶向药物、免疫抗肿瘤药物等,抗癌药物治疗带来的常见毒性可能有恶心、呕吐、乏力、纳差,还有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所以时常有患者因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与治疗中的副反应,最终选择停药放弃。
64岁的鲁阿姨(化名),就在半年前确诊了胃癌。手术后的化疗过程中,鲁阿姨出现了严重的骨髓抑制并发感染,一张口,新的、旧的发白流脓的口腔溃疡大大小小连成一片,有些地方已经结出了黑色的血痂。日子有多难挨呢?说不出话,吃饭、喝水都成了一种酷刑,只能长期卧床,靠冷的流食勉强度日。
眼看着鲁阿姨一天比一天虚弱,家属决定带她转到浙大一院中医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很多肿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并发感染和口腔溃疡,这与药物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我们团队根据经验自创了口腔溃疡含漱协定方,有清热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临床应用效果很不错。”浙大一院中医科卢雯雯副主任中医师说道。
用了几天后,鲁阿姨的口腔溃疡明显好转,吃东西不痛了,胃口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卢雯雯介绍,口腔溃疡含漱协定方以黄芪为君,健脾补中,托毒排脓,生肌敛疮;白芍、生地共为臣药,除“血中伏火”,养血敛阴。淡竹叶、甘草通窍清火。金银花、蒲公英甘寒,二者同是消痈化疡之物,凉血解热,泻火安上。白芨、白蔹外用可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对于化疗中的手足综合征,中医药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卢雯雯至今都难以忘记,一名小伙子因为化疗过程中手足综合征逐渐加剧无法走路,在病房里爬行的画面。“手足综合征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手足皮肤和神经损伤。当时这个小伙子手麻到握不了东西,脚麻得像踩棉花一样,脚趾间全是红斑、蜕皮、溃烂,一承压就疼痛难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一度闹着要停药。”
住院期间中医科会诊后,小伙子用上了协定方中药泡洗,每天两次,通经活络,手脚麻木、疼痛、溃烂症状得到了缓解,人舒服了,也愿意继续配合治疗了。
在浙大一院,有不少“西学中”的医生,肿瘤内科(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晓琛主任医师就是其中一位。
张晓琛介绍,在很多针对肿瘤病人的MDT多学科会诊中,肿瘤内科、中医科医生常常是携手作战的。“中西医结合,一方面可以在肿瘤治疗中减毒增效,另一方面,中医主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辅助治本调理,未病先防,也有利于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
慢性肾脏病注定要透析、换肾?
聚焦卡脖子问题,中西医协同疗效“肾”好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在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每天上午,病区走廊中都会上演病人跟着医护人员齐练八段锦的画面。在这样一个西医科室,喝中药汤剂、做针灸、穴位贴敷,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已经是日常治疗中的一部分。
肾脏病中心医患齐练八段锦
“肾脏疾病的现代医学诊治存在着巨大挑战以及许多‘卡脖子’问题,包括现代医学治疗的疗效不确定及药物治疗的风险。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能有效地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 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副主任李夏玉主任医师介绍,2000年,肾脏病中心开设了中西医结合肾病亚专科,在保持中西医协同诊治工作及特色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优势病种,如特发性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免疫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协同诊治方案,达到增效解毒的作用。
2018年,25岁的小吴(化名)就因为偶然的头痛、恶心,意外发现肾性高血压,最终确诊免疫性肾病。
“慢性肾病起病很隐秘,小伙子来就诊的时候,B超显示双肾缩小,血肌酐达到了320umol/L,已经是严重的肾功能不全了。如果再延误下去,容易发展成尿毒症,就只能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维持生命了。”李夏玉说道。
经过降压西药治疗,小吴的血肌酐仍然呈缓慢升高趋势。李夏玉随即采用了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协定经验方——复方三棱汤为主的中西医协同治疗。三个月间,小吴的血肌酐从320umol/L降到了200umol/L,至今已保持五年有余未继续升高。
对于慢性移植肾肾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疑难病种,中西医协同诊治在提升疾病的疗效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部分经历了肾移植的患者,会逐渐出现慢性移植肾肾病。48岁的杨大哥(化名)就在接受肾移植后的第五年,发现血肌酐逐渐升高,后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慢性移植肾肾病。
即使调整了抗排异治疗,杨大哥的血肌酐仍旧逐渐升高,尿蛋白也未能下降,此时,寻找既能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同时还能维持良好移植肾功能的有效低毒措施是治疗的关键。李夏玉转而采用雷公藤制剂辅加中医辨证治疗,杨大哥的尿蛋白指标终于开始下降,血肌酐指标也趋于稳定。
李夏玉透露,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肾病),接下来还将积极创建急性肾损伤、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伤等急危重症病种中西医协同诊治流程,减少肾失功率。同时重点围绕免疫性肾病的临床治疗难点,启动中西医协同诊治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利用多组学分析和人工智能方法,开展中西医协同治疗相关机制及药物靶点的基础研究,探明临床疗效相关的肾脏细胞、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分子网络等。通过系列研究,预期能明确中西医协同治疗免疫性肾病的靶点及增效、减毒机制。同时创建免疫性肾病中西医协同的优化临床方案,同时提炼有效的中药单药及验方,进一步向国内推广应用。
肿瘤内科、中医科联合查房
浙大一院历来坚持中西医并重,建院初期即在省级医院中率先设置中医门诊、中医病房,并筹建医院中西医结合领导小组,开展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成为建国以来我省中医药学科的策源地之一。
近几年来,浙大一院在凝练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浙一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专科、中西医协同创新特色技术和中药制剂,在肝胆疾病、肿瘤、风湿免疫病、传染病、血液病等领域发挥独特功效,并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加速康复外科(ERAS)等新诊治模式中积极倡导融入中医理论与治疗方法,与西医诊疗水乳交融,共生共进。
在未来,浙大一院将继续推动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与国家医学中心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多维度融汇贯通。基于现有中医专病专科与医院高峰学科的优势互动互补,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同促进,为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与救治提供更多支持依据,全面赋能并提升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层级,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