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脂肪肝的症状脂肪肝以右肋疼痛、不适、倦念乏力、肝脏肿大、肝区隐痛不适、体肥胖、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位主要在肝脏,涉及脾、胃、胆。主要病理产物为痰饮、淤血、气滞。病性属本虚标实证。在本为气虚,主要见肝气虛、脾气虛;在标为湿热、痰饮、淤血、气滞,
脂肪肝属于中医“积聚”“胁痛”“痰湿”“肝癖”范畴。本病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瘀积于肝,以胁肋胀痛、右肋下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脂肪肝的症状脂肪肝以右肋疼痛、不适、倦念乏力、肝脏肿大、肝区隐痛不适、体肥胖、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位主要在肝脏,涉及脾、胃、胆。主要病理产物为痰饮、淤血、气滞。病性属本虚标实证。在本为气虚,主要见肝气虛、脾气虛;在标为湿热、痰饮、淤血、气滞,且多兼夹出现。临症之时应首先辨别虛实主次。若见形体肥胖、倦怠乏力、纳差腹胀等为虛症;若见肝区疼痛、帐满不适、舌质紫暗、苔白腻为实证。治疗以标本兼顾、辨清虚实主次为要,同时注意利湿化痰,活血祛淤。
脂肪肝的原因中医学认为,脂肪肝属于中医“积证”。正如《内经》所说:“肝之积,日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系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认为由于过食油腻肥甘饮食,食而不运,脂膏留积于肝,从而导致肝脏功认为由于过食油腻肥甘饮食,食而不
运,脂膏留积于肝,从而导致肝脏功能失调,疏泄不利的一系列病症。
其主要病因是: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喜食油腻肥甘或酒酪之品,胃纳过盛,超过运化能力,以致肥脂湿浊内停,积于肝内,肥气积盛,酿成斯疾。
气郁湿阻 七情所伤,气机不畅,或外感湿
浊或湿邪内蕴,气郁湿阻,正常脂肥之气转运欠畅,遂积而发病。
瘀血内阻
外伤或久病瘀血内停,瘀血阻于肝经,气机不畅,肥脂湿邪内蕴,与瘀血相搏,有形之物,阻于肝脏。
肝腑虛衰
不论外感风寒湿邪,抑或内伤饮食,房室不节,都可损伤正气,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肾亏虛,脾虛水湿运化失司,水湿蓄积,气机不畅,痰淡瘀血诸物,均可内停于肝而发病。
脂肪肝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肝脏健康的病变,有很多因素可导致其发生,尤其是在肥胖者当中最为常见,可因长期过度饮酒,饮食不当,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当患上脂肪肝时,及时治疗很关键,那么有什么中医疗法可防治脂肪肝呢?调理脂肪肝要注意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四种中医防治脂肪的辩证疗法:
1、湿热阻滞型脂肪肝,中医治疗的话,宜以清热利湿、疏肝化痰为主,可以选择舒肝汤加减,药方为:柴胡、黄芩、香附、木香、赤芍、丹参、泽泻、猪苓、黄柏、茵陈、虎杖、金钱草、枳壳、莱菔子、山楂、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2、肝脾不足型脂肪肝,中医治疗宜以益气健脾、养肝理气为主,可以选择益气养肝汤治疗,药方为:黄芪、党参、白芍药、白术、当归、泽泻、柴胡、枳壳、丹参、黄精、厚朴、茵陈、山楂、鸡内金、神曲、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3、肝肾双亏型脂肪肝,治疗宜以养肝益肾、补益精血为主,可以选择滋肝汤治疗,药方组成为:熟地、山萸肉1、丹皮、泽泻、茯苓、山药、枸杞子、菟丝子、何首乌、黄精、草决明、川牛膝、陈皮、川断、牡蛎、丹参、龟板、鳖甲、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4、痰瘀交阻型脂肪肝,肝区闷痛重滞,肝大如覆杯有碍行动,患者亦能自行扪及,病程较长,但并不刺痛难忍,能坚持工作和学习。精神困顿,口中时有粘腻感。食欲不馨,或食纳呆滞。脘腹胀满不适,大便稀溏或秘而不爽,(排除血吸虫肝硬化)。病症虽经久不愈,但“肝功能”无明显损害,而治疗又效果不明显,因而患者精神紧张。舌质稍见紫暗或映紫气,舌根部或舌之两侧常覆黄腻苔不化,也有黄白相兼者,脉沉滑或弦滑。
辩证:肝大肝痛如刺者,多属淤血;剧痛而敏感、手不可近,舌红少苔者,多属肝肾阴伤;肝大胀痛,情绪愉快时疼痛缓解者多为气郁;肝大闷痛重坠,面色晦暗、苔腻、便溏、脉见濡滑者,乃属痰瘀交阻为患;舌根或两侧常覆黄腻苔不化,更是痰瘀交阻之明证。
治则:化痰消瘀 兼以行气
方药:白术、牡蛎、橘红、郁金、威灵仙、莪术、神曲、木贼草、莱菔子、香附、海藻、甘草
方解:白术、神曲,健脾化痰消积。莪术、威灵仙、莱菔子,破血活血,消结消胀;牡蛎、海藻,化痰软坚;木贼草,入肝胆,眼科用于“退翳膜”,而且有“消积块”的功效。
除了采用中医疗法治疗脂肪肝外,平时患者也要注意多运动, 一般来说,有脂肪肝的患者宜选择可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的运动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氧运动,如可选择慢跑、中快速步行、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跳舞、做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这些运动对于脂肪肝患者可起到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而具体的运动强度,可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
上面就是四种防治脂肪肝的中医疗法,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证候来选择,另外在中医防治的同时,还要注意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来达到降脂减肥的效果,这样可以更好的减轻脂肪肝的症状及危害,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更好的防治脂肪肝。
来源:中医师张先生一点号